“‘微短劇+’作為微短劇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就是在強化它的功能性。文旅需要傳播,否則‘爾濱’出不來,‘村超’也出不來。城市、企業、個人都需要經營,很多新就業群體就靠這個生存。雖然傳統新聞傳播已經開始式微,但新興傳播創造了更大空間。文旅微短劇作為功能化的文藝作品,會讓媒體在社會中得到更加廣泛的應用,發揮更加普遍的作用,也讓微短劇行業生態更加完整。”
2025年,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布了“微短劇+”行動計劃,進一步賦能千行百業。對此,西安交通大學新聞與新媒體學院院長汪文斌表示自己非常看好2025年微短劇的發展。當被問及文旅微短劇作為微短劇領域中獨具特色的分支,在2024年中雖展現出活力,卻鮮有 “爆款” 這一現象時,他認為微短劇不應僅僅局限于娛樂功能,其宗旨是為社會經濟生活的各個層面提供服務。
(來源:廣電獨家公眾號)
“保護行業健康發展,杜絕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特別是有些平臺利用市場的主導地位,簽一些排他性協議。而且不是一部劇的排他,是這個公司在協議期內所有內容不能跟其他方再合作了,這件事會抑制行業的發展,導致微短劇行業占市場支配地位的只有一個平臺——紅果。”
2025年1月,愛奇藝和紅果公開宣布達成微短劇的深度合作。但在首屆中國電視劇制作產業大會上,愛奇藝創始人、CEO龔宇圍繞“迎接‘劇’變,變與不變”主題發表主旨演講,演講最后他突然炮轟紅果濫用微短劇行業支配地位。
(來源:新腕兒公眾號)
“廣東的寫作人口最多,嶺南文化底蘊深厚,生活經驗的類型豐富,中國式現代化的實踐最具代表性,而且為作家創造的寫作條件也領先全國。廣東有自己獨特的寫作領地和藝術風范,所以作家們要有文化自信。或許,我們還缺一些標志性的作家作品,但整體實力是很強的,前景廣闊。尤其是廣東文學中的現實感和時代性,是別的地方難以匹敵的,它是了解當代中國的一個重要側面。”
廣東省作家協會第十次代表大會在廣州閉幕,選舉產生了新一屆省作協主席團成員。謝有順當選廣東省作協第十屆主席。從知名學者到廣東省作協主席,他坦言寫作與研究依然是他的立身之本,而對于廣東文學在全國文學版圖中的地位和發展現狀,他也有著自己的獨特見解。
(來源:羊城晚報)
“中國網絡文學行業已形成龐大規模,網絡文學作者已逾千萬人,經過二十余年發展,已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數字文化產業,用戶超5.2億,年產值超百億,并衍生出影視、動漫、游戲等萬億級產業鏈。然而,當前網絡文學行業還存在‘作家權益受損’‘平臺壟斷濫權’‘內容生態失序’等問題,亟須建立全國性組織引導行業健康發展。”
近幾年,一到全國兩會開幕,我們總能在熱搜上看到蔣勝男這個名字。這位積極為女性權益奔走、為勞動者發聲的全國政協委員,被許多人稱為“年輕人嘴替”。在今年的全國兩會期間,她提出“建議成立中國網絡作家協會”,其初衷是這樣解釋的。
(來源:央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