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欲將美國帶往何處
美國《理性》2025年2月
多年來,馬斯克一直迷信科幻作家艾薩克·阿西莫夫的“零號”機器人定律:機器人不得因不作為而讓人類受到傷害。這支撐起他眾多的未來主義探索:可再生能源為強大文明提供動力,同時又不會污染家園;火箭確保在地球壽終后人類仍有未來;人類借助腦機接口超越物理限制。馬斯克似乎真誠地相信,讓特朗普當選對人類擁有健康未來至關重要——盡管許多人強烈反對。與此同時,特朗普反復無常的個性加上馬斯克最近迷上末日般的文化戰爭,華盛頓的精力可能轉移到一些不那么有益的事情上。
“反監管”浪潮
英國《經濟學人》2025年2月
近年來,全球多地掀起“反監管”浪潮,旨在削減“繁文縟節”以促進經濟發展。據估計,美國每年為應對聯邦的各種規定耗費120億小時。歐洲議會過去五年的立法數量是美國的兩倍多,這些過度監管嚴重阻礙了住房建設、投資和創新。在食品安全、銀行資本等領域,監管雖有其必要性,但若不加以優化,將抑制經濟活力。但反監管并非易事,特朗普政府曾因盲目削減政府職能而引發經濟和社會問題。
日本政府擬扶植實體書店數字化轉型
日本《讀賣新聞》2025年2月21日
日本經濟產業大臣武藤容治2月20日在眾議院預算委員會會議上表示,對實體書店面臨的嚴峻生存環境,政府將通過經營援助等方式努力推動其數字化轉型,下大力氣振興實體書店。
武藤容治表示:“遠離紙質讀物的傾向和網絡書店的擴張已經導致全國四分之一的地方行政區劃不再擁有實體書店?!?/p>
在談到書店的作用時,武藤容治將其定義為“供民眾接觸多元化內容的平臺”,強調實體書店在提供讀書機會方面不可或缺,表示“讀書有助于學習多元價值觀,培養創造性”。
自民黨議員小寺裕雄建議總體施策,將援助實體書店作為振興地方經濟政策的一部分。他列舉了一些成功案例,比如縣立圖書館原則上從當地實體書店采購書籍,從而實現圖書館與書店的相互促進;通過地方創生推進補貼對實體書店提供援助。小寺裕雄指出:“書店是地域文化的支點,保衛書店就是保衛日本文化?!?/p>
成就《紐約客》的編輯之戰
美國《紐約客》2025年2月
《紐約客》創刊主編羅斯將編輯視為比作家更重要的角色,他認為編輯如同擊球教練,而作家則是擊球手。他通過嚴格的編輯流程和對細節的極致追求,奠定了《紐約客》的風格基礎。在羅斯看來,編輯們不僅是文字的打磨者,更是作家的引導者和支持者。他們通過提出問題、建議修改甚至直接參與創作,幫助作家提升作品質量。
羅斯曾為文章提出無數疑問,甚至親自改寫一些內容,有時會引發激烈爭論,但也催生了許多經典作品。威廉·肖恩接任主編后,《紐約客》更加注重文學性和深度報道。編輯與作家之間的關系并非總是和諧,一些作家對編輯的干預感到不滿,但也有人依賴編輯的建議來完善作品,正是這種復雜的關系塑造了《紐約客》的風格和聲譽。在當今信息爆炸的時代,編輯的藝術正在逐漸失傳。社交媒體和網絡內容的快速傳播使得未經編輯的內容大量涌現,而《紐約客》的編輯傳統顯得尤為珍貴。有必要重新審視編輯在內容創作中的重要性,編輯與作家的合作對高質量內容不可或缺。
(編輯" 張建" 44571822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