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基于新課標理念下探究KDL課程教學與傳統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學對小學生體育學習興趣與體質水平的影響,為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提供參考依據。以寧波市某小學五、六年級的143名學生(2個對照組、3個實驗組)為實驗對象,其中實驗組學生采用KDL課程教學,對照組采用傳統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學。運用獨立樣本T檢驗和配對樣本T檢驗分析課程實施前后對小學生體育學習興趣與體質水平的影響,運用相關分析和多元回歸分析其相關關系。結果表明:(1)KDL課程能夠有效提高水平三學生的運動參與程度、自主學習程度,對于體育學習積極性興趣的影響尤為明顯;(2)與傳統體育與健康課程相比,KDL課程能夠有效提高水平三學生50 m跑和1 min仰臥起坐的成績,但對于肺活量和體重沒有顯著性影響作用;兩類課程教學均對1 min跳繩成績有顯著影響作用;(3)體育學習興趣與體質健康水平在不同年級和性別維度上有顯著相關性,運動參與態度和自主學習態度對于50 m跑和仰臥起坐有積極的預測作用。
關 "鍵 "詞:學校體育;KDL課程;體育學習興趣;體質健康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6-7116(2025)02-0132-07
An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influence of KDL curriculum on
pupils' physical education learning interest and physical health level
GUO Qiang1,YAO Shuying1,WANG Xiaozan2,WU Yiyi3
(1.Faculty of Sport Science,Ningbo University,Ningbo 315211,China;2.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 200241,China;3.Ningbo Jiangbei District Foreign Language and Art School,Ningbo 315020,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new curriculum concept, to explore the impact of KDL curriculum teaching and traditional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 courses on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interest in physical education learning and physical fitness level, and to provide reference basis for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classroom teaching. 143 students (2 control groups and 3 experimental groups) from the fifth and sixth grades of Sizhou Road Primary School in Ningbo were selected as the experimental subjects,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students were taught using the KDL course. Use the independent sample T-test and paired sample T-test to analyze the impact of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on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interest in physical education learning and physical health level.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1) Compared to traditional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 courses, KDL curriculum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level of sports participation and self-directed learning of Level 3 students, especially their enthusiasm for physical education learning. (2) Compared to traditional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 courses, KDL curriculum hav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students' performance in 50 meter running and 1 minute sit ups. Both types of teaching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1-minute skipping rope score. (3) There is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interest in sports learning and physical health level across different grades and gender dimensions. Attitudes towards sports participation and self-directed learning have a positive predictive effect on 50 meter running and sit ups.
Keywords:"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KDL curriculum;physical education learning interest;physical health
2022年教育部頒布了《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提出了“教會、勤練、常賽”的課程理念,強調運動技能的結構化與情景化教學,并指出體育與健康課程培養學生體育核心素養的使命。我國學者汪曉贊[1-2]基于新課標和中國健康體育課程模式,率先研發構建了具有完整框架結構和統一教學策略的KDL體育與健康課程(Know it知之,Do it行之,Love it樂之)。KDL課程面向小學專門設計了“知識-技能結構化”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接近真實情境中系統、連貫地進行運動技能學習,強調根據不同學生的學習特點而靈活地進行教學方法的組織和運用,促進不同學習水平的同學共同進步[3]。該課程基于課程標準“立德樹人”和“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強化了教學方式改革學習內容的統整與落實了“教會、勤練、常賽”的三大要求[4]。因此,本研究基于KDL課程理念的常態化體育課程教學,探索KDL課程教學與傳統體育課程對于小學生體育學習興趣與體質健康水平的影響作用,為今后探索體育課程教學改革提供數據支撐和實踐參考。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取寧波市某小學水平三(五、六年級)的143名學生為實驗對象。學生年齡區間為10~12歲。其中實驗組共85名學生(男生44名、女生41名),對照組共58名學生(男生34名、女生24名)。選取了小學五年級和六年級各兩個班級為實驗組和對照組(由于是合并轉軌的新學校,招生人數和班級規模較小)。
1.2 "研究方法
1)實驗法。
(1)實驗目的。為了驗證KDL課程對小學生體育學習興趣與體質水平影響的實驗研究,本實驗設置了實驗組與對照組。實驗組采用KDL課程教學,對照組采用傳統課程教學。實驗前制定3個月的教學計劃,實驗過程中確保同一個教師進行教學,并且實驗組和對照組的教學內容一致。通過不同的教學方式來驗證最終的教學效果。
(2)實驗變量。
①自變量。實驗過程中,實驗班采用KDL課程教學計劃進行授課,而對照班則采用常規體育課程教學計劃進行授課。兩組教學內容和教學進度一致,但在教學主題名稱、目標和形式的教學設計與實施操作上不同。實驗組每周3次進行KDL課程干預,每個課程均由若干教學主題組成,各主題之間呈平行關系。總共分為三大類教學主題:跳投、體操、球類。教學項目包含袋鼠跳格子、生肖配對、拼寫字母、我行我秀、臂上芭蕾等。對照組學生參加傳統的體育課程,每周3次,不進行KDL課程干預。具體而言,實驗組KDL課程的教學目標強調學生通過學習相應主題,掌握何種基本術語或動作名稱、獲得何種運動體驗、掌握何種身體活動方式與運動技能、發展何種體能、培養何種品質和精神等;而對照組課程教學目標以“省綱要”的技術、體能、運用三維度來設定。在教學方式上,實驗組KDL課程以創設情景式的練習活動為主,提倡學生多人團隊合作,積極挑戰,鼓勵學生探索與研究;而對照組以“學—練—評”一致性來統領課程教學設計(見表1)。
②因變量。體育學習興趣:小學生體育學習興趣水平評價量表[5]主要包含4個維度,即運動參與程度、體育學習積極興趣、體育學習消極興趣、自主與探究學習4個維度,效度檢驗4個維度的累計貢獻率為55.065,具有較好的因素結構;另外各維度之間具有明顯的中相關或低相關,可以說明小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是從這4個方面來進行測量的,4個方面所測量的內容具有較高的一致性,因此表明該量表具有較好的結構效度。本研究量表4個維度的克朗巴赫系數α系數處于0.70以上,且量表的α系數高達0.922,說明該量表的內部所有題項間的一致性和同質性相當好,量表的信度非常高。體質健康水平:學生的身體形態指標及肺活量、50 m跑、50 m×8往返跑、坐位體前屈、1 min跳繩、1 min仰臥起坐。實驗前和實驗后,對實驗組和對照組學生的體質水平測試,將實驗前后各數據結果進行對比分析,驗證KDL課程的體質提升效果。測試指標和方法參照《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測試標準》。
③無關變量。教學環境:實驗組和對照組學生都在室內體育館以及室外操場進行教學。測試工具:實驗組和對照組的測試工具都是按照考核的標準統一進行測試。學生特點:實驗前對對照組(58人)、實驗組(85人)學生進行相關測試,未出現差異,符合實驗的要求。但實驗過程中有部分學生參加校外體育機構培訓會對實驗結果產生一定影響,因此對各班參加校外體育培訓人數進行統計發現,兩種班級學生人數比例相等,故對實驗影響較小。教師特點:上課教師由本人來擔任。本人在授課過程中,保證實驗組與對照組的教學內容、教學時數等方面完全一致,避免不同教師教學能力、方式上差異對有效教學實驗的差異。
(3)實驗過程。
①實驗前測。實驗開始前一周,確定教學實驗的班級,并發放《小學生體育學習興趣水平評價量表》,采用當堂發放和當堂回收的形式,并依據學生體育興趣量表的計分規則計算每道題對應的分值;同時按照《國家體質健康標準》的要求和方法收集學生實驗前體質水平成績并進行分析。
②實驗實施。根據兩種課程的特點安排相同的教學內容,但在教學名稱、教學目標和教學形式上有所不同。課程計劃共分為3個月,1~4周進行田徑跳、投內容的學習、5~6周進行體操項目的學習、7~10周進行球類項目的學習(見表2)。
③實驗后測。經過10周的教學實驗后,授課教師對實驗組和對照組再次當堂發放《小學生體育學習興趣水平評價量表》并進行當堂回收,依據學生體育興趣量表的計分規則計算每道題對應的分值,對比分析實驗后兩個班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不同之處,以及分析引起的原因;對學生的體質水平再次進行測試分析,比較實驗前后兩組數據是否有差異性以及存在差異的原因。
2)統計分析。
運用SPSS 25.0統計軟件包,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和配對樣本對比分析KDL課程實施前后各項指標之間差異的橫向與縱向比較;采用皮爾遜相關性分析和多重線性回歸分析,探討基本運動技能與體質健康水平之間的關系。各項數據用均值±標準差(M±SD)表示,顯著性水平為P"lt;0.05和P"lt;0.01。
2 "結果與分析
2.1 "KDL課程對小學生體育學習興趣的影響
1)實驗前后兩組別體育學習興趣的橫向比較。
經獨立樣本T檢驗分析,實驗前實驗組與對照組學生在體育學習興趣水平4個維度上均無顯著差異(P"gt;0.05)。實驗后實驗組與對照組學生在運動參與程度(t=2.389,Plt;0.05)、自主學習程度(t=2.256,Plt;0.05)上存在顯著差異;且在體育學習積極興趣(t=4.155,Plt;0.01)和體育學習消極興趣(t=2.942,Plt;0.01)上存在極其顯著差異(見表3)。
2)實驗前后兩組別體育學習興趣的縱向比較。
經實驗組和對照組兩組別實驗前后的差值計算后,進行配對樣本T檢驗分析,實驗組在實驗前和實驗后各維度均反映了顯著的積極變化(Plt;0.01),而對照組在實驗前后僅在各維度的個別指標上產生了顯著影響,甚至出現了六年級學生運動參與、自主學習維度下降的結果(見表4)。
2.2 "KDL課程對小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的影響
1)實驗前后兩組別體質健康水平的橫向比較。
經獨立樣本T檢驗分析,實驗前實驗組與對照組在1 min跳繩(t=2.507,Plt;0.05)上有顯著差異,其余各項指標均無顯著差異(P"gt;0.05)。實驗后實驗組與對照組在50 m跑(t=-1.990,Plt;0.05)、1 min仰臥起坐(t=2.154,Plt;0.05)、1 min跳繩(t=2.122,Plt;0.05)"3個指標上均有顯著差異,其余指標均無顯著差異"(Pgt;0.05)(見表5)。
2)實驗前后兩組別體質健康水平的縱向比較。
經實驗組和對照組兩組別實驗前后的差值計算后,進行配對樣本T檢驗分析,實驗組在實驗前和實驗后在50 m跑、仰臥起坐、1 min跳繩3個指標維度上反映了顯著的積極變化(Plt;0.05),但坐位體前屈和50 m×8指標未呈現顯著變化。而對照組在實驗前后主要反映了1 min跳繩成績的顯著提升,而其他各維度指標未見明顯變化(見表6、表7)。
2.3 "兒童體育學習興趣與體質健康水平的關系
對小學生體育學習興趣與體質健康測試各指標評分之間進行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除了身高之外的所有體測指標均與體育學習興趣呈顯著相關性,但相關性較低(rlt;0.4),其余各指標間均為無統計學顯著相關(P"gt;0.05)(見表8)。以肺活量、坐位體前屈、仰臥起坐、50 m跑、跳繩等指標評分為因變量,以體育學習興趣的運動參與、積極興趣、消極興趣、自主學習為預測變量進行多元線性回歸分析,進而探究體育學習興趣各項指標與體質測試各項指標之間是否存在函數關系。結果顯示,運動參與和自主學習態度相關回歸模型中,運動參與程度與仰臥起坐指標產生了積極影響(t=2.652,Plt;0.01),自主學習態度對仰臥起坐(t=2.354,Plt;0.05)和50 m跑(t=2.356,Plt;0.05)指標產生了顯著影響,但積極興趣、消極興趣的回歸模型效應量(R2)均為弱效應,其與體質指標不具有顯著相關性(見表9)。
3 "討論
3.1 "KDL課程教學對體育學習興趣的影響
本研究著重關注KDL課程對小學生體育學習興趣的影響,在實驗前兩組別體育學習興趣處于同一水平情況下,KDL課程從運動參與程度、體育學習積極興趣、體育學習消極興趣、自主學習程度4個方面都產生了積極的促進作用,這與裴澤贏[6]、陳志鳳[7]等的研究結果一致,KDL情境化的教學設計和拓展性的組織形式,強化了學生在“玩耍”中進行學習[8],可能更能喚起學生的學習欲望與激情,提升學生課堂的參與度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比如,在水平三《山羊分腿騰越》教學內容中,先引導學生做“一字腿”“兔子行”“跳人羊”等游戲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再通過“跳人羊”接力賽為學生創造一個開放、競爭、合作的學習平臺,最后挑戰升級,讓學生跨不同難度的“羊”進一步提高學生對學習山羊分腿騰越的挑戰欲望和學習興趣。
相對而言,對照組在體育學習積極興趣和體育學習消極興趣兩個維度上呈現顯著差異,但運動參與程度、自主學習程度均無顯著性差異,該研究結果與杜偉超[9]、畢晨[10]等的研究結果一致,即通過10周KDL課程的干預,水平三學生體育學習興趣水平各維度指標進步幅度明顯,均有顯著提升。KDL課程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與需求,基于三大體育核心素養(即運動能力、健康行為、體育品德)來設計教學主題和組合式單元和課時計劃,體現出課程結構化的特點,以多種情景教學激發學生運動興趣。比如,水平三《靈敏與柔韌主題》教學內容中,準備部分首先設計“魔法師”游戲,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然后通過“我們去旅行”的生活場景式體驗,讓學生通過徒手活動到持器械活動變化來增強學生多學科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在場景練習過程中對學生相關技術要點的掌握情況、與同伴的合作、獲得的情緒體驗等綜合表現進行及時的評價。最后,讓學生上舞臺PK競爭,在原有游戲基礎上增加難度,以挑戰的形式呈現本次主題課的學習成果,同時提高學生對所學技能的應用能力。KDL課程注重對動作技能、團隊合作學習的過程性評價,陳衛東[11]針對籃球技能教學的路徑設計時也有類似論點。體育學習興趣的激發也是持續深入和鞏固的過程,課后布置體育家庭作業讓學生自行設計與本主題相關的情景并加入創意的練習手段,以此來幫助學生更好的融入KDL課程,從始至終培養學生的運動興趣與終生體育的意識。
3.2 "KDL課程教學對體質健康水平的影響
信息技術深刻地改變了人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方式,學生久坐少動的生活狀態日趨明顯,而身體活動不足導致慢病低齡化、體質水平下降也已成為了社會的公共衛生問題。而久坐不動、缺乏體育鍛煉都是誘發青少年眾多體質健康問題的因素所在[12]。本研究通過KDL課程對小學生體質水平影響的實驗研究,從改變中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方式開始,培養學生體育鍛煉的意識和行為。杜偉超[9]、陳靜[13]等人通過多項數據對比分析發現,KDL課程對學生1 min跳繩、50 m跑、1 min仰臥起坐等項目的影響作用存在顯著性差異,本研究也同樣發現比如身體形態、肺活量指標沒有顯著變化(Pgt;0.05),這可能對于反映身體形態和身體機能的指標處于相對穩定狀態,教學實驗干預的周期還不足充分產生影響作用,而本實驗干預在9—12月進行,錯開了每年3—5月的青少年身高增長高峰期[14],可能也是影響因素之一。體育課較高的運動密度和強度設計對身高體重的長期增長存在積極影響[15],但需要一定的時間周期。此外,該實驗學校設置了多項主題的“吉尼斯挑戰賽活動”,花樣跳繩、金雞獨立、支撐角斗、劃旱船等趣味項目吸引學生挑戰獲取吉尼斯記錄卡和獎勵,KDL課內教學對于興趣的激發可能間接推動了學生課內和課外參與運動的積極性,促使學生在腿部力量、腹部肌群力量等方面得到了較大提升,因而促進了跳繩和仰臥起坐成績等成績的顯著提高。
水平三教材內容對學生力量耐力素質及身體爆發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基于KDL課程理念的田徑和球類教學過程中,會加入往返跑、快速跑、信號跑等多種形式的耐力素質游戲,作為課的熱身活動或體能練習,讓學生固有思維的“機械跑”不再枯燥乏味。通過10周的教學干預,KDL課程強化利用一些“小時間”加入跑的元素[1],以分層教學和合作探究教學的形式,讓學生都有自主選擇權,讓學生都能體驗跑的樂趣,有利于學生自我運動認知與自我實踐能力的培養,還增強學生的身體活動水平和快速跑能力。基于KDL課程理念下的體育教學具備較強的趣味性,課堂練習手段多種多樣,尊重學生主體地位和權力,讓“學生在體育鍛煉中享受樂趣”,在教師的引導和團隊的帶領下不斷地合作思考、探究難易,幫助學生建立團隊的意識及歸屬感。除此之外,在球類以及田徑主題課中會加入速度耐力練習和吉尼斯挑戰賽,用多種形式器材和手段刺激學生的動能,讓學生在跑動中樂、跑動中學,想必也是提高學生短跑和仰臥起坐成績的重要因素之一,該特點也在夏小慧等[4]研究中得到了證實。
4 "結論
1)與傳統體育與健康課程相比,KDL課程能夠有效提高水平三小學生的運動參與程度、自主學習程度,對于體育學習積極性興趣的影響尤為明顯。
2)與傳統體育與健康課程相比,KDL課程能夠有效提高水平三小學生50 m跑和1 min仰臥起坐的成績,但對于肺活量和體重沒有顯著性影響作用;兩類課程教學均對1 min跳繩成績有顯著影響作用。
3)體育學習興趣與體質健康水平在不同年級和性別維度上有顯著相關性,運動參與態度和自主學習態度對于50 m跑和仰臥起坐有積極的預測作用。
參考文獻:
[1] 汪曉贊. 落實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 實現高質量課堂教學——走近KDL體育與健康課程[J]. 中國學校體育,2019(4):27-29.
[2] 汪曉贊,陶小娟,仲佳镕,等. KDL幼兒運動游戲課程的開發研究[J]. 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20,43(5):39-49.
[3] 楊艷文. SPEM課程模式在水平二體育課教學中的實驗研究[D]. 大連:遼寧師范大學,2022.
[4] 夏小慧,張社平,鄭慧芳,等. KDL課程對兒童基本運動技能及體質健康水平的影響[J]. 體育學刊,2021,28(6):105-110.
[5] 汪曉贊. 我國中小學體育學習評價改革的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05.
[6] 裴澤贏. 基于KDL的小學“武術”教學問題、成因及調整策略分析[J]. 考試周刊,2021(64):113-115.
[7] 陳志鳳. KDL體育與健康課程理念下初中籃球教學效果的實驗研究[D]. 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21.
[8] 郭耿陽. 中學校園足球KDL課程的育人功能與實施路徑[J]. 生活教育,2021(4):117-120.
[9] 杜偉超. KDL體育與健康課程理念下高中排球教學效果的實驗研究[D]. 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22.
[10] 畢晨. KDL體育與健康課程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運用[J]. 新課程,2021(30):129.
[11] 陳衛東. KDL體育與健康課程運動技能教學路徑探析——以籃球教學為例[J]. 中國學校體育,2019(4):31-32.
[12] 霍鵬宇,史曙生,朱厚偉,等. 學生體質健康協同治理的演化博弈及仿真研究[J]. 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22,42(3):118-128.
[13] 陳靜. 少兒趣味田徑教學對小學生體育學習效果影響的實驗研究[D]. 南京:南京體育學院,2021.
[14] 杜梅. 青春突增期兒童青少年身體形態特征縱向研究[D]. 大連:大連理工大學,2021.
[15] CHRISTINA H H M,HEEMSKERK A,DAVID L B,et al."The effect of physical education lesson intensity and cognitive demand on subsequent learning behaviour[J]."Journal of Science and Medicine in Sport,2020,23:586-590.
收稿日期:2024-10-12
基金項目: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21FTYB005);浙江省屬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戰略引導項目(SJWZ2022001)。
作者簡介:郭強(1986-),男,副教授,博士,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學校體育與體育健康促進。E-mail:guoqiang@nbu.edu.cn
通信作者:汪曉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