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各級黨組織要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歷史使命感抓好后繼有人這個根本大計,健全培養選拔優秀年輕干部常態化工作機制,從嚴教育管理監督,源源不斷培養造就堪當強國建設、民族復興重任的可靠接班人。”為政之要,莫先乎人;成事之要,關鍵在人。近年來,天津市南開區通過開展“南英行動”抓實年輕干部選拔培養,突出念好“望聞問切”四字訣,持續釋放年輕干部隊伍活力。
選年輕干部要“望”事業所需
選人用人,當堅持事業為上、以事擇人、人崗相適。在年輕干部的選拔培養上,南開區統籌處理“燃眉之急”與“長遠之需”的關系,立足中遠期高質量發展的事業需要,系統謀劃年輕干部隊伍建設,確保事業發展后繼有人。在培養儲備方面,結合天津市委“瞪羚淬煉”“雛鷹培育”工作安排,開展“南英行動”,著眼區域發展需要,籌建“南英儲備庫”,分層次儲備培養各年齡層級優秀年輕干部,變“急用現找”為“前瞻儲備”;完善日常發現調整補充機制,通過“組織薦、常態訪、實績比、考驗看、定期研”5種方法,持續豐富擴充“南英儲備庫”;深入分析儲備干部特點情況和使用路徑,做好培養規劃工作,確保高質量發展生力軍量足質優。在來源渠道方面,不斷提高人崗相適度、供需精準度,圍繞科技創新、文化發展、社會治理等重點領域用人需求,建立緊缺專業目錄;抓好招錄源頭工程,不斷充實專業型干部戰略力量;拓寬干部來源渠道,建立“科技創新型”“改革攻堅型”“經濟金融型”等專業干部引進標準,鼓勵重點單位部門面向各領域引進緊缺干部,持續激活年輕干部“源頭活水”。在及時發現方面,南開區堅持事業為上、以事擇人,扎實落實“八個既看又看”識人選人要求,圍繞天津市委重點工作任務,通過跟班式、嵌入式、蹲點式和“四不兩直”式等形式,近距離接觸、多渠道了解、多側面觀察、多維度分析、全方位對比,考準考實干部實績,準確發現政治素質好、工作表現突出、扎實歷練過的“好苗子”。
育年輕干部要“聞”能力本領
干部成長無捷徑可走,只有經風雨、見世面,才能壯筋骨、長才干。南開區圍繞年輕干部培養,開展“南英助跑”行動,著力提升年輕干部服務高質量發展的能力本領。以政治標準為出發點,突出對黨忠誠。把政治能力培養作為重中之重,抓好理論學習,不斷夯實年輕干部對黨忠誠的思想根基;開設“南英集訓”班,抓實年輕干部黨性和紀律教育,年輕干部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的紀律意識更加強化;著力打造古文化街“老城津韻”精品教學路線,選配優秀年輕干部擔任講解員,引導更多年輕干部在追尋習近平總書記足跡中筑牢信仰之基、把穩思想之舵、補足精神之鈣。以專業之訓為著力點,堅持因材施教。堅持按需供給、精準匹配,分層分類開展專業培訓,變“大水漫灌”為“精準滴灌”;堅持“中心工作需要什么就培訓什么、干部缺什么就補什么”原則,舉辦“南英學堂”,圍繞新質生產力、城市治理現代化、文化傳承等主題開展專題培訓,持續賦能年輕干部成為專業領域“行家里手”。以實踐鍛煉為落腳點,鍛造精兵強將。科學搭建“練兵場”,把雙招雙引、經濟服務、社會治理、城市更新、重點專項、巡察工作等“六個一線”作為干部培養主陣地,擇優選派綜合素質好、敢擔敢為、潛力較大的優秀年輕干部跟崗實訓,為“想干事”的年輕干部搭建舞臺,促使他們逐步“能干事”“干成事”。
用年輕干部要“問”實干實績
駿馬能歷險,力田不如牛;堅車能載重,渡河不如舟。南開區堅持把“以事擇人”作為選拔使用年輕干部的重要原則,通過開展“南英領跑”行動,讓“賽馬場”的“千里馬”脫穎而出。堅持靶向調整。“定向培養一批”,以機構改革新組建或調整部門為重點培養平臺,精準選配11名年輕干部到經濟工作一線、吃勁關鍵崗位開展定向培養;“公開比選一批”,立足發展需要,面向全區開展公開比選,吸納擴充優秀年輕干部資源力量;“上下交流一批”,選拔重點培養的處科級優秀年輕干部在不同領域之間雙向交流,不斷豐富年輕干部閱歷、視野。堅持大膽選用。加大年輕干部使用力度,重用“腳下沾泥”“敢打必勝”型干部,對組織看得準、群眾口碑好、有發展潛質的年輕干部大膽交任務、壓擔子,真正讓年輕干部到重要崗位經受“摔打”,多接“燙手山芋”,多當“熱鍋上的螞蟻”。堅持正向賦能。通過“績由事考、人以績論”,完善平時考核、專項考核、績效考核、年度考核“四考合一”,通過樹立重實干、重實績的考核導向,積極營造爭先創優、比學趕超的濃厚氛圍;充分發揮職務職級并行激勵作用,打破論資排輩的“隱形臺階”,為7名在落實高質量發展“十項行動”及重點工作中表現突出的年輕處級干部晉升職級;及時對在服務招商引資、地塊拆遷等重點工作中有突出貢獻的年輕干部進行獎勵,激發其干事創業精氣神。
管年輕干部要“切”小事小節
好干部是選出來的,更是管出來的。南開區教育引導年輕干部始終牢記“堤潰蟻孔,氣泄針芒”的古訓,保持慎獨慎初慎微慎欲,通過開展“南英護航”行動,讓年輕干部在成長成才道路上立得牢、行得穩、跑得遠。念好日常監管“緊箍咒”。把年輕干部監督融入日常,通過個別交流、集體座談等形式與干部建立“溫心”聯系,在疑聲入耳時多提醒、提拔談話時多敲打、信訪舉報時多詢問,全方位了解年輕干部思想動態;將年輕干部監督納入選人用人專項檢查,對于出現苗頭性、傾向性問題的年輕干部及時批評教育、“咬耳扯袖”;持續開展干部違規休病假事假專項整治,對“混日子”的干部零容忍,確保年輕干部隊伍始終風清氣正。筑牢廉潔從政“防火墻”。突出對年輕領導干部特別是“一把手”崗位年輕干部的監督,常態化開展警示教育,組織年輕處級干部赴警示教育基地參觀學習,引導他們時刻繃緊紀律規矩這根“弦”;拓展年輕干部監督面,統籌“八小時內外”監督,深化家庭家教家風建設,針對新提拔年輕領導干部和“南英儲備庫”人員,舉辦廉潔文化建設交流系列活動,持續營造勤政廉潔濃厚氛圍。架好暖心關懷“連心橋”。建好“干部之家”,為新提拔年輕干部開展“貼心送崗”活動,制作履新家書、通訊錄工具包、《組織工作典型問題案例匯編》政策包和“‘一把手’三項清單”安全包,充分體現“家”的關心與溫暖;探索管理風險報備機制,對在落實“四個善作善成”、處理歷史遺留問題、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等難點工作中存在的風險事項,可事前向組織部門報備,組織部門做好政策支持、線索核查,讓年輕干部真正放下“思想包袱”,放心大膽地去闖去干。
(作者系天津市南開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摘編自《中國組織人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