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元胡是城固縣獨具優勢的道地中藥材,與附子、西洋參、天麻、豬苓、杜仲、山茱萸、銀杏等常用中藥材合稱為“漢八味”,是陜西省重點發展的傳統道地藥材品種。城固縣是全國最大的元胡生產基地,現已建成董家營鎮、上元觀鎮兩個萬畝元胡生產基地及元胡產業服務中心、元胡大數據數字農業中心,元胡產業已成為城固縣鄉村振興和富民強縣的支柱產業。為了進一步普及標準化高產種植技術,充分挖掘元胡增產潛力,提升“城固元胡”地標知名度、市場認知度,助推產業發展,促進藥農增收,縣農技中心在元胡主產鎮開展了高產種植戶專題調研,從種植地塊和種子選擇、種植時間、水肥管理、病蟲害防治等方面進行了總結和探討,提煉出元胡高產十八字訣,即“選好地、播大種、控播期、巧施肥、勤灌水、防病草”,為城固元胡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
關鍵詞" "城固元胡;高產調研;技術總結
城固縣地處陜西省南部,北依秦嶺,南屏巴山,屬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的氣候區,氣候濕潤溫和,素有“天然藥庫”之稱,生態條件與元胡生長習性十分吻合,屬元胡最佳適生區。城固縣種植元胡歷史悠久,元胡品質優良,被漢中市確定為“漢八味”重點發展的傳統道地藥材品種。為了進一步普及元胡標準化高產種植技術,解決產業發展中的難點問題,充分挖掘元胡增產潛力,提升“城固元胡”品質和影響力,助推產業發展,促進藥農增收。縣農技中心技術人員深入元胡主產鎮開展了高產種植戶專題調研,從元胡標準化種植技術方面進行了總結和探討,為城固元胡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
1" "城固元胡產業基本情況
城固縣立足高質量發展,把以元胡為主的中藥材產業作為鄉村振興的特色產業進行培育,不斷延鏈補鏈強鏈,促進中藥材產業在生產、加工、銷售各環節實現全產業鏈發展。2024年城固元胡種植面積、產量持續穩中有增,全縣元胡收獲面積10萬畝,較2023年增加0.9萬畝以上,平均畝產520.8 kg,較2023年畝增產22.2 kg,增幅達4.5%,總產量5.2萬t(鮮),產值近18.7億元。從市場銷售情況來看,元胡受中藥材市場需求和價格上漲兩方面的拉動,2024年元胡價格再創歷史新高,總體價格較2023年上漲20%~30%,種植元胡已經成為城固縣群眾真正的致富產業。
2" "調研情況
2024年城固縣大力推廣元胡標準化種植技術,元胡普遍長勢好、病害輕、倒苗晚、產量高。為了摸清元胡生產情況,走訪了三合、董家營、上元觀、沙河營4個鎮6個主產村16戶藥農,調查面積90.1畝。調查內容包括種植面積,土質狀況,播種時間、播種量、施肥種類及數量、灌水方式及次數、除草防病藥劑及次數等田間管理措施,產量及銷售情況。通過調查,發現一批畝產800~900 kg高產典型戶,個別田塊畝產900 kg以上。如三合鎮龍王廟村15組向文國種植元胡3.6畝,總產3 267.5 kg,平均畝產達907.6 kg;沙河營鎮梁家庵村1組劉小剛種植元胡3畝,總產2 800 kg,平均畝產達933.3 kg;董家營鎮劉草壩村周寶全種植3畝元胡,其中1塊田0.95畝,收獲912 kg,折合畝產960 kg,刷新了城固元胡單產紀錄。
3" "高產經驗和技術總結
通過調查和走訪農戶,對高產種植戶從種到收的各個技術環節進行分析,總結出城固元胡高產經驗,結合多年來試驗示范和生產實踐,提煉出城固元胡高產十八字訣,即“選好地、播大種、控播期、巧施肥、勤灌水、防病草”。
3.1" "選好地" "嚴把土壤選擇關,選好土壤“夯”基礎。要選擇土層深厚、排灌水良好、土壤有機質含量較高的肥沃田塊,優先選擇漢江、湑水河沿岸的沙壤土,不宜選擇黃泥田、低洼浸水田。元胡根系較淺,土壤疏松、透氣透水性能良好,有利于元胡苗期生長和中后期塊莖膨大,形成高產,同時有利于種植和采挖。實地調查中,高產田塊均為沙壤土。調查中也發現,遇到泥質田塊,土壤黏性大、透氣透水性差,易產生濕害,不利于元胡生長發育和高產,也難以收種和管理,畝產只有300~400 kg。地塊要精細整地,做到三耕三耙,有條件的前茬收獲后及時深翻曬田10 d以上,利用陽光殺滅田間菌源和蟲卵。
3.2" "播大種" "精選良種“增”產量。近幾年通過部門技術培訓,群眾已逐漸接受“遲挖種、選大種”的選種技術。種子大出苗早、苗壯苗齊、生長勢強,這也是城固元胡產量逐年提升的原因之一。元胡收獲后首先挑選種子,選擇外觀色澤黃亮、新鮮飽滿、無損傷霉爛、直徑1.4~1.8 cm、千粒重1 200~1 300 g的較大塊莖作生產用種,原則上選擇未發病、倒苗遲、收獲晚(立夏后采挖)、產量高的田塊留種,每畝留種75~90 kg。根據調查,高產戶選擇種子都比較大,畝均用種量90~95 kg。元胡異地換種可以起到增產作用,但是一定要確保種源安全、可靠,避免帶菌種子播種入土。
3.3" "控播期" "適期播種“利”高產,播種一定要適時早播。9—10月都可以播種,宜早不宜遲,據調查9月20日至10月10日播種,元胡產量高。如果遇到秋淋天氣可適當推遲播種,引導農戶避開秋淋,搶晴天及時播種。近年來城固縣秋淋天氣頻發,導致播種延遲,氣溫下降,對產量影響較大。如龍王廟村13組向剛11月12日播種的元胡,與本村附近15組向文國10月17日播種的元胡,其他栽培管理措施相近,但畝產分別為582 kg和807.5 kg,相差225.5 kg。同樣栽培管理措施,播種延遲,產量較低。
3.4" "巧施肥" "科學施肥“奪”高產,元胡喜肥且耐肥,尤其喜歡農家肥。施肥上“施足底肥、重施臘肥、巧施苗肥、增施有機肥”,做到有機肥與無機肥相結合,底肥和追肥相結合,大量元素與微量元素相結合。畝施腐熟農家肥1 000~1 500 kg作底肥,每畝總施肥量為純氮18~20 kg、純磷(P2O5)6~10 kg、純鉀(K2O)10~12 kg,70%肥料作底肥施用,剩余的肥料作追肥施用,追肥堅持“少吃多餐”原則勤施少施。如梁家庵村組3個農戶都購買了雞糞和羊糞,底施腐熟雞糞或羊糞1 500~1 800 kg/畝,畝施硫酸鉀復合肥50~60 kg,結合整地時施入,既改良土壤又提供腐殖質和全營養元素,同時結合冬灌每畝追施三元復合肥30~40 kg,分兩次追施。充分施用農家肥的畝產均在800 kg以上,而未施農家肥的畝產400~500 kg,相差較為懸殊。
3.5" "勤灌水" "適時灌水“促”高產,元胡不耐澇也不耐旱,勤灌水少灌水、嚴禁大水漫灌。元胡喜溫暖濕潤,生長期要求土壤濕潤,含水量60%~70%。元胡播種后及時清理畦溝,防止田間濕害。12月份必須進行1次冬灌,既能防凍、改善土壤結構,又利于元胡莖芽萌發和生長,出苗整齊。3月份現蕾期,元胡由營養生長轉化為生殖生長,莖節逐漸開始膨大,這個時期是元胡需肥需水關鍵期,不能缺肥缺水,缺水容易造成塊莖膨大減緩,只長母種不結子元胡,對產量影響較大。如遇春季持續干旱,應及時灌水,保持田間畦面濕潤而不澇。灌溉應慢灌急退,水在田內浸泡時間不能過長,長時間浸泡容易出現根莖腐爛,有條件的可進行噴灌灌溉。如梁家庵村、龍王廟村等高產農戶都能及時根據田間墑情進行2次以上灌溉,或結合噴帶灌(或溝灌)追肥,水肥一體化可有效提高產量。
3.6" "防病草" "防控病草“保”高產,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防治苗前草害和苗后病害,重點防治元胡霜霉病。從3月10日至3月底,每隔7~10 d交替噴藥防治,一般防治3次。如梁家庵村、龍王廟村高產農戶春季防病都在3次以上,且選用了防效較好的保美樂、蕓樂收等藥劑,同時結合苗情和長勢噴施磷酸二氫鉀等葉面肥,既防治病害又增加營養、增強抗性、防止早衰、延遲倒苗、提高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