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一帶一路”倡議為中俄兩國農產品貿易帶來了機遇,而新冠疫情也為中俄農產品貿易帶來了挑戰。后疫情時代,我國要抓住機遇,迎接挑戰。本文根據顯示比較優勢指數和互補性指數這兩個指標,分析中俄農產品貿易的競爭性與互補性,指出兩國農產品貿易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一些建議和對策。
關鍵詞:中俄農產品;競爭性;互補性
一、前言
俄羅斯和中國同為金磚國家,在“一帶一路”倡議的背景下,中俄農產品貿易取得了重大的進展,但是新冠疫情對兩國的農產品貿易形成了一系列挑戰和沖擊,后疫情時代進行中俄農產品貿易的競爭性和互補性分析尤為重要。本文通過對中俄兩國農產品貿易競爭及產品的互補性分析,探究中俄農產品貿易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期望對兩國農產品的發展提供一定借鑒。
二、中俄農產品貿易的基本現狀
1.中俄農產品貿易的總體規模
關于中俄兩國農產品貿易總體規模的變化,本文采用2015—2022年的數據進行分析。從圖1可以看出,中俄農產品的貿易規模一直呈現穩定增長的態勢,并在2022年達到了頂峰,高達80.507億美元,并且在2021—2022年增幅最大,達到25.67億美元。從圖1中可以發現,除2015年外,中國一直是貿易逆差國,中國對于俄羅斯農產品的進口遠遠大于出口。根據三條曲線的變化幅度,可以將該圖分為三個部分進行分析。
第一部分是2015—2018年,在這四年,中國對俄羅斯農產品貿易進口、出口以及貿易總額都處于逐年遞增的態勢,這得益于世界經濟的復蘇,我國農產品的需求增加,進口額激增,俄羅斯作為我國農產品的主要出口國,其貿易額同樣激增。并且,從圖中可以看出,中國對俄羅斯的農產品出口增速明顯小于中國對俄羅斯的農產品進口增速,這與全球經濟形勢的變化以及俄羅斯經濟下行脫不開干系。
第二部分是2018—2021年,這四年內中對俄農產品進出口波動得較為頻繁,有升有降,中對俄農產品進口在2018—2020年逐年上升,而2020—2021年微降,這主要是俄羅斯國內葵花子油等農產品的價格上升,同時大量俄羅斯人口生活水平在貧困線以下,致使俄羅斯限制了谷物的出口。中對俄農產品出口在2018—2020年持續下降,在2020—2021年微升。
第三部分是2021—2022年,這兩年中對俄的農產品進口、出口以及貿易總額都有了較大幅度的增長,這得益于俄羅斯總統普京訪華并參加北京冬奧會開幕式時,兩國領導人舉行會晤,雙方有關部門和企業簽署了15個合作文件。并且受俄烏沖突影響,俄羅斯將出口市場從歐美地區轉入東亞地區,這一系列原因促成了兩國農產品貿易額的大漲。
2.中俄農產品貿易的結構特點
俄羅斯地廣人稀,草場資源豐富,畜牧業比較發達;俄羅斯瀕臨北冰洋和太平洋,海洋資源較為豐富,所以俄羅斯動植物及油脂、魚類、軟體動物等產量較高,我國對這些產品的進口量也比較大。俄羅斯緯度較高,氣溫較低,氣候不適宜蔬菜水果的生長,勞動力較為短缺。而中國與俄羅斯相鄰,加上蔬菜水果的保鮮期比較短,所以俄羅斯從中國進口蔬菜水果比較多。
總的來說,中俄農產品貿易的結構較為單一,貿易額主要集中于少數幾個農產品類別上,各個農產品的貿易差額比較大。
3.中俄農產品貿易政策的比較
由于國情不同,中國與俄羅斯關于農產品貿易有不同的政策。
對于中國來說,在進口方面,中國采用以配額及許可證管理制度為主的非關稅措施,在配額內的農產品如小麥、大米關稅很低,而關稅配額之外的農產品關稅很高甚至可高達100%;在出口方面,中國采用出口補貼政策促進出口,以提高出口競爭力,并且中國在農產品貿易方面有較為嚴格的動植物衛生檢疫標準。
對于俄羅斯來說,由于近幾年的俄烏沖突,俄羅斯宣布禁止一切對于歐美方面的農產品進出口,將農產品進口轉向了東亞市場,這對中俄農產品貿易的發展具有促進作用。但是由于俄羅斯的關稅征收和農業貿易壁壘,對兩國的農產品貿易造成了一定的制約。
三、中俄農產品貿易現存的問題
1.兩國農產品貿易內容的問題
(1) 貿易結構方面
兩國的貿易結構較為單一,多集中于蔬菜水果、動物油脂、海洋生物等農產品上,輸入輸出的農產品不夠多元化,缺乏多樣性,同時政府對于農產品進出口的鼓勵措施不足,缺少財政補助,這不利于中俄兩國農產品貿易規模的擴大。
(2) 貿易規模方面
從表1近五年的貿易數據中可以看到,無論是中國對俄羅斯農產品出口占總出口的比值還是中國對俄羅斯農產品進口占總進口的比值,占比都在10%以下,占比最高的是2020年的進口數據,但是也僅僅達到了7%,占比最小的是2021年的出口數據,僅僅達到了2%,這說明中俄農產品的貿易規模過小,兩國關于農產品的進出口交易在其總雙邊貿易中是非常小的一部分。
(3) 中俄兩國存在比較嚴重的貿易壁壘
中俄之間存在比較嚴重的貿易壁壘。首先,為了促進本國產業的發展,俄羅斯具有較高的關稅壁壘,對煙、酒、糖的進口征收較高的關稅,這無疑會阻礙兩國農產品貿易的發展。其次,俄羅斯存在較高的技術壁壘,對于進口的產品會有嚴格的質量檢測,通過了檢測才能進入俄羅斯的國內市場,這也不利于中國的農產品出口到俄羅斯。
(4) 中俄兩國大型生產主體少
農產品貿易對物流運輸時間、運輸條件、運輸環境等要求十分苛刻,這是中小型企業難以支持的,所以就需要有能夠促進兩國農產品交流合作的跨國公司或者大型企業,這類企業具備足夠的資金實力和合作經驗,對于合作過程中的各種流程以及突發狀況能夠很好地應對。然而,這種類型的企業數量屈指可數,這對兩國農產品貿易規模的壯大形成了一定的阻礙。
(5) 兩國缺乏深層次的農業產業鏈合作
中俄兩國農產品貿易的交流源源不斷,但是兩國的農產品貿易卻一直停留在較為淺顯的層面。兩國不僅可以將農業的發展重點放在農產品的進出口上面,還可以互相交流農業高精尖技術,形成一套完整的農業合作體系,建設高層次的農業產業鏈。兩國都是農業大國,兩國農產品的高層次產業鏈合作對兩國都是非常有利的。農業產業鏈的深層次合作可以降低生產成本,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對于兩國的戰略合作也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2.競爭性方面的問題
俄羅斯的農產品競爭力普遍高于我國,且我國近些年農產品的競爭力有下降趨勢,這從側面反映我國農產品領域存在頗多問題,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隨著經濟的發展,勞動力的成本提高,我國勞動密集型產業所具有的勞動力成本低的優勢將下降,這無疑會進一步削弱我國農產品的競爭力。
3.互補性方面的問題
中俄農產品貿易的互補指數并不高,具有較弱的貿易互補性。然而,中俄兩國相鄰,氣候條件卻不同,兩國可以種植不同種類的農作物,這些條件都有利于實現中俄兩國農產品的互補。所以,中俄兩國農產品互補性指數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間,中俄兩國可以通過提高開放程度、改變貿易政策等方式提高互補性,從而促進兩國農業的發展。
四、中俄農產品貿易競爭性和互補性分析
本文關于中俄農產品競爭性和互補性的分析,是基于比較優勢理論和要素稟賦理論完成的。
1.中俄兩國農產品貿易競爭性分析
關于中俄兩國的貿易競爭性,本文采用RCA來進行分析。RCA,即顯示比較優勢指數,是一國某產品出口占一國總出口的比值除以世界某產品出口占世界總出口的比值,可以反映某國某產業的比較優勢。以我國農產品為例,計算公式是:RCAij=(Xij/Xtj)÷(Xiw/Xtw),其中,Xij表示國家j出口產品i的出口值,Xtj表示國家j的總出口值;Xiw表示世界出口產品i的出口值,Xtw表示世界總出口值。該指數越大則代表該國產品國際競爭力越強。
通過2015—2021年的中國、俄羅斯以及全世界的出口數據,本文測算出了2015—2021年的中俄兩國農產品的RCA。在圖2中,從整體上看,中國的農產品RCA大致呈下降的趨勢,七年的RCA一直處于0.4之下,且于2021年指數達到最低點0.151,表明中國農產品具有較弱的國際競爭力;俄羅斯的RCA大致呈上升趨勢,并于2020年達到最高點0.897,在這個時點俄羅斯的農產品具有較強的國際競爭力,其他年份其RCA大致處于0.5~0.8,國際競爭力較弱,但是其指數水平一直高于中國,說明其農產品競爭性高于中國。
結合2019—2021年的農產品貿易數據以及RCA的計算公式,本文計算出了中國和俄羅斯具體農產品的RCA。根據圖3的數據信息,不管是從整體RCA水平還是單個農產品的RCA水平來看,俄羅斯的RCA基本上都比中國高,所以俄羅斯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要強于中國。
相對來說,中國具有競爭力的主要農產品有H03、H10、H15,2019—2021年的RCA都達到了0.3及以上,其中H10的RCA是中國農產品中指數值最高的,達到了0.5,相對于其他農產品競爭力較高。另外,H02、H16、H20的RCA在近幾年是有緩慢增加的,雖然增長的幅度很小,但是仍然證明這幾類農產品的競爭力有小幅度增加。
俄羅斯具有競爭力的農產品有H03、H10、H11、H15、H17、H18等,其中H10是俄羅斯農產品中RCA最高的,雖然H10也是中國農產品中RCA最高的,但是該指數卻比俄羅斯低出不少,所以中國的H10是不具備顯示比較優勢的。俄羅斯的H10在中俄兩國貿易以及世界農產品貿易中都是具有極強競爭力的。但是,2020—2021年俄羅斯H10的RCA是下降的,且下降的幅度比較大,這也從側面反映了該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在降低。綜上所述,中俄雙方的優勢農產品在H03、H10、H15這幾個農產品上是存在重疊的,雙方國家的優勢農產品會在國際貿易中搶占國際市場,這說明在中俄農產品貿易中,這幾個農產品具有競爭性。而其他大部分農產品的中俄RCA都不高且相差都不大,這說明大多數中俄農產品的競爭性并不強,這在某種程度上有利于兩國農業的合作與交流。
2.中俄兩國農產品貿易互補性分析
關于中俄兩國貿易互補性,本文采用貿易互補指數(TCI)進行分析。TCI用于衡量兩國貿易的互補程度。貿易互補指數越大,兩國的貿易互補程度越高。以中國和俄羅斯的農產品貿易為例,當貿易互補程度較高,中國所需進口的農產品可能剛好是俄羅斯大量出口的農產品:當貿易互補程度較低,中國所需進口的農產品可能恰好不是俄羅斯大量出口的農產品。計算公式是Cij=RCAxik×RCAmjk,而RCAxik=(Xik/Xi)/(Wk'/W'),RCAmjk=(Xjk/Xj)/(Wk''/W'')。該指數越高,就代表貿易互補性越強。
結合2015—2021年的貿易數據,本文對中俄兩國農產品的貿易互補性進行分析。從圖4中可以看出,總體上,以中國為出口國的貿易互補指數大致呈下降趨勢,并于2021年達到最低點0.201;以俄羅斯為出口國的貿易互補指數大致呈上升趨勢,并于2020年達到最高點0.763。除此之外,2017年之前,中國的貿易互補指數高于俄羅斯,2017年之后,俄羅斯的貿易互補指數高于中國。然而,不管是以中國為主體還是以俄羅斯為主體,兩國的貿易互補指數始終小于1,這說明中俄兩國的農產品互補性并不強。
結合2019—2021年的數據,本文再對中俄兩國具體的農產品的貿易互補性進行分析。根據圖5可知,雖然中俄農產品總體貿易互補性較弱,但H03、H15、H18、H23、H24這幾類農產品的TCI指數相對來說比較高,說明這幾類農產品的互補性相對比較高。除此之外,H16、H20、H23這幾個農產品的互補指數在近三年處于逐年升高的狀態,說明這三個農產品在中俄兩國之間的互補程度在逐年升高。但是總體來說,我國具有明顯劣勢的進口農產品并非俄羅斯具有明顯優勢的出口農產品。
總的來說,中俄兩國農產品貿易的競爭性和互補性并不強,其中H03、H10、H15這幾類農產品在市場上具有相對較強的競爭性,H16、H20、H23這幾類農產品在中俄農產品貿易中具有相對較強的互補性。中俄兩國的農產品貿易還有非常大的成長空間。
五、解決兩國農產品貿易問題的對策
1.兩國政策方面
由于兩國國情及文化的差異,兩國人民尤其是俄羅斯人民對中國的農產品認同度不高。中俄兩國應該促進雙方文化、產品的宣傳,加強國際合作,提高開放水平,制定有利于兩國農業合作發展的政策,加大對農業領域的資金投入,提供更有力度的政策支持,如中國對于俄羅斯農產品的進出口可以實行更加優惠的稅收政策,同時也要跟俄羅斯方面的領導人進行溝通,減少貿易壁壘,達成合作,實現共贏。
2.質量監管方面
農產品質量一直是國際上非常關注的問題,俄羅斯對于進口農產品中的農藥殘留等具有非常嚴格的把控。我國應該加大對農產品方面的技術投入,嚴格限制農產品的農藥使用量,制定完善且高效的農產品質量監管體系,使我國農產品往“綠色、健康”的方向發展。我國要提高農產品的質量水平,尤其要提高我國農業領域的機械化水平,將農產品生產從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轉變,提高農產品的生產效率,降低其生產成本,從而提高我國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
3.基礎設施建設方面
我國應促進農業領域的基礎設施建設,降低中俄兩國之間的貿易成本。例如,建立專門的進出口通道如海上運輸通道,從而降低運輸成本;建立專門從事中俄兩國農產品進出口業務的大型公司,形成一條完整的產業鏈和農產品交易服務體系,從而降低信息成本和交易成本,提高農業領域的附加值。
4.貿易結構改善方面
根據上文對中俄兩國貿易結構的分析可知,中俄兩國農產品貿易結構較為單一,農產品貿易主要集中于少數幾個產品種類。對此,可以通過提高其他農產品的質量以及降低其他農產品的價格等方式加大中俄兩國對于其他農產品的進出口,從而促進貿易結構的改善,并且可以打造農產品品牌,提高農產品的國際知名度,以進一步改善貿易結構。
六、結語
總之,中俄兩國應積極改善農產品貿易結構,加大農產品的質量監管,實施有利于兩國農業發展的政策,從而提高中俄兩國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通過農產品的互補性挖掘中俄兩國農業發展的潛力,能夠促進兩國共同的發展進步。
參考文獻:
[1]李旻晶,易雨峰.全球經濟不確定背景下中國農產品貿易的現狀、問題及建議[J].現代商貿工業,2021(36):1-2.
[2]張紫薇.中國農產品進出口貿易現狀·結構及其競爭力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22(16):186-189.
[3]GLIMBITSKII IGOR.2014年后俄羅斯對華農產品出口增長:國際政治經濟視角[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22.
[4]BU X,DONG S,LI F,et al.Agricultural trade pattern and potential in China and Russia[J].IOP Conference Series:Earth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2018(1):012046.
[5]王美美.基于邊境效應的中國與俄羅斯農產品貿易研究[D].昆明:云南財經大學,2021.
[6]汪月梅,江激宇,李玉.中俄農產品貿易競爭性與互補性研究[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3):113-117.
[7]劉西增.“一帶一路”倡議下中俄貿易競爭性與互補性研究——兼論中俄兩國貿易潛力[D].長春:吉林大學,2022.
[8]姜徐寧,黃和亮.中俄農產品貿易的競爭性和互補性研究[J].云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2019(4):81-86.
[9]張海峰.金磚國家經貿合作關系發展研究[D].大連:東北財經大學,2018.
[10]桑宇.中俄貿易的競爭性與互補性研究——基于出口技術結構視角[D].北京: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6.
[11]王萍.中國與其他金磚國家農產品貿易的競爭性與互補性研究[D].青島:中國海洋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