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近年來,傳統的應收賬款融資無法切實改善中小微企業目前的融資困境,區塊鏈技術與供應鏈金融業務深度融合成為新發展趨勢。文章選取微企鏈平臺為案例研究對象,對該平臺基于區塊鏈技術的應收賬款融資流程展開介紹并對該平臺基于區塊鏈技術的應收賬款融資效果進行分析。區塊鏈技術的加持有效緩解了中小微企業的融資難題,為金融機構更好地踐行普惠金融政策提供了良好的業務平臺,但基于區塊鏈技術的應收賬款融資仍存在技術缺陷和法律法規監管不足等問題。基于此,文章提出了加大區塊鏈技術研發投入力度、開展多樣化融資模式和加強信息安全管控等對策,以期幫助微企鏈更好地運行發展,為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問題提供參考。
關鍵詞:區塊鏈技術;應收賬款融資;微企鏈
一、引言
據中國中小企業協會統計,我國中小微企業占全國企業總數的98%以上。長期以來,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比較突出,供應鏈金融的出現為彌合中小微企業融資缺口提供了絕佳契機。如圖1所示,在供應鏈上的三大代表性資產余額逐年上漲的背景下,中小微企業更青睞于利用應收賬款進行融資,但傳統應收賬款融資模式存在核心企業信用跨級傳遞難度大等痛點,仍有許多中小微企業的融資需求無法得到滿足。
我國要加快推進區塊鏈技術和產業的融合發展,探索“區塊鏈+”來帶動各行業高質量發展,這對改善傳統應收賬款融資模式起到了關鍵作用。在此背景下,探討區塊鏈技術在應收賬款融資中的應用情況是文章的主要研究內容。
二、區塊鏈技術在應收賬款融資中應用的必要性分析
1.傳統應收賬款融資面臨的主要挑戰
(1) 核心企業參與應收賬款融資的積極性不高
金融機構為了防止自身不良貸款率的增加,在發放信用貸款時更傾向于資信狀況良好、發展規模大且還款無壓力的企業,即供應鏈上的核心企業。但目前核心企業從傳統應收賬款融資模式中獲益較少,參與應收賬款融資的積極性不高,進而導致很多上下游的中小微企業很難展開相應融資。
(2) 傳統應收賬款融資模式存在嚴重的信息不對稱問題,供應商在向金融機構申請應收賬款融資時,需要有核心企業的確權和信用背書,這個過程中存在很多問題,如無法將簽發的票據根據交易再次拆分,導致信用傳遞受到限制,進而導致一些信用資質較低的中小微企業難以獲得金融機構的資金支持。
2.區塊鏈技術在應收賬款融資應用中的優勢
(1) 實現核心企業信用跨級傳遞
在區塊鏈技術的加持下,核心企業與一級供應商之間的應收賬款債權可以繼續拆分流轉至二級供應商,二級供應商還可以將其繼續拆分流轉給下級供應商,這些中小微供應商可以利用核心企業的優質信用,對應收賬款債權憑證進行拆分支付或轉讓變現,以獲得金融機構的融資支持。
(2) 優化應收賬款融資流程
區塊鏈可充分利用智能合約這一核心技術原理,一旦觸發執行命令就可以按照提前錄入的運行程序自動完成資金的支付和結算等工作,使合約履行過程中不會受其他方的干預,數據信息也無法被篡改,任何參與方都可隨時驗證智能合約的履行情況,同時省去人工審核環節,降低了融資成本,優化了融資流程,提升了融資效率。
3.區塊鏈技術在應收賬款融資應用中的發展現狀
據《2023年中國供應鏈金融數字化行業研究報告》統計,2022年應收賬款融資規模已達22.1萬億元,占供應鏈金融行業規模的60%,且該模式數字滲透率達到45%,高于行業平均水平。如圖2所示,目前許多應收賬款融資平臺已采用區塊鏈技術,其中區塊鏈技術在金融科技公司搭建供應鏈金融平臺中的普及率為67%,位列領先地位。
三、微企鏈平臺基于區塊鏈技術的應收賬款融資案例分析
1.微企鏈平臺介紹
微企鏈是由聯易融全資控股的、在騰訊區塊鏈以及財付通系統基礎上建立的全線上操作的供應鏈金融開放平臺,屬于金融科技公司自建模式。截至2023年末,該平臺累計協助超過25萬家供應鏈上下游生態圈中小企業享受了高效、便捷的數字普惠金融科技服務。
相較于其他“區塊鏈+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微企鏈是國內首個基于區塊鏈技術并賦予資產證券化產品的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該平臺以“讓你的應收賬款流動起來”為服務宗旨,專注于提供應收賬款融資服務,因此本文選擇微企鏈作為研究對象。
2.微企鏈基于區塊鏈技術的應收賬款融資流程介紹
微企鏈基于區塊鏈技術的應收賬款融資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四個階段:
(1) 應收賬款債權憑證簽發階段
首先,供應商與核心企業建立真實的貿易關系并確認應收賬款。其次,核心企業在線上予以確認并將其確權上鏈。該平臺利用區塊鏈技術將核心企業上鏈的資產予以數字化,根據數據信息生成核心企業和供應商的數字債權憑證,該憑證可用于支付上游一級供應商的貨款。
(2) 應收賬款債權憑證流轉階段
區塊鏈技術保障了該數字債權憑證的可追溯性和安全可信度,核心企業可以將該憑證傳遞給供應鏈上游供應商,這些供應商可以將數字債權憑證拆分流轉至多個層級的供應商,同時實現了信用傳遞,可協助更多中小微企業滿足應收賬款融資的信用條件。
(3) 應收賬款債權憑證融資階段
供應鏈上各級別供應商在獲得拆分的應收賬款數字債權憑證后,可將數字債權憑證直接轉讓給金融機構,由金融機構向供應商提供融資貼現業務,完成資金代付,以實現這些供應商的融資需求,最終實現資金流在產業鏈上的閉環流轉。
(4) 應收賬款債權憑證持有到期階段
應收賬款到還款日時,微企鏈根據記錄的交易數據以及應收賬款數字憑證流轉信息,確定核心企業、供應商和金融機構持有的應收賬款數字債權憑證數量,并分別兌付成現金、清分債權,其中核心企業將會自動通過財付通系統向金融機構等應收賬款數字債權憑證持有者支付相應資金。
3.微企鏈基于區塊鏈技術的應收賬款融資效果分析
如表1所示,截至2023年,與該平臺合作的核心企業和金融機構數量較2018年分別增長了2920.00%和469.57%,微企鏈上的金融機構數量整體呈上升趨勢,客戶留存率超過85%,可見該平臺能被大多數客戶認可。
如表2所示,該平臺在2023年處理的應收賬款總量超過3000億元,比2022年增長了24.89%,核心企業和金融機構在供應鏈金融業務中的參與度顯著提高,為金融機構更好地踐行普惠金融政策提供了良好的業務平臺。
(1) 對核心企業的影響
①提高核心企業確權動力
微企鏈通過區塊鏈登記底層資產確權記錄,形成有效且不可篡改的信用背書,并能通過區塊鏈實時查詢應付賬款情況,使核心企業清晰了解供應鏈深層信息,因此吸引了更多的核心上游企業。
②提升核心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微企鏈為核心企業提供應收賬款債權憑證,并由核心企業簽發給上游供應商,這些供應商可以憑此進行拆分支付或轉讓變現,不僅增加了中小微企業的融資途徑,還有效降低了核心企業短期內的付款壓力,同時也體現了核心企業自身的信用良好,有助于其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更易于與供應商建立良好的長期合作關系。
(2) 對金融機構的影響
①擴大金融機構的業務規模
微企鏈擁有許多資產優質且信譽良好的核心企業,金融機構可以通過該平臺快速獲取優質客戶資源。同時,大量高資質核心企業的加入也有利于增強更多中小微企業參與該平臺的主觀意愿,進而不斷擴大金融機構的業務規模。
②增加金融機構的效益
金融機構可利用微企鏈實現工作流程數字化,區塊鏈不可篡改的特性一定程度上保證了每個融資環節交易信息的可靠性,可以降低金融機構審核資產的成本。另外,金融機構可通過該平臺將應收賬款包裝成資產證券化產品,向社會公眾募集資金,加快資金回籠。
(3) 對中小微企業的影響
①降低中小微企業的融資成本
如表3所示,過去中小微企業利用自身信用進行融資的利率通常介于13%~16%之間,而微企鏈的出現使中小微企業可以將其持有的應收賬款轉換為鏈上的應收賬款債權憑證,從而拓寬其融資渠道。目前微企鏈平臺融資利率可以有效降至3%~6%,切實解決了“融資貴”問題。
②提升中小微企業的融資效率
微企鏈采用了區塊鏈技術的智能合約,簡化了操作步驟,實現線上簽約,大幅縮短了上鏈后中小微供應商融資時長。如表4所示,傳統應收賬款融資業務平均時長為7.5個工作日,上鏈后平均只需4.4小時,不僅提高了平臺運營效率,還節約了中小微供應商等待金融機構放款的時間,進一步提高了中小微企業的融資效率。
4.微企鏈基于區塊鏈技術的應收賬款融資困境
(1) 區塊鏈存儲能力有待提升
微企鏈在應收賬款融資過程中需要把鏈上企業的所有應收賬款整合在一起,形成一個應收賬款數據系統,其中龐大的交易數據需要高存儲能力的區塊鏈來支撐。但目前微企鏈平臺所配置的區塊鏈技術受限于容量小、共識機制缺陷,數據存儲能力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2) 平臺融資模式有待豐富
其他少數融資服務平臺已經擁有了預付賬款融資和庫存融資等融資模式,但目前微企鏈主要提供應收賬款融資業務,無法更好地滿足企業多樣化的融資需求。因此,未來微企鏈應豐富其融資模式,以擴大市場份額和提高平臺在行業競爭中的優勢。
(3) 數據安全管理和法律監管力度不足
基于區塊鏈技術構建的微企鏈平臺提供應收賬款融資服務時,需要鏈上所有參與主體將其內部數據提交到該平臺上,并且對所有參與者公開,因此可能會存在違規利用區塊鏈技術竊取企業內部重要信息的情況,數據隱私安全難以得到保證。另外,數字債權憑證是否能夠進行合法合規的支付與結算以及在量化核心企業的優質信用時是否符合相關法律法規的約束還存在很大的爭議。
四、微企鏈平臺基于區塊鏈技術的應收賬款融資發展對策
1.加大區塊鏈技術研發投入力度
聯易融應加大對微企鏈區塊鏈技術的研發投入力度,進一步加強區塊鏈跨鏈技術,將多個區塊鏈連接在一起,實現在不同區塊鏈網絡間傳遞可追溯的數據信息,打破單一區塊鏈下的信息不對稱困境,提升鏈上的信息存儲能力,進而實現供應鏈鏈條間的資金循環。
2.開展多樣化融資模式
騰訊和聯易融應該利用其技術優勢和人才資源,開拓預付賬款和庫存融資模式,提高微企鏈在行業中的競爭優勢。微企鏈還可以通過利用騰訊的“至信鏈”來為客戶提供稅務服務,利用區塊鏈城商行銀行匯票、區塊鏈電子發票等相關功能為客戶創造更大價值。
3.加強信息安全管控,防范法律風險
微企鏈可借助物聯網技術,對整個融資環節進行風險監控,并在區塊鏈中使用加密算法確保數據的安全和完整,同時采用人臉識別等身份驗證機制,落實安全管理主體責任。另外,相關部門還需完善與應收賬款融資相關的法律法規,并出臺對數字債權憑證流轉具有約束性的政策,以助力中小微企業應收賬款融資更加合法合規。
五、研究結論與展望
1.研究結論
本文選取對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題效果較為顯著的微企鏈平臺作為案例研究對象,經過分析發現該平臺所配置的區塊鏈技術數據存儲能力還有待提升,所提供的融資業務模式單一,信息安全管理有待加強,區塊鏈技術應用相關的法律法規還不完善。針對這些問題,本文提出建議:進一步加強區塊鏈跨鏈技術,擴大鏈條的信息存儲能力;開拓預付賬款和庫存融資模式,同時開展附加服務;借助物聯網技術,加強區塊鏈技術應用方面的風險防控,同時完善與應收賬款融資相關的法律法規,有效實現操作風險和法律風險的雙防范。
2.展望
微企鏈作為區塊鏈技術應用于應收賬款融資服務的“佼佼者”,目前對該平臺相關領域的研究程度尚淺。未來隨著區塊鏈技術的完善和數據獲取方式的深入,可利用更全面的核心數據進行實證研究和案例分析,以改善中小微企業的融資困境。
參考文獻:
[1]周毓萍,趙允,歐陽紅兵.基于區塊鏈技術的應收賬款質押融資研究[J].財會通訊,2023(12):143-147,153.
[2]李俊強,王鈺.區塊鏈賦能供應鏈應收賬款融資模式仿真分析[J].會計之友,2022(21):154-161.
[3]楊森.基于區塊鏈的小微企業應收賬款融資模式研究[J].中國注冊會計師,2021(9):84-86.
[4]吳瑤.基于區塊鏈技術的應收賬款融資研究——以騰訊“微企鏈”為例[D].南昌:江西財經大學,2023.
[5]郭琳.基于區塊鏈技術的供應鏈融資研究——以微企鏈為例[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21.
[6]劉瑞珍.區塊鏈技術在供應鏈金融應收賬款融資中的應用——以中企云鏈與平安銀行SAS平臺為例[D].蘭州:蘭州財經大學,2022.
[7]許荻迪.區塊鏈技術在供應鏈金融中的應用研究[J].西南金融,2019(2):74-82.
作者簡介:焦建玲(1972— ),女,漢族,河北安國人,博士研究生,河北經貿大學會計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財務與會計基本理論與實務;張文冰(2001— ),女,漢族,河北石家莊人,河北經貿大學會計學院,碩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管理會計與財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