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 名:蔣艷珊
身 份:浙江財經大學金融學專業2024屆畢業生
金融大鱷的吸引力
對于金融學的初印象要追溯到中學時期,一個午后,我偶然地翻開了“股神”巴菲特的一本傳記,從此,新世界的大門向我敞開。
書里,巴菲特的那些傳奇經歷很容易就吸引了當時的我:在五花八門的股票分類里,無論是科創板塊、生物板塊,還是醫學板塊,只要是他選定的股票,就會漲得飛快;而他絕不只是會挑選股票,拋出股票的時機也那么恰到好處,總是可以在股市崩盤的臨界點嗅到危險的信號;還有他層出不窮的理財方法、走在時代前沿的理財觀念,也讓人無比神往。無數的貨幣和財富仿佛只是神奇金融魔術的道具,他游刃有余地操控著局勢,落下一枚枚精密計算的棋子。
那時的我在腦海里給金融學打上了一個標簽——高大上。我一邊暢想著未來的某一天自己也能像巴菲特一樣成為金融界的風云人物,一邊懵懵懂懂地邁上了學金融之路。
神秘面紗下的金融學
當我滿懷憧憬地進入這個專業,希望可以大展身手的時候,卻發現金融學仿佛在我面前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讓人看不懂摸不透。直到我開始接觸一門叫“公司金融”的課,如果用最直白的一個詞語來形容這門課,莫過于“實用”。老師講授的內容非常細致,她給我們講解年金公式,講授股票類別、票面利率、股票的價值估算等知識,還有公司治理的通用模型。在這之前,金融學對我來說就像一朵浮云,高高在上地飄浮著,離我很遙遠,至此我才感覺慢慢地摸到了門檻,很多方法和理論知識都能落地了。
在掌握了一定的專業知識之后,上手試一試的愿望愈發強烈,大二時,我參加了一個模擬炒股大賽。比賽為期一個月,每個選手擁有1000萬元虛擬初始資金,可以在模擬炒股軟件上任意支配,進行交易。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擁有如此大的投資金額,我既興奮又期待。作為一個股票小白,我遵循“買漲不買跌”的定律,專門找了一些當時走勢飄紅的股票買入。同時貫徹著一個基礎的金融學概念——雞蛋不能放在同一個籃子里,還找了很多不一樣的板塊,包括科創板塊、醫學板塊、生物板塊、新能源板塊等。把資金分配完之后,我懸著的心卻放不下來,依然時刻關注著股票的走向,想著我投資的股票什么時候才會漲呢。一段時間之后,隨著市場的變化,許多我投資時還是形勢大好的股票紛紛下跌。我看著屏幕上的股票信息,好不容易才能看到“萬綠叢中一點紅”。股票存在一個投資冷靜期,投入以后要經過三天才可以把資金拿出來,而在那一個月里,我總是在買入股票、股票下跌、度過冷靜期、拋出股票、再次購入新股票之間循環往復。即便如此,依舊沒能挽回頹勢。最終結算資金的時候,我還是虧本了。雖然是虛擬貨幣,但是看著消失的幾百萬元資金,我的心還是忍不住“滴血”。這次比賽給我的最大的教訓就是,在高回報但同時高風險的金融領域,不要盲目涉足自己不擅長的產品,更不要覺得學了一點皮毛就是專業人士了,成功哪有那么容易復刻。
進入大三后,我們有了真正意義上的金融實踐機會。在我曾經的想象中,金融學的工作方向好像都是成為證券分析師、基金經理、風投操盤手等精英式的人群,我的第一次實習徹底打破了這個印象。2023年11月底,我到一家上市銀行的一個分支營業點實習,實習生們采用的是輪崗形式,我的第一個崗位是大堂經理。銀行的營業廳里有一臺智能機,功能類似于ATM機,大堂經理的工作就是幫助客戶在智能機上存取款及辦理一些基礎業務。正是在體驗了大堂經理的工作內容后,我才發現金融離我們并不遙遠,它存在于每個人的日常生活中。
在我實習的某一天,有位老人拿了2萬元現金來存款,可能是機器長久沒有檢修的緣故,輪到那位老人的時候,機器恰好發生了故障,導致界面上顯示他的賬戶里面存進去的金額少了600元。老人非常著急,我也是第一次碰到這種情況,心里很慌亂,但當時第一反應還是按下內心的焦躁感,耐心安撫老人,及時把情況向相關工作人員反映。工作人員先向我確認老人當時是否確實拿了2 萬元。在智慧機辦理業務的時候,現金都會從點鈔機過一遍,我清楚地記得點鈔機點過,的確是2萬元。于是我們確定是機器故障,隨后工作人員為老人開具了一張憑證。當天下班之后,我在玻璃門外看著里面的工作人員例行清點錢箱,經核對發現確實多了600元,我那顆懸著的心終于放下來了。第二天,老人帶著憑證過來了,我們隨即把被機器吞掉的金額返回到他的銀行賬戶上。看著賬戶上的“20000”字樣,老人終于松了一口氣。經歷過這件事后,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銀行是一個要求格外嚴謹的機構,每天結束營業后,會計都會核對每一筆金錢的來源和去向,每經營一段時間,就會把錢匯總成一個賬目,向總行報告。這不只是例行公事,更是對自己工作的盡職盡責,對每一個在銀行辦理業務的人的盡職盡責。金融學不只是揮手間風云變幻的市場,更是那些落在細節處、關系著普通民眾的點點滴滴。
人人都能用的金融學
我不知道在別人的眼中,金融學是一門怎樣的學科,經過4年的學習,對我而言,它已經走下了縹緲的神座,揭開了神秘的面紗。曾經因為“股神”而在心里種下的那顆小小的金融種子已經破土而出。在肥沃的理想土壤之中,我看到的是精密的數學運算、嚴謹的專業知識在牢牢地支撐著金融學根脈,而向上看,它的枝葉則延伸到了千家萬戶,欣欣向榮。
在傳奇人物蕩氣回腸的傳記里,在西裝革履的精英人士的筆記本電腦里,我們可以看見金融學,但更多時候,當你向四周張望,會看見它就在老人微笑凝望著的存折里,在枕頭底下給孩子帶來好夢的壓歲錢紅包里,在每一個普通的你我他的一幕幕生活場景里。
門 類:經濟學
專業類別:金融學類
選考學科建議:不限
適合人群:熱愛經濟學和投資類的知識,對數字有較高敏感度,擁有良好的邏輯分析能力、語言溝通能力、創新開拓精神、抗壓能力、自律能力、國際視野和文化交流能力
相近專業:金融工程、投資學、保險學、市場營銷、經濟學、會計學、財政學等
優勢學校:上海財經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央財經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西南財經大學、東北財經大學、江西財經大學、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等
理想職業:行業監督管理部門、證券公司、信托投資公司、資金管理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商業銀行、資產管理公司、保險公司、金融租賃公司等相關公司的工作人員
專業拓展
金融學專業和經濟學、會計、審計等專業有哪些區別?
雖然金融學、經濟學、會計和審計這四個專業都涉及經濟活動,但它們屬于不同的研究領域。金融學是經濟學的一個應用學科,專注于貨幣資金的融通和運作。經濟學從宏觀上研究經濟學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經濟運行和發展的一般規律。會計是一門記錄企業財務活動的學科,主要職能是核算和監督。審計則是對企業財務報表進行獨立檢查的過程,目的是對財務報表的真實性和準確性提出意見。概括來說,金融學更側重于貨幣資金的運作和管理,經濟學主要研究經濟現象和政策,會計和審計則專注于財務記錄和報告的真實性和準確性。
有什么書推薦給對金融學專業感興趣的同學閱讀?
理財投資類和經濟金融類都可以。例如著名理財專家博多·舍費爾的系列作品《財務自由之路》《小狗錢錢》《贏家法則》等,都很值得一讀,里面介紹了許多簡單實用的理財技巧和理財方法,很適合新手小白入門。
讀該專業有哪些值得考的證書?可以提前做哪些準備?
證券從業資格證、基金從業資格證、期貨從業資格證、會計從業資格證、FRM證書、CFA證書、CPA證書。建議考證之前到相應機構報班學習,選擇自考的話可以網購一些教輔資料和網絡課程。
金融學專業有什么值得參加的比賽或者活動?
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金融科技建模大賽、“科創杯”全國大學生金融學挑戰賽、沃頓商業挑戰賽、SIC(中學生投資挑戰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