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餐
妻子選中一條四處
游動,吞食氣泡的鱸魚。
砧板閃亮,刀具
不停變換。掙扎間隙
刮鱗,開膛,取內臟。
日子可以這樣利落、簡潔。
二次處理:洗血水,改
花刀。學習的甜環繞
我們。姜、蒜入腹,去除
魚身殘留的海。蒸煮模式
隨即打開,我們就窗而坐,
靜待熱情攀升。時間把控
全憑筷子試探,蒸汽之偉大
在于建立牢靠的廚房關系。
蔥段切絲,碼在綻開的肉身
像是止痛。我起鍋燒油,順勢
完成巡潑,滋啦聲好似一種
久違儀式的嬗變環節,豉油
最后出場,旋緊千萬縷香的發條。
遲日之邀
晚飯后,我們沿洛水漫步。
岸邊,舊年蘆葦梗斜斜地
深入,霓虹繁織的光景。
黑枝蓄力,麻雀在踱步,
你在我另一側。今夜
春來急,閃光燈獻上
此刻花的刃守衛的中心。
野營
這是你期待的一天。
黃綠草地從腳下鋪開,
淌進冷澀的河岸線。
蒼耳半島,哪吒少年
翻動烤串。涼風腥甜,
你說腦袋有一點發脹。
不遠處,漁船扇動
鐵翅,水珠從天幕
跳上失焦的手掌。降雨
大概會在一個小時后結束。
夜車
匯入凌晨四點的高速路,
其余人重新睡去,四野
聚攏不安和孤獨,擠壓著
視線。近遠光交替,彎道
不斷地重復,一直到
警告聲響起。往事掙脫,
沒入耳旁呼嘯。我感到
身體有些發燙,前擋風
制造的虛影,懸在頭頂。
隨后,里程提示激動
引擎之心,輪胎在燃燒。
焦慮的灰燼里,把握被
無限放大。你或許和我一樣,
在同等的喜悅中,等待黎明降臨。
秋分
太陽開始變得柔和
一場雨
或一陣風
消遣掉一些不切實際
天高云淡
身形婆娑
從卷一張手抓餅開始
生活的面目
浮上清晰的進退
繁塔
游人只到墻外。風箏在公園上空
跌撞,奮舞。家庭燒烤蓄力扭轉
局面:借黃河水勾兌地方經濟。
售票擺爛也爽快,墻內目及無人。
徑直近塔身,見一磚一佛無頭跌坐
或有坐騎,各持法器。七千余尊佛身
入定鬧市,一百余種姿態所剩無幾。
眾生,隱匿在落日下塔體簇新的影中。
鐵塔只及繁塔腰,而后九層去其六。
只嘆息:臺高地迥出天半,了望皇都十里春。
自內而上,其巔滑稽縮放,古怪也無奈。
六角塔心室,頂部小磚疊澀成藻井
底部一老婦,正望著香火寂滅的折煙。
本欄目責任編輯 徐亞麗
趙浩,1995年生,河南省作家協會會員,洛陽文學院第六屆簽約作家。作品見于《詩刊》《北京文學》《中國校園文學》《詩林》《詩歌月刊》等刊。曾獲元詩歌獎、復旦光華詩歌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