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的重慶,春花盛開,陽光和煦,讓人心曠神怡。
在位于重慶市九龍坡區謝家灣街道的民主村社區,整潔明亮的街區里,行人三三兩兩,感受初春的暖意;道路兩旁的樹上,常有喜鵲、燕子停留;頗具現代風格的社區食堂,不時飄出陣陣飯菜香氣……這片承載著工業記憶、緊鄰都市商圈的老舊社區,正煥發新的生機。
民主村社區始建于20世紀50年代,是一個具有典型山城風格的工廠家屬院區。過去,民主村社區一度面臨配套設施陳舊、基層治理情況復雜等困境。近年來,歷經城市更新和老舊小區改造,民主村社區居民的生活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管網、道路、健身器材等配套設施修繕一新。
但在民主村社區居民心中,與這些煥新一同發生的,還有城市治理模式的智慧升級。
走進民主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首先看到大屏幕上“云上民主村”的字眼。“這是民主村社區結合居民訴求,整合‘云上共治’‘云上服務’‘云上監督’等功能于一體的數字化管理服務平臺。”民主村社區工作人員劉舜華介紹,“社區基于此平臺,搭建了數字孿生系統,每幢樓、每條路的相關信息、實時情況,都在‘數字社區駕駛艙’上清晰可見,民主村數字化治理已成為可感知、可觸碰的現實?!?/p>
借助該系統,社區管理人員可以一鍵調取社區各個重要節點的實時畫面,及時發現隱患、處理矛盾;社區居民則可隨時通過微信小程序,進入社區共治躍然云端,生活信息盡在指尖的“智慧云端”生活鏈應用場景。
“過去,我們看到垃圾堆放、路燈損壞這些問題,心里著急,卻不知道該找誰反映。現在有了24小時在線的‘云上民主村’系統,我們通過微信小程序就能直接向社區反映問題,解決的速度比我們想象的還快。”居民逢文初說。
2024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重慶時指出:“重慶是我國轄區面積和人口規模最大的城市,要深入踐行人民城市理念,積極探索超大城市現代化治理新路子。”積極探索超大城市現代化治理新路子是習近平總書記賦予重慶的重大任務,也是重慶經濟社會發展中不可忽視的重要課題。
像民主村社區這樣的治理探索,在重慶還有很多:江北區在數字化城市運行與治理中心的社會治理板塊創建“觀音橋網紅景點管理”特色“子跑道”,實時監控觀音橋“我在重慶”LED大屏等熱門景點的人流,實現突發情況快速處置;大足區建立“數治窨井蓋”應用管理平臺,24小時智能感知監測管理窨井蓋,守護群眾的“腳下安全”;渝中區為獨居老人發放接入大數據平臺的“智慧手環”,實時監測老人健康指標,“智慧手環”還能在老人走失時及時通知社區工作人員和老人家屬……
打造超大城市現代化治理示范區,要數字賦能深化推動超大城市發展、服務、治理取得新突破,放大三級數字化城市運行和治理中心主軸功能,加快形成數字重慶基本能力,持續鞏固提升全市域本質安全水平,建設更高水平平安重慶。全面推開“15分鐘高品質生活服務圈”創建,大力弘揚“堅韌、忠勇、開放、爭先”的重慶城市精神,持續提升城市便利程度、文明程度和風貌氣質。
一系列向新向實的舉措,正讓重慶治理效能向全域智治躍升、民生服務向精準可感迭代、城市韌性向多維立體拓展:
加快建設一體化智能化公共數據平臺,貫通實戰三級數字化城市運行和治理中心,扎實推動數據歸集和黨政機關核心業務數字化;
加快構建“大綜合一體化”城市綜合治理體制機制,加快構建精準高效的指揮體系;
聚焦持續為群眾創造高品質生活,滿足“一老一小”等共性民生需求,推出“新生兒出生一件事”“醫檢互認”等應用,加快推動“15分鐘高品質生活服務圈”創建;
持續提升解決“大城市病”實戰能力,運用AI等技術構建燃氣、供水、排水管網數字孿生系統,確保城市基礎設施運行在日常情況下有效管控、極端情況下安全可控……
全國政協委員,民盟中央常委、民盟重慶市委會專職副主委蒙格麗表示,重慶在獨特的地形地貌、復雜的城市環境中探索超大城市現代化治理新路子,可以為國內其他超大城市的治理提供借鑒。
從民生服務“精準滴灌”,到“一個手機就能及時反映社區問題”,當前,重慶正朝著“加快打造超大城市現代化治理示范區”的目標闊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