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時隔5年再次親臨吉林并發表重要講話,是新年伊始我省的一件大事、喜事、要事,充分體現了總書記對吉林人民的深情牽掛、對吉林發展的深度關心、對吉林工作的深厚期望。省委堅持把學習宣傳貫徹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和頭等大事,當天就召開省委常委擴大會議傳達學習,隨后召開全省領導干部會議作出部署,又召開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會專題研討,充分體現了忠誠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的高度政治自覺、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必將引領全省上下堅定不移把總書記的殷殷囑托轉化為強大的政治動力、精神動力、工作動力,推動新時代吉林全面振興行穩致遠,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展現更大作為。
一、強化理論武裝,在學思踐悟、對標對表上下功夫見成效。堅持把學習宣傳貫徹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作為當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深學細悟、對標對表,先后以座談、調研和召開專題會議等形式到分管部門進行傳達學習,研究落實舉措,切實把分管部門黨員干部的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上來,聚焦主責主業,貢獻智慧力量。重點是做到三個“進一步”。
一是進一步更新慣性思想觀念,堅決破除陳舊思想觀念,糾治“只要不出事、寧可不做事”畏難心理,打破思維定勢、行為慣性,少作“可不可以辦”的技術判斷,多作“應不應該辦”的價值判斷,強化思路創新,完善方法路徑,切實把總書記交辦的事情辦好。
二是進一步樹牢改革創新思維,強化系統觀念,創新體制機制,勇于突破不合時宜的條條框框,徹底革除影響發展的陳規舊制,增強科技創新動力、激發產業創新活力,著力破解“墻內開花墻外香”困局,使改革創新這個“關鍵變量”成為吉林高質量發展的“最大增量”。
三是進一步堅定苦干實干作風,倡導“馬上就辦、真抓實干”優良作風,堅持行勝于言、崇嚴尚實,不把口號掛在嘴上,只把落實抓在手上,推動分管部門黨員干部深入一線了解真情況、到達現場找準真問題、幫助基層真解決問題,一群人合力辦好一件事,真正拿效果說話、以實績交卷。
二、服務中心大局,在改革創新、擔當作為上下功夫見成效。引導分管部門胸懷“國之大者”、牢記“省之要事”、心系“民之關切”,緊盯重點任務、強化改革責任,當好推動吉林振興發展的執行者、行動派、實干家。
一是以改革創新精神服務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圍繞深化教育科技人才產業一體化改革,扎實推動科技創新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不斷增強人才競爭力和科技創新力。聚焦健全完善人才培養與經濟社會發展需求適配機制,著力辦好第63屆中國高等教育博覽會,推廣“紅旗學院”、卓越工程師產學研用協同培養模式,千方百計、不拘一格引進和培育頂尖人才。聚焦推動大學生留吉就業創業,指導教育、人社等部門完善政策、優化制度,全面實施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促進和服務體系建設行動,依托吉林農業、文旅優勢,加強大學生電商培訓,發揮科協、工會、婦聯、團委職能作用,扎實開展“先生向北、青春聚吉”主題活動,系統集成、協同聯動,助力大學生留吉超過15萬人。聚焦強化產學研用精準對接,引導高校、優勢學科與重點行業、頭部企業強強聯合,加強大學科技園建設,落實并完善“科創專員”和“產業教授”校企互選互派互認機制,構建以企業為主的科技創新共同體,堅決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推動科研成果加快變成“成品”和發展“結果”。聚焦科技強省、創新強省陣地建設,充分發揮科協橋梁紐帶作用,建好院士工作站、專家工作站、博士創新站和科技小院、專家大院,吸引更多院士專家、高端人才、科技項目留在吉林、扎根吉林,為吉林全面振興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撐。聚焦利用冰雪、自然風光、民族風情等特色資源發展旅游業,以冰雪和避暑“雙品牌”為引領,開展“冰雪季·惠職工”活動,助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啟動實施“吉家和美·家庭親子游”項目,積極打造“吉巧好物”品牌,辦好“巧姐”手工制作大賽和市集,持續助力激發旅游消費新活力。
二是以改革創新精神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堅持以發展現代化大農業為主攻方向,用抓工業的辦法抓農業,加快發展科技農業、綠色農業、質量農業、品牌農業,切實以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助力鄉村全面振興。聚焦當好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排頭兵,縱深推進“千億斤糧食”產能建設工程,統籌推進黑土地保護、高標準農田建設、水利設施完善、鹽堿地綜合治理、種業振興,釋放土地資源潛力,加快構建“投建運管”一體化長效機制,鼓勵國有企業開展工程化建設試點,全程參與高標準農田建設和管理。聚焦做好“吉字號”特色產業大文章,突出抓好人參產業高質量發展專項規劃編制及規范化種植、標準化生產、產業化經營,鞏固人參貨真價實成果,緊盯人參優質優價目標,建立完善人參主產區(三市一州)和主銷區協同聯動機制,省內連接長春,省外對接廣東、福建、浙江、上海,拓展市場、打造品牌、擴大消費,帶動梅花鹿、林蛙、食用菌、吉林大米、鮮食玉米等“吉字號”特色產品品牌整體躍升,做深做實吉浙合作平臺,全方位多領域打造對接合作陣地。加大人參、鹿茸等特色產業對外合作支持力度,進一步構建現代化農業產業、生產、經營“三大體系”。聚焦推動城鄉融合發展,加強美麗鄉村建設規劃,統籌搞好城鄉空間布局、產業發展、公共服務、基礎設施建設,開展新一輪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縣域城鎮化水平提升和農民工資性收入提升20%等專項行動,推動興業、強縣、富民一體發展,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牢牢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致貧底線。聚焦促進農民增產增收,完善強農惠農富農支持制度,及時足額落實各項補貼政策,加快對接落實糧食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推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扶持政策同帶動農戶增收掛鉤。
三是以改革創新精神抓好民族團結進步工作。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民族理論和民族政策,著力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引導各族群眾樹立正確的國家觀、歷史觀、民族觀、文化觀、宗教觀。聚焦加強青少年群體民族意識教育,加強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建設,策劃開展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全面推廣使用《中華民族共同體概論》教材,持續深化“鑄牢共同體·筑夢在吉林”各族青少年交流活動,組建民族團結宣講“輕騎兵”隊伍,舉辦“石榴籽一家親”主題團(隊)課,加大對邊境地區的科普資源投入,支持延邊州科技館新館建設,引導青少年增進認同感、歸屬感。聚焦搭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闡釋平臺,以理論研究為先導,依托省內高校資源,深入開展“高句麗”、“渤海國”等敏感歷史問題的研究闡釋,組織權威專家編撰出版邊疆史學研究成果和科普讀物,有力賡續吉林文脈、爭奪國際話語權。聚焦強化吉林史邊疆史正面宣傳教育,充分挖掘吉林深厚的歷史文化根脈和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加強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傳承,講好吳大澂、依克唐阿勘界守土的英雄故事和楊靖宇舍身救國英雄事跡,引導廣大干部和人民群眾增強歷史自覺、堅定文化自信。
四是以改革創新精神推動興邊富民、穩邊固邊。全面落實“創新興邊富民、穩邊固邊制度”專項協調機制,切實把吉林邊境地區打造成城鄉融合示范帶、踐行“兩山理論”示范帶、農文旅融合發展示范帶,進一步促進邊境繁榮發展、邊民團結幸福、邊防安全穩固。聚焦做好新時代邊疆治理制度設計,認真編制邊境村發展規劃,并納入全省“十五五”規劃,加快構建邊境一線村鎮示范區,在抵邊縣城建設“興邊富民中心城鎮”,在邊境一線重要節點扶持建設縣域副中心城鎮,配套設置省級開發區、縣醫院分院、縣中分校等機構單位,將具備條件的邊境村提級設置為邊境鎮,配套建設抵邊產業園、鄉鎮中心校、優質衛生院和物流網點,促進邊境村基礎設施提質升級。聚焦因地制宜發展邊境貿易、特色產業,依托G331沿邊開放旅游大通道建設,建設邊境農文旅融合產業帶,打造一批旅游名鎮名村和景區,持續開展民營企業進邊疆、吉浙對口合作等系列活動,培養電商主播團隊,打響邊境農特產電商品牌,打造一大批特產村、電商村、邊貿村。聚焦培育引人留人環境載體,推動特產種植用地、建設用地指標等特惠政策有效落實,發揮西部計劃衛國戍邊志愿者、退役軍人、穩邊固邊專干等作用,開展邊境村博愛家園建設,打造“群眾身邊的紅十字會”,實行涉邊惠民補助,引導人口向邊境一線回流安居、置業興業。
五是以改革創新精神統籌發展和安全。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把安全放在心上、抓在手上、扛在肩上、落在行動上,促進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動、相得益彰。聚焦創新社會治理體制機制,做實社會治理橫向協同、縱向聯動機制,突出解決好新就業群體、網絡群體、青年群體、農民工群體等社會群體關心的實際問題,緊盯社會矛盾風險抓好前端化解,做到早介入、早預防、早處置。聚焦推動基層治理提質增效,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深化信訪問題源頭治理和積案化解,優化基層治理資源配置,把好基層工作事務“準入關”,破解“小馬拉大車”突出問題,為基層減負賦能。聚焦守牢意識形態和校園安全陣地,實施抵御和防范宗教滲透專項行動,規范課堂教學、地方教材、講座以及各類涉校涉生活動,開展校園安全治本攻堅,推進風險預警評估、重點人員防控、涉教網絡聯防、風險防控協同等制度機制建設,將心理健康課納入中小學課時,出臺針對性舉措,嚴防學生非正常死亡。聚焦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緊盯農業生產、自然災害防治、職工生產生活、青少年群體活動、婚姻家庭矛盾糾紛、殘疾人群體穩定、涉外工作保密安全等重點,按照“三管三必須”原則,把安全責任落實到最小工作單元、落實到每個崗位,堅決守牢安全底線。
三、全面從嚴治黨,在黨建引領、正風肅紀上下功夫見成效。認真貫徹落實總書記“高質量發展需要高質量黨建來引領”重要指示,以改革精神和嚴的標準,狠抓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用系統思維、科學方法推動管黨治黨內容全涵蓋、對象全覆蓋、責任全鏈條、制度全貫通。
一是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按照省委要求部署,指導分管部門高質量開好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會,堅持目標導向、結果導向、問題導向,定期調度分管部門學習貫徹落實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情況,每月調度省委十二屆五次全會關于各項改革舉措推進落實情況,督促分管部門校正偏差、忠實踐行。鞏固拓展主題教育、黨紀學習教育成果,高質量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做到黨性黨風黨紀一起抓、正風肅紀反腐相貫通,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持續整治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扎實抓好分管領域巡視反饋問題整改,緊盯黑土地保護、高標準農田建設、農村“三資”管理和校園安全、師德師風、校園餐等重點領域,排查問題隱患,加強源頭治理,切實以風氣之正凝聚振興之力、以一域之穩服務全局之安。
二是牢固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認真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堅持正確用人導向和工作導向,加強分管部門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讓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干部有舞臺、有機會建功立業。圍繞培養忠誠干凈擔當的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建立完善常態化培訓和談心談話機制,督促分管部門堅持集中培訓與日常教育相結合、中長期系統培訓與短期專題培訓相銜接、理論學習與實踐鍛煉相統一,切實提高黨員干部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能力和本領。引導分管部門黨員干部堅持以群眾滿意為根本價值取向,找準為民服務坐標,深入基層、了解實情、干在實處,以實際行動踐行初心使命,切實扛起“為民解難、為黨分憂”的使命擔當。
三是全面提升分管部門黨建水平。全面落實黨中央關于黨的建設的總體要求、省委關于黨建工作的安排部署和省直機關工委黨建工作的任務要求,積極建立分管部門抓黨建工作交流制度。特別是突出抓好高校黨的建設提升工程,籌備組織好全省第24次高校黨的建設工作會議,制定出臺加強全省高校黨建工作的意見。牢記總書記關于教育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的重要論述,落實“以人口高質量發展支撐東北全面振興”重要指示,緊緊抓住學校領導班子建設、師德師風建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質效重點任務,積極推動探索構建高校領導班子成員選育管用長效機制;探索形成“弘揚良好師德師風、制定行為規范、違規行為零容忍”的“三不一體”機制;構建沿著總書記的足跡學習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悟“三地三搖籃”傳承紅色基因、學習英模事跡強化典型引路、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思想教育體系。
(作者:中共吉林省委副書記)
責任編輯/柳 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