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隔五年,習近平總書記再次踏上吉林大地,為我們指方向、定目標、明方略、繪藍圖,讓廣大基層單位信心倍增、干勁倍增、斗志倍增。長春市二道區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積極融入和服務長春現代化都市圈建設,抓住機遇、乘勢而上,勇于創新、苦干實干,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展現更大作為。
一、在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上實現新突破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高質量發展離不開創新驅動和產業支撐。長春市二道區將統籌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優勢產業壯大和新質生產力培育,加快構建體現二道區特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一是突出“三新并舉”,催化“三區蝶變”。以科技創新為引領、城市更新為支撐、人文煥新為基礎,推動技術資金向北傾斜、公共服務向東拓展、老城文脈向外延伸。高標準開發濱河灣區、南航老機場等核心區域,充分挖掘二道區的生態環境資源、紅色文化資源、工業歷史資源,不斷促進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融通交匯,創新鏈、產業鏈、供應鏈融合聯動,打造新型工業集聚區、高端商貿服務區、產城融合示范區。
二是突出“三量并重”,深化“三業壯大”。以穩存量、擴增量、提質量為目標,集中精力發展先進制造業、商貿及金融服務業、現代文旅產業,重點加快中石油天然氣轉型升級、長吉國際汽貿城等項目建設,全力保障工業、服務業規上企業提能擴產,精準服務金融、類金融企業增資擴股,積極打造以吉柴1948、長拖1958、東郊廠1985等為節點的特色工業文脈,促進“三大主導產業”規模化、集群化、高端化發展。
三是突出“三放并行”,強化“多極賦能”。大力推動思想解放、對外開放、活力釋放,積極培育數字經濟、平臺經濟、能源經濟、樓宇經濟等多種經濟形態,加快構建以聯通大數據產業園等項目為引領的數字基礎設施體系,做大做強昊宇信息技術、安途升多式聯運等平臺,搶先布局風能、氫能源、新型儲能、低空經濟等新賽道,新增一批總部型、稅源型企業。
二、在全面深化改革開放上實現新突破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對東北全面振興至關重要。長春市二道區將堅持小切口破題、大縱深發力,堅定不移以改革謀新路、向改革要發展、靠改革贏未來。
一是抓好重點專項改革。全面深化國資國企、醫聯體、基層治理、社村隊伍長效管理4個重點專項改革,力爭東城集團資產規模超150億元,與吉林大學第一醫院樂群院區、長春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等合作辦醫取得新成果,把更多職權下放到基層單位,把更多待遇給予基層干部。
二是抓好開放機制改革。發揮二道經濟開發區主戰場作用,完善產業發展、招商引資等體制機制,進一步提升平臺功能、拓展開放通道、擴量對外貿易。持續深化“高效辦成一件事”,建立健全聯動服務、專員服務等機制,探索推行“集群注冊”、“綜合查一次”等模式,不斷優化區域營商環境,推動對外合作交流取得實質性進展。
三是抓好基層首創改革。充分尊重基層和群眾的首創精神,緊盯發展堵點、民生痛點、治理卡點、黨建難點,鼓勵全區上下大膽闖、大膽試,因地制宜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工作載體,形成一批務實管用的基層方案,以“星星之火”點燃“燎原之勢”。
三、在促進城鄉共同繁榮上實現新突破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統籌謀劃城鄉空間布局、產業發展、公共服務、基礎設施建設。長春市二道區將統籌處理好新型城鎮化與鄉村全面振興的關系,強化以工補農、以城帶鄉,加快要素雙向流動,推動城鄉融合發展。
一是提升城鄉環境品質。堅持精心規劃、精致建設、精細管理,統籌推進35條道路施工、8個地塊征拆,加快實施老舊小區和二次供水改造,完善“一網統管”、“環衛市場化”等機制,抓好道路交通治堵、城市秩序治亂、農村環境治理等工作,進一步擦亮“宜居二道、品質二道”名片。
二是提升鄉村振興質效。強化防止返貧致貧監測和幫扶,管好用好農村資源資產,持續壯大2家集體經濟合作社,全力支持長白山人參等農企高質量發展,重點圍繞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做足做活‘糧頭食尾’、‘畜頭肉尾’、‘農頭工尾’文章”要求,因地制宜培育農產品精深加工和食品細加工,推動二道區農業延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
三是提升公共服務水平。拓展“三級人力資源市場”功能,加大對農民工、畢業生等重點群體的幫扶力度。抓好國家特殊教育改革試驗區建設,推動3所義務教育學校全面竣工。積極爭取醫療衛生領域債券資金,確保省中醫執法監督實訓基地投入使用。同時,抓好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把劉英俊事跡等紅色資源作為生動教材,教育引導黨員干部群眾珍惜來之不易的大好局面,在新征程上永葆初心、勇擔使命。
四、在維護社會大局穩定上實現新突破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統籌發展和安全,任何時候都必須緊緊抓在手上。長春市二道區將始終識好守牢“五線譜”,認真落實防范化解重點領域風險的各項舉措,促進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動。
一是實之又實踐行民主法治。全力支持人大、政協、法院、檢察院依法行使職權,一體推進法治二道、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建設,持續完善大統戰工作格局,特別是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民族理論和民族政策,堅決抵御境外宗教滲透,發揮好“團結廣場”、“遇見民族文化館”等陣地作用,引導各族群眾樹立正確的國家觀、歷史觀、民族觀、文化觀、宗教觀,推動民族團結進步邁上新臺階。
二是細之又細化解風險隱患。落實國家“一攬子”化債政策,有序化解存量、嚴格控制增量,確保全區債務健康循環。強化中小金融機構監管,嚴厲打擊非法金融活動。用好用足穩樓市系列新政,打通庫存商品房與保障房、回遷房等轉換通道,加快實施城中村改造項目,促進房地產市場持續回暖。
三是嚴之又嚴維護安全穩定。牢固樹立“防勝于救”的理念,貫徹好“安全生產責任落實年”要求,完善會商會診、聯防聯控體系,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深化平安二道建設,常態化推進掃黑除惡斗爭,開展“深化源頭治理、化解信訪矛盾”專項行動,力爭首訪一次性化解率達到90%以上。
五、在推動全面從嚴治黨上實現新突破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高質量發展需要高質量黨建來引領。長春市二道區將強化政治責任,從嚴管理干部、從緊轉變作風,不斷提高黨的建設質量。
一是全面加強黨的政治建設。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強化意識形態管控,積極打造“學習強國”宣講學院,持續擦亮“理響二道”宣講品牌,增強黨員干部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行動自覺。
二是全面加強干部隊伍建設。樹立選人用人正確導向,常態化推進“六個一批”,深入開展年輕干部“新質化行動”,大力選拔一批沖鋒陷陣、攻城拔寨、奮勇爭先的“雄獅型”干部。完善干部擔當作為激勵和保護機制,讓想干事的有機會、能干事的有舞臺、干成事的有回報。
三是全面加強基層組織建設。深化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嚴格控制會議文件,持續規范督查檢查,確保政績考核指標精簡20%。扎實做好黨員教育管理,全面整頓軟弱渙散村黨組織,推進城市黨建互聯互通融合發展。
四是全面加強黨風廉政建設。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鞏固拓展黨紀學習教育成果,大力弘揚崇嚴尚實作風。促進“四項監督”貫通融合,加強“1+9+N”陣地體系建設,徹底整改巡視巡察反饋問題,從嚴懲治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鞏固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作者:中共長春市二道區委書記)
責任編輯/姜 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