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汾河中的冰漸漸融化,賞花踏青的人日漸多了起來,清明節(jié)氣又要到來了,我對春天味道的期盼也在心中燃燒了起來。對我這個土生土長的臨汾人來講,春天是一場谷壘的盛宴!
清明節(jié),我們要去城郊的墓地祭拜老爺爺老奶奶。在回去的路上,我們在田間地頭能摘到好多苜蓿(mù xu)草。有時雨水多,天暖和得遲,苜蓿草就會生長得緩慢些。回到家中我們就會品嘗一頓美味的苜蓿谷壘。姥姥把清洗好的苜蓿控干水分,簡單切一下,放入食用堿、食用油、鹽,進行攪拌,然后少量多次地加入面粉,讓每一個葉子都掛上面粉。隨后把苜蓿鋪在鋪好紗布的蒸籠上,放入鍋中,大火蒸。趁著蒸的時間,調(diào)一個蒜味的靈魂料汁。蒸好的谷壘澆上靈魂料汁,一筷子下肚,春天的谷壘盛宴終于讓我吃到嘴里了!
吃過幾頓苜蓿谷壘后,走在放學的路上,我又聞到槐花的香味了……人們開始采摘美麗潔白的槐花。如果說嫩綠清新的苜蓿谷壘讓我感受到了春天的到來,那美味清香的槐花谷壘則讓我將春天的一切感受到了淋漓盡致。奔跑的孩子、汾河邊上的春日野餐露營、河面上嬉笑劃船的人們,都如同這清香撲鼻、吃到嘴里嚼著花的甘甜的槐花谷壘一般,讓人感受到了春天的活力和美好。
對于土生土長的臨汾人而言,春天就是一場谷壘的盛宴。從清明踏青采摘的新鮮苜蓿做的谷壘,到“四月芳菲盡”之前的槐花谷壘,我放學饑腸轆轆之時,甚至整個春天的時光,我都在想著能吃到鮮嫩美味的它們。
想念采摘苜蓿和槐花的日子,因為那是我對下一個春天的期盼……
(指導老師:張慧欣)
你知道嗎
谷壘,又叫不爛子,是一種面菜混合物,即把一些野菜切碎或擦絲,與面粉拌均勻,上籠屜蒸熟,拌著料汁即可食用。也可以在晾一晾后,進行炒制,炒出的谷壘又是另一種別有特色的吃起來油香的美味。為什么叫谷壘呢?谷就是五谷,用五谷之粉和菜類拌在一起,菜多面少呈顆粒狀壘在一起,故叫“谷壘”。谷壘是山西很多地方的特色美食。每年春天,白蒿、苜蓿、槐花相繼成熟,家家戶戶都愛用這些新鮮美味的野菜制作谷壘這道美食,吃到各種野菜制作的谷壘,也就真正感受到了家鄉(xiāng)春天的到來。(郭珞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