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掌握基本的演講稿寫作知識,具備初步的演講稿寫作能力。
2.學會圍繞一個話題,表達自己的觀點,做到清楚、連貫。
3.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培養積極樂觀、善良勇敢等精神品質。
一、言之有物:圍繞話題,增強演講的針對性
演講要圍繞一個話題或主題展開,比如“夢想”“愛”等,這需要我們根據演講的場合和聽眾,尤其是聽眾的年齡、身份、文化程度、心理需求等,讓話題更聚焦。比如“我的夢想”這一話題,如果寫夢想成為老師,就很容易“撞車”,如果聚焦到某一學科的老師,這樣就更具體、更新穎。《最后一次講演》中,聞一多就充分考慮到廣大學生和市民群眾的特點,及時揭露了反動派的卑劣行徑,高度贊揚了李公樸為民主與和平獻身的愛國主義精神。
演講要有“我”,能把自己的經歷代入到話題中,這樣更容易讓聽眾與演講者達成共識,產生共鳴。比如“讓愛永駐心中”這一話題,可以講述與自己有關的故事,講出自己內心的感動,把自己的情感傳達給聽眾,讓聽眾與自己共鳴,從而達到宣傳鼓動的目的。
二、言之有序:優化結構,增強演講的邏輯性
好的演講一定要注重文章結構。開頭要“引人入勝”“先聲奪人”,一開始就抓住聽眾的心。可以用故事或自己的親身經歷開頭;或者從感謝、問候聽眾開始,拉近與聽眾的距離;或者直奔主題,開門見山;或者提出問題,發人深思;或者借助修辭手法,點出話題,吸引聽眾。比如《站起來,向前奔跑吧》的開頭是這樣寫的:“小草從不羨慕花朵的嬌媚,每當鮮花綻放時,它總會默默地為大地鋪就一片綠毯;蠟燭從不羨慕太陽的光輝,每當夜幕降臨時,它總會默默地點燃人間的一片光亮……”運用修辭手法,引入主題。

演講稿中要盡量使用一些提示性的句子、詞語或過渡性的語句,以便讓聽眾清楚地知道演講者的思路。演講的結尾要調動聽眾情緒,把思考引向深入。這時,可以重申觀點,讓聽眾加深印象;也可以提出號召,鼓舞人心;還可以幽默一把,讓聽眾會心一笑。
三、言之有味:錘煉語言,增強演講的感染力
演講稿撰寫本質上是議論文寫作,這就要求論證手法多樣。如此,才能抓住聽眾的心。但演講也是面對面的溝通,這就需要錘煉語言,盡可能口語化、大眾化。
多使用短句,少用長句,不用倒裝句等復雜句子;多用口語,少用書面語;引用古詩詞、典故的時候,也要引用大家耳熟能詳的。當然,演講的語言也不能跟大白話一般,也要注意修飾,達到“清水出芙蓉”的效果,如運用比喻增強語言的生動性,運用排比增強氣勢,運用反問表達強烈情感,運用設問引起聽眾注意。
演講的內容,聽眾不一定全部能記住,但打造一些“金句”,聽眾容易記住,比如富有哲理、含義深刻、簡練生動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