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運輸是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加快建設交通強國?!边@為我國新時代交通事業指明了發展方向。作為全球領先的特大型基礎設施綜合服務商,中交集團黨委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深入實施“三重兩大兩優”經營策略,持續服務國家發展大局,積極履行央企社會責任,深度參與國家重點工程建設,聚力提升核心競爭力、增強核心功能,建造了一大批“世界第一”“中國之最”的超級工程和大國重器,擦亮了“中國路”“中國橋”“中國港”“中國城”等一系列中國名片。自2005年起,中交集團抓住國內高速鐵路大發展的契機,積極參與建設京滬、哈大、京雄等重點高速鐵路項目,建設里程超1.2萬公里;城市軌道交通領域,建設里程超1200公里,成為我國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建設的主力軍。同時,積極踐行“一帶一路”倡議,承建蒙內鐵路、馬來西亞東海岸鐵路、中老鐵路等國際鐵路項目,建設里程超5400公里,成為國際鐵路建設的排頭兵。
2021年,中交集團黨委審時度勢,明確了把軌道交通業務打造成為核心主業的戰略部署,全面融入“交通強國”戰略,成立軌道交通事業部,統籌管理集團軌道交通業務,引領板塊高質量發展,同時與軌道交通分公司、鐵道總院一體化運行發展,打造全產業鏈發展優勢。軌道交通分公司黨委、鐵道總院黨委(以下簡稱公司黨委)以高質量發展為首要任務,堅持黨建領航、領先、領跑,努力實現六個方面的新突破。
堅持黨建領航,在深化改革和市場開拓方面取得新突破
公司黨委始終以黨的全面領導為改革發展的根本遵循,深入貫徹“兩個一以貫之”,黨建領航公司現代化企業治理、持續深化改革。通過整合軌道交通業務全產業鏈,探索實施“三塊牌子、一套人馬”的融合式發展模式,在組織架構優化、管理效能提升、生產模式革新、市場營銷管理等方面取得了系統性突破。面對新時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改革機遇,公司黨委貫徹中交集團“123456”總體發展思路,構建“1+6+N+20”的立體化經營體系,實現國內市場縱深拓展與海外業務協同并進,形成了深化改革與市場開拓雙輪驅動的良性發展態勢。
堅持黨建引領機制創新,實現全面深化改革新突破。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國有企業公司治理,明確指出把加強黨的領導和完善公司治理統一起來,加快形成各司其職、協調運轉、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機制,為建設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中交鐵道因改革而生、應改革而興、順改革而強,自組建成立以來,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2·26”“11·6”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貫徹落實“兩個一以貫之”要求,持續深化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在推動黨的領導與公司治理深度融合上下功夫,在結合上做文章,在發展上求實效,不斷將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
2021年7月,按照中交集團戰略部署和改革要求,鐵道總院與軌道交通事業部、軌道交通分公司一體化運作,實行“三塊牌子、一套人馬”的融合式發展,增強中交軌道交通業務全產業鏈發展能力。并入后,通過厘清三個治理主體的權責邊界和各層級決策事項的銜接機制,中交鐵道理順了黨的領導融入公司治理的邏輯鏈條,實現了“多單合一”,進一步提升了治理效率。
在一體化運行過程中,中交鐵道每年結合企業發展實際制定改革專題。2024年落實中交集團“高質量發展提升年”各項工作要求,聚焦“生產經營一體化改革、鐵道總院改革發展、集約融合穿透及項目管理提升、運營業務發展體系建設、海外業務發展體系及規劃、薪酬結構及職級認定、項目考核調整、財務預算指標、考核指標及高質量發展指標體系建設、科技體系建設”十大專項,開展專題調研,形成專題成果并加以落實,持續優化中交鐵道管理體系。特別是通過組建運營事業部和中交鐵道運營公司,深度參與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改革;設立海外業務部,積極挖掘海外市場發展增量;優化中交成都市政公司運行方式,打造相關多元發展的中堅力量,不斷擴展了企業發展空間、提升了企業發展質量。2025年,結合“高質量發展突破年”新形勢、新要求,中交鐵道設立“運營公司高質量開局、海外業務建設發展、發展新質生產力、鐵道總院適應性組織建設、提升財務價值貢獻、人才價值創造及產業工人隊伍建設、項目管理提升、項目虧損治理、基層黨建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集團化發展”十個重大專項小組,切實解決制約軌道交通業務高質量發展的一系列重大問題。
中交鐵道貫徹落實集團工作部署,深刻分析把握設計行業發展趨勢,深化鐵道總院組織架構、管理人員、生產組織模式等方面改革。
在組織架構方面,鐵道總院與軌道分公司共享管理后臺,共建技術研發中心,注銷中交鐵道勘察院、杭州分公司、金華分公司等無效低效單位,2024年整合鐵道院、軌道院成立北京院,推進成都分公司與武漢院協同發展,進一步發揮專業化、區域化優勢。
在隊伍建設方面,結合中型設計院的管理模式與特點,2021年鐵道總院本部按照“一體化運作、穿透式管理”和“扁平化、精干高效”原則,實施全員競聘上崗,最終競聘上崗中層干部 22人,有44人退出中層干部序列,有力增強了組織活力,提高了人均勞動生產率。
在生產組織模式方面,鐵道總院深入實施區域化生產組織模式,提升現場服務能力,在將淖鐵路成立現場指揮部,壓縮管理鏈條,實現區域內項目資源要素、管理要素共享互補;優化內部產值分配,更加直觀反映各單位生產效率和價值貢獻;強化技術質量管控,推動技術人員同步聯動,加強過程管控,完善技術文件質量問題和質量事故快速響應及報告機制,切實提高工作質量。
通過持續深化改革,鐵道總院在設計優化、海外市場拓展及管理效能提升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股東單位完成增資擴股,發展基礎更加穩固,初步形成了良性發展循環。2024年,鐵道總院成功召開了二次黨代會,進一步明確了“1235”發展路徑,堅定遵循“技術立院、服務強院,立足國內、拓展海外”的工作方針,為未來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堅持黨建領路資源整合,實現市場開發協同新突破。自2005年中交集團重組以來,中交鐵道精準服務國家戰略、主動融入區域發展規劃、積極參與國家鐵路網的建設,涵蓋高速鐵路、城際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等多個領域。隨著中國軌道交通建設的快速發展,中交集團在軌道市場的份額和影響力不斷擴大,逐漸成為中國鐵路建設的重要力量之一。作為中交集團旗下的全要素、全供應鏈、全價值鏈的軌道交通發展平臺,中交鐵道始終以高質量發展為目標,積極推動中國軌道交通行業的進步與創新。自成立以來,中交鐵道憑借其強大的技術實力和豐富的項目經驗,迅速在國內市場站穩了腳跟。截至2024年,中交鐵道成功開拓了雄安、重慶、濟南、石家莊、中山等新市場,在國家發展改革委批復建設軌道交通的44個城市中已進入41個。板塊累計中標項目114個,合同額突破2000億元,充分展現了中交鐵道在國內軌道交通市場的綜合競爭力。

2024年12月12日,黨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快建設統一開放的交通運輸市場的意見》,加快推進鐵路等行業競爭性環節市場化改革。中交鐵道將以“國內外統籌、鐵路城軌兼顧、投建運維融合”為發展思路,升級構建“1+6+N+20”經營體系。這一體系的構建,旨在精準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和“出疆入藏”等重大戰略部署,積極參與深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改革,促進鐵路運輸業務經營主體多元化。依托中交集團近年來在境外實施的近百個軌道交通項目,中交鐵道將深化國內與海外業務的互動互促,推動中國鐵路全產業鏈“走出去”。通過建立重大項目專家團隊、優化項目組織實施、加強海外業務監控、協助項目開發等多元化支持方式,中交鐵道將為工程局院“走出去”提供全方位的技術服務與專業保障。在“一帶一路”倡議的推動下,中交鐵道積極參與沿線國家的軌道交通建設,推動中國鐵路技術和標準的國際化,也為中國鐵路全產業鏈的全球化布局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從國內市場的開拓到國際舞臺的崛起,中交鐵道始終以高質量發展為目標,積極推動中國軌道交通行業的進步與創新。2025年,中交鐵道將繼續服務國家戰略,深化國內外業務互動,推動中國鐵路全產業鏈“走出去”。
堅持黨建領先,在打造中交鐵道全產業鏈和高質量項目管理方面取得新突破
公司黨委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持續推動全產業鏈協同發展和高質量項目管理。通過黨建引領保障,中交鐵道在投融資、勘察設計、施工建造、裝備制造、運營維保等全產業鏈環節實現了深度融合與協同創新,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中交方案”。在項目管理方面,中交鐵道積極探索集約穿透式管理模式,通過優化資源配置、強化成本管控、提升管理效率,實現了高質量項目管理新成效。
堅持黨建領導共建共享,實現全產業鏈協同新突破。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強化軌道交通等戰略性產業的產業鏈主導能力,形成‘龍頭牽引、配套協同’的產業集群生態?!睘榻y籌引領中交軌道交通板塊高質量發展,中交集團組建軌道交通事業部,構建集投融資、勘察設計、施工建造、裝備制造、運營維保于一體的軌道交通全產業鏈綜合服務能力,形成了以中交天和大直徑盾構、二航局公鐵兩用橋、二公局長大隧道為代表的特色優勢,為政府及業主單位提供全周期、全要素的“中交方案”。
在投融資方面,中交集團以客戶需求為導向,采用PPP、BOO、股權合作、TOT等多種投資模式參與投資了20余個國內軌道交通項目,項目投資總額超2000億元,投資項目遍及東北、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西南等多個區域,打造了哈爾濱地鐵3號線二期、淖毛湖至將軍廟新建鐵路項目、成都地鐵17號線、天津地鐵11號線等多個典型項目。

在勘察設計方面,鐵道總院作為中交集團唯一一家鐵路設計企業,也是路外唯一一家具有鐵路甲級資質的設計院,繼2020年承攬將淖鐵路工程總承包項目、2023年中標將淖復線項目之后,2024年中標布拉克至梧桐水新建鐵路設計項目,取得了路外單位中標國鐵集團設計項目“零”的突破。在海外,鐵道總院全過程勘察設計了肯尼亞蒙內鐵路、內馬鐵路,為帶動中國標準“走出去”做出了突出貢獻。
在建設管理方面,中交鐵道通過強化“以管理和服務為手段”的統籌引領,不斷加強對各類軌道交通類項目的建設與運營管理、經營監控、統計分析和支持服務,確保項目高質量履約。2005年起,中交鐵道先后參建太中銀、京滬、哈大、蒙內鐵路等享譽國內外的品牌工程。蒙內鐵路作為“一帶一路”建設的旗艦項目,是肯尼亞獨立以來建設的首條鐵路。建成并安全運營8年來,蒙內鐵路項目對肯尼亞國內生產總值貢獻率超過2%,不僅加快了肯尼亞現代化步伐,也為中非合作共贏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蒙內鐵路被習近平總書記盛贊為:“中肯共建‘一帶一路’旗艦項目和成功典范?!蓖跻阃忾L點贊蒙內鐵路:“鐵路全線設置了14處野生動物通道,長頸鹿穿過可以不低頭、不彎腰,那是一幅多么美妙的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景象?!苯刂聊壳?,中交鐵道已成長為我國鐵路建設的主力軍。中交集團下屬11家工程局均具備獨立承擔鐵路施工任務的能力,參建三級公司達45個,各種鐵路專用設備累計固定資產達30多億元,具備大規模集團作戰的能力。
在機電施工方面,助力機電局加快資質升級,發揮機電“鏈長”作用;同時加強中交瑞拓公司、中交一公局電氣化公司、中咨泰克等專業公司的軌道機電工程實施能力,持續提升專業化水平。通過加強國內外軌道交通機電項目開發和實施,推動機電業務向前端和高端發展。
在裝備制造方面,中交天和聯合中科院成功研制直徑8.01米、重達50噸的國產最大盾構機主軸承,在大型重載盾構機主軸承的自主設計、精密加工、安裝調試、壽命預測等集成技術方面實現突破,打通了國產超大直徑盾構機全國產化“最后一公里”;在烏尉高速天山隧道施工過程中,中交天和自主研發的世界首創超大直徑硬巖豎向掘進機“首創號”代替傳統的爆破開挖,豎向掘進深度達800米,采用全智能化掘進技術,可實現井下掘進無人化操作。
在運營維保方面,中交鐵道整合中交集團內外部資源,組建中交集團統一的軌道交通運營平臺深度參與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改革,以運營帶動中國鐵路全產業鏈出海,打造中交新名片。
下一步,中交鐵道將推動“投、建、運、維”全鏈條、上下游企業深度聯動、價值協同、創新驅動,瞄準“世界一流軌道交通綜合服務商”戰略目標,突出主業、專注專業,加強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戰略性布局,積極培育發展戰略新興產業,依托深部地下空間、智慧軌道交通等優勢資源,進一步推動軌道交通產業鏈向智能化綠色化高端化發展。
堅持黨建領先提質增效,實現項目集約穿透管理新突破。2017年,黨的十九大首次提出“高質量發展”,表明中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笆奈濉币詠?,中交集團黨委緊緊圍繞國家戰略部署,將2021年、2022年、2023年、2024年和2025年分別確定為“制度建設年”“高質量發展落實年”“高質量發展深化年”“高質量發展提升年”和“高質量發展突破年”。在這一系列的戰略布局中,中交鐵道的成立、發展與這一時間脈絡高度契合,成為中交集團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作為中交集團旗下的重要業務板塊,中交鐵道在軌道交通領域的深耕細作,不僅體現了對國家基礎設施建設的積極響應,更彰顯了在新時代背景下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決心與能力。
面對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和日益激烈的行業競爭,中交鐵道在運營管理方面積極探索創新,提出了項目“集約穿透式管理”模式。這一模式的核心在于通過強化集約融合管理、優化資源配置、提升管理效率,從而實現高質量發展。具體而言,中交鐵道通過建立“責任成本+利潤分配”機制,完善綜合考評機制,逐步在全國各所屬軌道交通直屬項目中推行集約穿透管理模式。經過近三年多的實踐,集約穿透管理模式取得了顯著成效。首先,兩級管理費得到了有效控制,從原來的8.6%以上降至5%以內,大幅降低了運營成本。其次,臨建工程費用得到了有效壓縮,平均合同額占比控制在1.5%以內,個別項目甚至實現了1%以內的控制目標。這些成果不僅體現了中交鐵道在成本管控方面的卓越能力,也為企業的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2025年,中交集團以黨委1號文件的形式確定了“高質量發展突破年”這一主題面對的新形勢、新任務和新挑戰,中交鐵道接下來將繼續強化履約、分包、供應鏈管理,加強成本管控、“二次經營”、收尾項目創效,探索通過“三鏈發展”協同促進“市場開發”的新機制,實現項目管理質效提升;完善制度頂層設計,強化海外項目建設監管,加強國內外業務交流,深化海外項目專業支撐;數字化賦能全面預算管理,優化業財一體運行機制,完善司庫體系建設,加強“三金”管控,強化財務管理價值創造;夯實安全管理基礎,提高本質安全管理水平,加大安全統籌協同力度,強化板塊系統安全。推進高質量項目管理,強化內控管理品質,在量的合理增長和質的有效提升上持續發力,全面提升生產經營管理質效。
堅持黨建領跑,在發展新質生產力和融入企業生產經營方面取得新突破
公司黨委以黨建領跑,聚焦發展新質生產力,整合資源、搭建平臺,推動數智化盾構、智能加工廠、軟弱地層地鐵建造等關鍵技術突破,持續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創新“組織共建、黨員共管、載體共創、發展共促”的大項目黨建模式,打造紅色引擎,打破資源壁壘,凝聚發展合力,為項目建設、市場開拓、品牌提升提供了堅強保障。
堅持黨建統領智驅未來,實現新質生產力發展新突破。2023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黑龍江期間指出:“要整合科技創新資源,引領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绷暯娇倳洀娬{:“要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中央企業要牢牢把握“三個總”、用好“兩個途徑”、發揮“三個作用”,爭當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建設現代產業體系、發展新質生產力的“三個排頭兵”。
自2021年成立以來,中交鐵道始終將科技創新作為企業發展的核心驅動力,通過推動技術研發中心、高原科創中心、軌道BIM分中心等科創平臺的融合發展,筑牢了科創服務的根基,構建起了一個多層次、多維度的科技創新體系。作為中交集團旗下的重要業務板塊,中交鐵道在軌道交通領域的科技創新不僅推動了企業自身的高質量發展,也為行業的進步貢獻了力量。
在“交通強國”戰略的引領下,中交鐵道積極開展科研攻關,超額完成了多項試點任務。特別是在數智化盾構、智能加工廠和軟弱地層地鐵建造技術等領域科研成果顯著,三項技術被列入交通部推廣目錄,成為行業內的標桿。數智化盾構技術的應用,不僅提升了盾構施工的效率,還大幅降低了施工風險。智能加工廠的引入,則實現了軌道交通裝備制造的智能化、自動化,進一步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而在軟弱地層地鐵建造技術方面,中交鐵道通過創新施工工藝,成功解決了復雜地質條件下的施工難題,為地鐵建設的順利推進提供了技術保障。此外,中交鐵道在長大隧道施工、盾構安全掘進、軌道智能鋪架、標準化梁場建造等領域也取得了顯著進展。這些技術的突破,不僅提升了企業的市場競爭力,也為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持。

2025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收官之年,中交鐵道將繼續堅持科技創新、數智賦能,圍繞產業鏈升級,強化與內外部科研院所的合作,推動研發中心科創平臺的高水平建設。統籌科研組織,提升課題立項質量,強化全生命周期的科研過程管控,確??蒲小巴度搿a出”實效,構建以實效為導向的科創體系。同時,將更加注重科研成果的轉化與應用,確保每一項科研成果都能為企業帶來實際的經濟效益。
堅持黨建融入生產經營,實現打造紅色引擎新突破。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是國有企業的“根”和“魂”,是我國國有企業的獨特優勢。
中交鐵道緊緊圍繞高質量黨建引領保障企業高質量發展主線,聚焦政治建設、組織建設、基層建設、文化建設、黨風廉政建設“五位一體”,通過抓政治建設、提升統領力,抓思想建設、提升凝聚力,抓組織建設、提升戰斗力,抓人才建設、提升支撐力,抓廉政建設、提升保障力,持續推進黨建工作提質、增效、升級。公司黨委獲評中交集團年度黨建考核“優秀”。
中交鐵道始終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堅定捍衛“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落實落細“第一議題”制度,確保中交鐵道事業沿著正確政治方向不偏離。成功召開軌道交通分公司一次黨代會、鐵道總院二次黨代會,持續為企業發展把握正確航向。樹立“以業績論英雄、英雄不論出處”的鮮明導向,不斷強化干部隊伍能力建設,把項目建設的主戰場、科技攻關最前沿作為培養干部專業能力和練就高強本領的“主課堂”,引領廣大干部在干事中長本事、在負重中變厚重,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的人才保障。
結合企業發展和項目管理實際,中交鐵道切實擔負中交集團大項目專業化管理平臺職責,針對不同參建單位情況下的資源分隔、線性管理等問題,以黨建聯建共建為手段,探索并實踐了富有聚合力的“組織共建、黨員共管、載體共創、發展共促”大項目黨建模式,推動了項目基層黨組織從“單兵作戰”向“大兵團作戰”轉變,為區域生產經營、市場開拓、創新創效、品牌建設提供了堅強保障和有力支撐。

組織共建。項目黨組織立足打造總攬全局、把關定向、統籌協調的“共商”平臺,高效整合各參加單位優勢,積極發展各級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天津11號線項目黨委,從大項目參建單位多、管理鏈條長、協同難度大的實際出發,建立“項目黨委—黨支部—黨小組”三級聯動組織體系,以項目黨委為“指揮中樞”,全盤統籌黨建資源,統一組織黨建活動,開展各類評比考核;以標段黨支部為“戰斗堡壘”,在項目黨委指導下扎實推進基本組織、基本制度、基本隊伍建設;以工點黨小組為“前沿陣地”,在大干快上時刻,成立聯合黨小組,全面實現基層黨組織“有形覆蓋”和“有效覆蓋”。
黨員共管。以“一盤棋”思維共建共管大項目黨員隊伍,在重大活動中統一選樹先進典型、公開表彰獎勵,有效增強廣大黨員的榮譽感使命感。成都30號線黨委,針對不同階段形勢任務需要,抽調黨員骨干機動性組建臨時黨小組或攻關小組進行跨支部作戰,以最快速度打通大項目建設痛點難點;面對大項目黨員隸屬關系復雜、流動黨員多等難題,定期進行人員梳理,做好黨員臺賬更新,要求組織生活、教育培訓、評先評優覆蓋每位黨員。廣州12號線黨委,與業主紀委共建“廉潔教育基地”,開展系列廉潔教育和研討活動,取得積極效果。
載體共創。堅持“一項目一陣地”,在項目生產一線持續開展黨員責任區、先鋒隊創建活動,在破解生產經營難題、完成急難險重任務、爭當改革創新先鋒過程中錘煉“敢打必贏”的黨員隊伍。青島8支線項目黨總支,創新區域內黨員培育載體,策劃引領各黨組織每年開展觀摩交流、專題講座、精品黨課、文體活動、履行社會責任“五個一”活動;以推進“班組建設”為切入點,通過“黨員進班組”“管理人員進班組”,讓黨建管理穿透到班組,打通現場管理“最后一公尺”。

發展共促。堅持把生產經營的“主戰場”作為黨組織工作的“主陣地”,找準黨建與中心工作融合的著力點、支撐點和結合點。重慶15號線黨總支,牽頭與內外各方加強溝通對接,推動各方同題共答、同頻共振,匯聚最大發展合力。搭建聯席會議等交流平臺,邀請業主方、監理方、施工方就征地拆遷、節點攻關等牽涉范圍廣、協調難度大的重要事項進行共商共議,為工程順利推進掃清障礙;積極融入中交各類黨建協作區,在聯片培育中與兄弟單位共享市場資源,維護企地關系,組建營銷專班,抓好區域深耕,協力實現滾動發展。
在中交集團黨委的堅強領導下,公司黨委以黨建領航、領先、領跑,全面深化改革、優化資源配置、提升管理效能,打造了獨具中交鐵道特色的“三領六突破”發展模式,致力于把軌道交通業務打造成為中交集團名副其實的核心主業、拳頭產品,中交鐵道綜合實力、市場競爭力、品牌美譽度獲得了顯著提升。
未來,公司黨委將進一步發揮黨建引領、支撐、保障作用,錨定“世界一流軌道交通綜合服務商”的戰略目標,奮力書寫中交鐵道高質量發展新篇章,為中交集團建設“科技型、管理型、質量型”的世界一流企業貢獻中交鐵道力量。
(封面圖片為中交集團以“中國標準、中國技術、中國裝備”承建運營的蒙內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