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春節,中國電影以票房95.10億元、觀影人次1.87億強勢刷新紀錄。其中《哪吒之魔童鬧海》(以下簡稱《哪吒2》)更是“鬧”得風生水起。截至2025年2月5日晚,《哪吒2》超越前作,以超54億元領跑今年全球票房,成為又一部現象級的佳作。
從《封神演義》到“我們的朋友小哪吒”,再到“我命由我不由天”和“若前方無路,我便踏出一條路”,哪吒的形象雖歷經變遷,卻始終深深扎根于中華文化土壤,如今借助先進技術,更煥發出全新的生命力。這是一種源于民族內心的自信,也是中國文化在傳承與創新中不斷前行、展現獨特魅力的有力見證。
4000多人的制作團隊、1900多個特效鏡頭、給2億多個角色加特效、1個鏡頭磨3年……這組數據也成為了讓觀眾“用腳投票”的憑據。從技術追趕到文化自信,從人才匱乏到生態繁榮,國漫崛起之路充滿艱辛,而用心創作的好作品,閃耀著幾代動畫人工匠精神的傳承。
從中國動畫電影的鏡頭中,世界觀眾看到的,是中國電影人用中國美學和價值講述中國故事,這里有傳統與現代的碰撞,也有東方與西方的互鑒。
(選自《環球時報》官網社評2025年2月6日,有刪改)
觀點一覽
2025年2月18日,《哪吒2》正式登頂全球動畫電影票房冠軍,展現了中國動畫電影工業硬實力與文化軟實力。中國動畫特效的突破,不僅是技術層面的追趕,更是文化自信的具象化。中國故事的世界表達,需要的不僅是技術,更是扎根中國傳統文化的底氣與破繭成蝶的勇氣。以創新自信推動文明對話,方能書寫東方“風火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