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0日,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先進阿秒激光設施項目在廣東東莞開工建設。這個項目中有一個陌生的詞——“阿秒”。1阿秒是10-18秒,也就是一百億億分之一秒。在這個時間里,光僅能走約0.3納米,這個時間也是人類目前能夠掌握的最快時間尺度。
作為超快光學領域的國之重器,先進阿秒激光設施項目建成后將有望在基礎研究和產業技術領域催生原創性的突破,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和國家戰略意義。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先進阿秒激光設施首席科學家魏志義表示,我國的阿秒激光設施共規劃10條阿秒束線,6條在東莞,4條在西安。現在東莞地區有一些其他的大科學裝置,可以互相很好地配合。西安有一些相關技術和布局,也是西部開發的大科學重鎮,很多高校的科研力量非常強。
根據規劃,項目將建設具有阿秒時間分辨能力和高度時空相干性特征的綜合性超快電子動力學研究設施。建成后為研究物理、化學、材料、信息、生物醫學等學科中的重大基礎科學問題提供嶄新的技術手段,更好地支撐我國在新一輪世界科技革命中搶占先機。
(選自“央廣網”2025年1月12日,有刪改)
觀點一覽
100億億分之一秒(即1阿秒)的時間尺度對科學研究和技術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和價值。在此研究上,科學家可以實現對電子運動的跟蹤、測量、操控,猶如使用“超高速攝像機”捕捉電子的“動態影像”。該項目建成后,將為多學科前沿基礎研究和產業應用提供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