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光順出生于1989年,他先是以優異成績考入安徽醫科大學,再到中山大學讀研,眼見美好的生活指日可待,2015年畢業時,孫光順卻做了一個回村種田的決定。
孫光順是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區沈村鎮勝利村人,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農民。2016年,孫光順拿出全部家當,在老家附近流轉了1800畝農田,種起了水稻。然而,一場突如其來的洪水沖毀了孫光順的稻田,也打破了他的夢想。
之后,孫光順重新插上秧苗,開始一個節點接著一個節點地連軸轉。育秧、插秧、割稻……成了他的生活日常。
對于農業,他也有了更深的認識:要想農業發展好,不僅需要機械化,更需要智慧化。為此,他先后購買了多種農機設備,并學會了自己操作,還主動參加政府組織的高素質農民培訓班、水稻栽培培訓班。在他的精心侍弄下,他承包的稻田雜交稻畝產1600斤左右,小麥畝產1000斤左右,年產糧食超千余噸。
如今,孫光順在這行扎下了深深的根,土地是“衣食父母”,饋贈實實在在。他又將其回報給周邊村民,承包其荒廢的農田、請人在田里幫忙、傾囊相授種植養殖技術……
新時代是追夢者的時代,也是青年成就夢想的時代。談到未來,他說自己會繼續擴大養殖規模,分享自己的創業經驗,帶動更多的年輕人投身鄉村振興這片熱土。
(選自“人民網精選·金臺資訊”2024年10月17日,有刪改)
觀點一覽
稻田追夢,聽起來浪漫,實踐起來卻交織著汗水與心血,藏著不為人知的酸甜苦辣。年輕的研究生孫光順,選擇了這條路,走上了這條路,幾度風雨初心不改,追夢之路越走越寬,值得稱贊。追夢人有理想,更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毅力和不達目的不罷休的執著。我們在孫光順身上看到了恒心與努力、信心與擔當,愿理想之光繼續照亮他的追夢之路,圓夢稻田、收獲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