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的邊緣,有一個名叫敘永的小城。羅威,一個生于斯、長于斯的敘永之子。他不僅是一名執業律師,也是敘永縣音樂家協會的理事,還是一位對民歌充滿熱愛的歌唱愛好者。
上初中時,羅威的音樂老師發現他愛好唱歌和樂器,于是就推薦他參加了兩次學校的歌詠比賽,均獲得了第一名。從此,羅威的心中便充滿了對民歌的無限憧憬和熱愛。此后,羅威自學樂器,積極參與各類文藝演出活動,也得到了專業老師的指導。隨著歲月的流逝,這份對民歌的憧憬和熱愛逐漸生根發芽,長成參天大樹,成為羅威不可割舍的夢想。
2024年8月,羅威受邀前往北京參加中國民歌大會的總決選。這一次,他的演唱曲目《幸福山歌》不僅征服了現場的觀眾,更贏得了評委們的一致好評,最終榮獲銀獎。這一成就不僅是對他歌唱實力的肯定,更是對他多年來堅持追求夢想的最好回報。
羅威深知,民歌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他還曾將自己在2016年敘永縣青年歌手大賽中獲得的獎金3000元及獎品電視機全部捐贈給了學生和事業機構。這一善舉不僅展現了他的高尚品質和無私奉獻精神,更為社會傳遞了一份正能量。
(選自“人民網精選·金臺資訊”2024年11月23日,有刪改)
觀點一覽
羅威的故事是對“夢想不息,奮斗不止”這一信念的最好詮釋。羅威的音樂之旅,始于對民歌深沉而純粹的熱愛。奮斗圓夢,需涵養厚積薄發的定力。羅威在日復一日的練習中,豐富知識,提升演唱技巧,才有了舞臺上的脫穎而出。奮斗圓夢,還需砥礪前行、迎難而上。從敘永的小城走到北京的大舞臺,羅威一路披荊斬棘,勇敢追夢,這些經歷豐富了他的音樂語言,使他的作品更加貼近生活,更具感染人心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