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31日,74歲的林俊德永遠停止了心跳。他是中國工程院院士、“兩彈一星”的重要開拓者。他一輩子隱姓埋名,52年堅守在羅布泊,參與了中國45次核試驗任務,被人們親切地稱為“大漠將軍”。
1955年,林俊德考入浙江大學機械系。1960年,從浙江大學畢業的他參軍入伍,從此隱姓埋名,成為新中國核試驗科研隊伍中的一員。1964年,他來到了核試驗基地的大本營——馬蘭。1964年至1996年的32年間,中國共進行了45次核試驗,他無一缺席,始終在試驗第一線。為了打破超級大國的核壟斷,中國決定開展地下核試驗研究。從大山深處的平洞到戈壁灘上的豎井,都曾留下他的足跡。
2012年5月4日,他被確診為“膽管癌晚期”。從確診到死亡的27天時間里,他戴著氧氣面罩,身上插著十多根管子,仍堅持在電腦前工作。5月31日,林俊德病情惡化,生命進入倒計時。他9次要求、請求甚至哀求醫生同意自己下床工作。家人實在不忍心他最后一個愿望都不被滿足,他才又終于坐回了電腦前艱難地挪動著鼠標。在生命的最后時刻,他只留下一句話:“死后把我埋在馬蘭。”
(選自《西部時報》官網2024年6月1日,有刪改)
觀點一覽
林俊德將自己的一生獻給了國家的核事業,他在大漠中堅守,不懼艱難險阻,用生命詮釋了對國家的忠誠與擔當。他的奉獻源于對祖國強大的堅定信念。在艱苦卓絕的環境里,他像一棵頑強的胡楊,深深扎根,為我國核力量的發展撐起一片堅毅的天空,為我國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作出了卓越貢獻,其事跡彰顯出偉大的家國情懷與無私的奉獻精神,激勵著無數科研工作者奮勇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