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耳鼻舌身意,色香聲味觸法,用盡所有,為生命解鎖。她從命運那里奪回一副又一副翅膀,帶領孩子們飛離寂靜的牢籠。聽,每一個新的發音,都打開一個新的世界。”這是2023年《感動中國》組委會給予湖南衡陽市特殊教育學校教師劉玲琍的頒獎辭。
耕耘特殊教育的講臺三十三年,劉玲琍堅持不懈只做一件事,就是讓聽障孩子在有愛的環境中找到打開有聲世界的“鑰匙”。1991年,從南京特殊教育師范學校畢業后,她投身于衡陽市特殊教育學校。面對簡陋的辦學條件,她從未動搖初心。為幫助聽障學生發音,她自創唇舌操、觸摸法和情境教學法,每天一對一教學,即使聲音嘶啞也不放棄,讓無數聽障孩子插上逐夢的翅膀。她所教的八十多名殘障孩子中有二十多名考上了大學,有的通過職業教育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價值。
(選自《人民日報·健康》2024年4月14日,有刪改)
觀點一覽
初心是在平凡崗位上的傾盡所能,堅守是一種“大智若愚”的智慧。劉玲琍在特殊教育上默默堅守,她的初心是讓聽障孩子像正常人一樣讀書學習,她想通過自己的努力,為聽障孩子謀幸福。她堅守初心使命,保持本真,在工作崗位上拿出“一竿子插到底”的勁頭,將特殊教育工作做實做細做出彩,始終把為聽障兒童謀幸福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
【湯婉欣/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