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18歲,他選擇離家,在外打拼30余年;2016年,51歲,他回家探親,因為一句承諾,毅然決定返鄉創業。他創辦家庭養殖場,還興辦農村超市。他堅持以信立身、以誠為本、誠信為民,吸納貧困戶就業脫貧,慷慨解囊幫扶鄉鄰,修路建橋造福桑梓,他用實際行動演繹出“一諾千金”的誠信故事——他,就是四川達州渠縣青龍鎮湯家村育海農業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劉登海。
“誠信是我的立身之本,我不能為了一時的利益而背信棄義。”這些年,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在經營上,劉登海始終秉持著誠信為本的原則。2020年夏天,非洲豬瘟肆虐,劉登海的豬場也未能幸免,損失近百萬元,運轉難以為繼。由于他簽訂了保險協議,可以獲得一定的經濟補償,有人建議他可以多報一些“染病”生豬數量,多獲得幾十萬元的補償,反正也難以分辨核查。但劉登海堅決不同意,他說:“誠信是我的立身之本,我不能為了一時的利益而瞞報欺騙。”正是因為他的誠信經營,他贏得了客戶的信任和好評。
“這里是我的家鄉,他們就是我的家人,讓大家的生活越來越好,是我永遠的承諾。”劉登海用實際行動不斷踐行著這句話,帶領家鄉群眾在致富的道路上穩步前行。
(選自“人民網”2024年10月16日,有刪改)
觀點一覽
承諾有信,言而有行。為了曾經的諾言,劉登海咬牙扛過了低谷與風浪。他堅持以信立身、以誠為本、誠信為民,慷慨解囊幫扶鄉鄰,修路建橋造福桑梓,他用自己的一生踐行著對家鄉的承諾,這是對“一諾千金”最好的詮釋。他不僅是一個成功的企業家,更是一個溫暖的社會使者。劉登海的故事傳遞給我們的是一種信仰——誠信與責任不僅能夠改變一個人的人生,更能改變一群人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