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題呈現
我們經常置身于一些“包圍圈”里,這些“包圍圈”可能來自誘惑,如游戲、虛名等;可能來自心理,如怯懦、懶惰等;可能來自習慣,如矯情、浮躁等。我們的成長就是走出這些“包圍圈”的過程。走出“包圍圈”,我們會擁有堅定的意志、勇敢的內心、良好的習慣。走出來,是一種成功,更是一種體驗,會給我們帶來美妙的感受。
請以“走出來,真好”為題,寫一篇作文。
要求:①立意自定,角度自選,文體不限,詩歌除外;②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個人信息。
思路導航
1.審題立意。寫作前,考生要準確理解題目“走出來,真好”的含義。題目由兩部分構成,“走出來”是行為結果,“真好”是心理感受,后者是對前者的評價。“走出來”不僅指腳上的動作,還指心靈、情感、思想等不受束縛,從而克服困難,獲得自由,得到解脫,實現超越。“真好”是一種感受,可以是坦然的,也可以是豪邁的;可以是一種成就感,也可以是一種幸福感。
2.選材構思。寫作時,考生可適當拓展題目的內容。在一些關鍵詞的前后補充恰當的疑問代詞,有助于打開寫作思路,準確地把握寫作重點。考生可以這樣拓展:(誰)(從哪里)(為什么)(怎樣)走出來,真好(哪里好)(為什么好)。“誰”最好指代自己,因為寫自己,往往能寫出真情實感。“哪里”就是自己遇到的“包圍圈”,如困難、迷惑、阻力、束縛等事情。“為什么”是自己采取行動的理由,也是思想斗爭后的覺醒。“怎樣”是寫作的主要內容,是自己的具體行動,它是一個相對曲折的過程,把它寫清楚、寫具體,作文內容自然就能落到實處。“哪里好”是作文的核心情感,它和“走出來”的內容成因果關系,從表達方式上看,寫“走出來”要用到記敘和描寫,寫“真好”要用到議論和抒情。
3.寫作手法。考生可運用以下寫作手法:(1)心理描寫:細膩地刻畫自己內心的掙扎、猶豫、轉變和最終的釋懷,讓讀者深刻體會到自己心理變化的過程。(2)環境描寫:烘托氛圍,暗示自己的心境以及變化。通過環境的對比,突出“走出來”前后的不同心境。(3)對比手法:將“走出來”前后的狀態、想法、行為等進行對比,體現出“走出來”帶來的積極影響,進一步強調“真好”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