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氣有時候是一瞬間的閃念,有時候是一輩子的執念。
——題記
打小,我就是一個怯懦、膽小、內向的人,從不與人主動說話。上臺演講時,我不敢抬頭;課上回答問題時,我的聲音小到連同桌都聽不清。為此,我很苦惱,也很無奈。
陌上花開,淡暖生香,日子轉瞬即逝,而我也終于逃離了那個困繞我許久的“包圍圈”。
翻開那本泛黃的日記本,我的腦海里又浮現出那幅畫面,那是我第一次克服恐懼,擁抱勇氣,走出“包圍圈”。我清晰地記得,在初一學期的“佳作賞析會”上,老師給每位發表過作文的同學提供展示自己的機會,上臺朗讀自己的作文。這對別人來說,或許是一個值得興奮的事,因為這是展現自我的大好機會,而當我聽到這個消息時,只覺得當頭一棒,這可真是難為我了。
活動開始的前幾天,我曾無數次想拒絕參加這次活動,卻又不敢去找老師說明理由,便一直在“怯懦圈”中彷徨,想要走出去卻沒有勇氣,只能在其中躊躇著。
活動當天,看著別人上臺時輕松自如,我羨慕極了,心里一直念叨著:“不緊張,我也能做到,加油!”快到我上臺了,我的心狂跳不止,手指不自覺地揪著衣角,愈發急促地呼吸著,旁邊的同學似乎注意到了我的緊張,拍了拍我的肩說:“別緊張,加油,我看好你!”我微笑著點了點頭,走上講臺。
上臺后,我竟沒有那么緊張,原來它也不是一件“可怕至極”的事啊!我清了清嗓子,滿懷激情并流利地朗讀了我的作文,并獲得了同學們熱烈的掌聲。那一刻,我不再膽戰心驚,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我知道,我終于走出了“怯懦圈”。
自那以后,再遇活動時,我都積極參加,講話的聲音也比以前大了許多,還認識了很多朋友,性格也開朗了起來,我終于獲得了勇氣的力量。
歲月之羽,掠過時間的河,撫過一片浩瀚星海。我在內心深處,聆聽勇氣綻放的聲音:走出來,真好!
點評
習作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自己克服怯懦、勇敢走出“包圍圈”的經歷。開篇直陳自己膽小怯懦的性格特點,為下文的轉變作鋪墊。通過具體事例,如“佳作賞析會”,生動地展現了自己面對挑戰時內心的掙扎與成長。語言質樸自然,真實地表達了內心的感受。結尾以富有詩意的語言升華主題,傳達出勇氣帶來的積極變化,讓讀者感同身受。
【內蒙古通遼市科左中旗保康第二中學】
【姜艷紅/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