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職院校中,教工黨支部書記扮演著核心角色,既是黨支部建設的推動者,也是責任的承擔者,他們不僅需要具備堅實的學術背景,以引領教學和科研的進步,還應具備強大的黨務工作能力,以提升黨支部的黨建質量。通過實施“和合性”培育路徑,旨在促進高職院校的“雙高”建設,同時深化全面從嚴治黨的實踐,實現科研與黨建工作的相互促進。這種培育路徑是一個系統化的框架,目的在于培養個人、團隊,以及組織內部的和諧、協調與合作精神。在“新雙高”建設的背景下,對“雙帶頭人”教工黨支部書記進行“和合性”培育的探索,對于高職藝術院校教工黨支部“黨建+藝術”的融合發展具有重要的指導價值。
理論邏輯:黨的先進性最根本的是政治上的先進性。首先,馬克思主義政黨必須擁有崇高政治理想、高尚政治追求、純潔政治品質。根據《中共教育部黨組關于高校教師黨支部書記“雙帶頭人”培育工程的實施意見》總體要求“完善建設標準,強化教育培養,深化改革創新,嚴格監督問責,著力把教師黨支部書記隊伍建設成為新時代高校黨建和業務雙融合、雙促進的中堅骨干力量,著力把教師黨支部建設成為新時代高校基層的堅強戰斗堡壘”,以及《中國共產黨普通高等學校基層組織工作條例》(2021年修訂)中提到“堅持黨管辦學方向、黨管干部、黨管人才、黨管意識形態,領導改革發展,把黨的領導落實到高校辦學治校全過程各方面,確保黨的教育方針和黨中央決策部署得到貫徹落實,充分發揮教職工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圍繞本單位改革發展穩定等開展工作,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揮教育管理監督黨員和組織宣傳凝聚服務師生員工的作用”,教工黨支部書記在黨內政治生活的熔爐中淬煉,不僅是塑造優秀政治品格的過程,也是增強黨內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時代性、原則性、戰斗性的重要途徑。在“黨建+藝術”的創新實踐中,他們錘煉出過硬的政治能力,這不僅是領導干部施展才華的廣闊舞臺,更是錘煉和檢驗其政治能力的考場。這一過程要求教工黨支部書記在推進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的歷史征程中,不斷提升自身的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和政治執行力,以確保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得到準確貫徹和有效實施。通過這樣的實踐,他們能夠在黨的教育事業中發揮引領作用,為培養新時代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貢獻智慧和力量。
歷史邏輯。21世紀以來,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產業結構的調整,職業教育逐漸成為推動經濟發展和就業的重要力量。政府部門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加大對職業教育的投入和支持,包括職業院校的建設和改革、職業技能培訓的拓展和提升等。中國的職業教育發展經歷了從起步階段到規模擴大、質量提升的過程,并逐漸成為滿足社會需求、促進人才培養和就業的重要組成部分。2014年提出了現代化職業教育發展理念;2019年《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明確將職業教育作為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徑,強調職業教育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素養、職業技能和職業素質,重視實踐教學和實習實訓環節,鼓勵開展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動職業院校與企業合作辦學、聯盟辦學等模式,突出校企合作,提升職業教育質量,構建有助于學生就業和創業的職業教育發展模式。隨著技術和經濟的快速變革,中國的職業教育將繼續適應時代需求,不斷發展和創新,在這樣的背景下,2017年在《關于加強新形勢下高校教師黨支部建設的意見》中首次提出“雙帶頭人”的概念,旨在推進高校教師黨支部建設的制度化、規范化、科學化。對于教工黨支部書記“雙帶頭人”的培育越來越重要,其責任也越來越大。二十大報告提出:樹立選人用人正確導向,選拔忠誠干凈擔當的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選優配強各級領導班子。堅持把政治標準放在首位,做深做實干部政治素質考察,突出把好政治關、廉潔關。教工黨支部書記的黨性修養形象地稱為共產黨人的“心學”。長期以來,我們黨堅持思想建黨的優良傳統,強調思想理論建設是黨的根本性建設,政治建設融于思想建設之中。重視黨的政治建設是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和寶貴經驗。堅持把思想政治工作作為開展高校黨的建設重要抓手,把立德樹人成效作為檢驗高校黨的建設工作的根本標準。
現狀與挑戰
新時代背景下,高校基層黨組織工作全面規范的制定與實施,是高校黨建工作的基本遵循,其核心依據是黨章。《條例》的修訂與執行,對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高職院校基層黨建工作的根本任務具有重要意義。重點在于教工黨支部的建設,關鍵在于培育和選拔優秀的教工黨支部書記。自“雙帶頭人”制度提出并實施以來,各大高職院校將其視為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致力于選拔具有強烈黨性、精湛業務能力、良好威信和奉獻精神的黨員學術帶頭人擔任教工黨支部書記。盡管在實現教工黨支部書記“黨建+學術”雙融合、雙促進方面做出了努力,但在發展培育過程中也暴露出一些不足。
在高等職業教育領域,教師群體普遍承受著工作繁忙、教學任務繁重,以及科研壓力巨大的挑戰,這些因素可能削弱雙帶頭人在黨務工作方面的投入,從而對黨支部的組織效能和活動實施產生不利影響。同時,部分高校黨支部存在黨員參與度不足的問題,其中一些黨員對黨務工作的認識和重視程度不夠,表現出較低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這可能會阻礙黨支部工作的順利進行。此外,黨務工作與學術工作之間存在一定的張力,高校教師在教學、科研與黨務工作之間面臨著平衡的挑戰,難以有效配置時間和資源,以實現黨務工作與學術工作的有機整合。同時,部分高校黨支部的雙帶頭人由于缺乏系統的專業培訓和指導,對于如何高效開展黨務工作存在認識上的困惑,可能會對工作成效產生負面影響。最后,高職院校黨支部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機會相對匱乏,導致雙帶頭人在實踐中可能感到孤立,缺乏必要的合作網絡和經驗共享資源,這限制了他們在黨務工作中的主動性和創新能力。
針對上述問題,高校基層黨組織需進一步深化對“雙帶頭人”制度的認識,優化選拔機制,加強培訓和指導,促進黨支部之間的交流合作。通過這些措施,可以實現黨建工作與學術工作的深度融合,提升黨建工作的質量和效果,從而在提升教育質量和科研水平的同時,強化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確保黨務工作與學術工作能夠相互促進、相得益彰。
“和合性”培育路徑
“和合性”這一概念,融合了“和”與“合”的哲學內涵,其中“和”代表著不同實體間的和諧共存,“合”則指涉不同實體間的互補與統一。“和合”體現了自然、社會、人際關系及心靈等多個層面的協調、整合與和諧,旨在將多樣性的事物整合于一個相互依存的整體之中,并在此過程中汲取各方的優點與優勢,以促成新的綜合。在黨的建設領域,將“和合性”與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心性”理念相結合,以及專業技術性與藝術性的融合,不僅強調專業技能的發展,還堅持思想建黨的優秀傳統。“和合性”培育模式的核心在于將雙帶頭人的個人成長與團隊協作有機融合,旨在塑造具備和合性思維和行為特征的教師黨支部書記,使其在黨建工作中發揮雙重引領作用:一方面引領黨支部的建設與發展,另一方面引領教師隊伍在教學和科研領域的深入探索。該模式強調在明確主次關系的基礎上,堅持理想信念,積極探求革命精神的根源,實現專業性與黨性的和諧統一,以及黨性與人民性的有機融合。
具體路徑。教工黨支部書記雙帶頭人認知的“和合性”。在中國哲學傳統中,儒、道、釋三大教派共同倡導的“天人合一”思想,不僅是中國古典哲學的核心,也是中華文化的精髓所在。這一思想強調宇宙萬物與人的內心世界和諧統一,體現了人與自然的密切聯系和相互依存。在高職院校新雙高建設的背景下,這一哲學思想被賦予了新的內涵。新雙高建設旨在打造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高地和技術技能創新服務平臺,這與“和合性”概念中的協調、結合、融會與和諧不謀而合。王陽明提出的“知行合一”進一步強調了知識與行動、理論與實踐的統一,這與新雙高建設中對教師黨支部書記雙帶頭人的要求相呼應,即在黨的建設工作中注重思想引領的和合性,牢固樹立正確的政治理念和教育教學觀,通過黨的指導思想和政策,引導教工正確把握黨的方針政策,促進黨的理論創新與教工工作的有機結合,形成和諧發展。同時,教工支部書記在黨建工作中應重點關注教師隊伍的黨員隊伍建設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和合性,通過組織開展黨員培訓、黨員活動和思想交流等方式,推動教工隊伍的黨建工作和教師專業化成長相結合,提升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和教學水平。此外,教工支部書記應當關注教工的權益保障和福利待遇的和合性,通過健全黨建工作機制,加強教工支部與學校管理部門的聯動合作,促進教工的利益訴求得到充分尊重和關注,形成教工支部工作和黨建工作的良性互動與協同發展。這些舉措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和合性”的現代實踐,為高職院校新雙高建設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哲學支撐。
教工黨支部書記雙帶頭人能力的“和合性”。在高職院校新雙高建設的背景下,教工黨支部書記雙帶頭人的“和合性”能力,指的是在黨建工作與專業工作之間實現和諧統一的能力。這種能力不僅要求雙帶頭人能夠在黨建與專業工作之間保持平衡,還要發揮“黨建+藝術”的協同效應,以實現共同目標。雙帶頭人的黨建能力與專業能力的融合體現在其扎實的黨建理論知識和專業工作技能上,這要求他們在黨建工作中展現出深厚的理論素養和實踐能力。同時,作為專業領域的帶頭人,他們應具備行業知識和領導能力,能夠在專業工作中發揮專業優勢,并將之與黨建工作有機結合,通過實際行動踐行黨的理念和宗旨。雙帶頭人需將理論研究與實踐經驗相結合,不斷優化工作方法和風格,以實事求是的態度推動工作創新。
教育引領與實踐創新的和合體現在教工黨支部書記雙帶頭人通過教育引領,將黨的指導思想與教工工作緊密結合,推動教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工作實踐。在此過程中,雙帶頭人還應在專業實踐中創新工作模式,將黨建理念與實踐相融合,以實現教育與實踐的雙向促進。具體而言,這可以通過實施定期的黨建與專業發展研討會、開展以黨建為主題的教學音樂競賽、創建黨建與音樂表演專業實踐相結合的項目小組,以及推廣案例教學法、教師教學能力比賽等活動來實現,確保黨的指導思想不僅在理論上得到深入研究,還在實踐中得到具體應用和驗證,從而在高職院校新雙高建設中發揮出雙帶頭人的引領作用。
組織協調與團隊合作的和合體現在教工黨支部書記雙帶頭人應具備和合性思維和團隊合作精神,關注黨員隊伍成員的個體差異,尊重他們的意見和觀點,并善于協調團隊內部關系。在情感教育方面,雙帶頭人應具備良好的情感教育能力,理解和關心黨員隊伍成員的情感需求,幫助他們解決問題,提高工作滿意度和幸福感,營造和諧的工作氛圍。雙帶頭人還應具備優秀的組織協調和團隊合作能力,能夠在教工支部內有效組織黨建工作,協調各方利益,并與行業內的團隊緊密協作,共同推進工作目標的實現。
高職院校教工黨支部書記“雙帶頭人”培育工作的開展,是充分發揮教職工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先鋒模范作用為高校立德樹人奠定堅實的基礎,是落實黨對人才進行有效管理的主要思想內容。高職院校教工黨支部書記“雙帶頭人”培育工作的和合性培育路徑,不僅可以使“雙帶頭人”堅持黨的理論武裝,堅持黨性,站穩共產黨立場,還可以使其在高職藝術院校成為“黨建+藝術科研”工作的領頭雁,提升教師的綜合素質,拓寬專業視野,促使黨建、科研和教學和合性的發展。新時代,全面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領導,堅持立德樹人,堅持結合中國實際情況辦教育,實現教育與實踐、理論與實際的有機結合,提升教師的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推動黨建工作在實踐中落地,促進高職院校與企業、行業的合作與發展,學院及黨組織共同努力,為教工黨支部書記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資源,激勵他們在和合性黨建工作方面的持續成長和發展,進一步推動高職教育的服務和質量提升。
作者簡介:
林曉婧,副教授,二級藝術研究。本文為2023年度中國藝術職業教育學會科學研究項目,項目編號:CEFA2023007,項目名稱《藝術院校黨支部書記“雙帶頭人”工作室“3+5”作用模式研究》的研究成果。作者單位:四川藝術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