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每每讀到趙師秀的這句詩,我的思緒就會不由自主地飄向故鄉的春天,飄到那片承載著我無數美好回憶、回蕩著蛙鳴的池塘邊。
故鄉的春天總是來得悄無聲息卻又轟轟烈烈。當第一縷春風輕柔地拂過臉頰時,沉睡了一個冬天的大地漸漸蘇醒,小草怯生生地探出腦袋,好奇地張望著這個嶄新的世界。
村子東頭的那片池塘是春天最熱鬧的舞臺。池塘不大,四周長滿了郁郁蔥蔥的青草和不知名的野花;岸邊的蘆葦泛出綠意,細長的葉子在風中沙沙作響,仿佛在訴說春天的故事。
隨著夜幕降臨,整個世界仿佛被一塊巨大的黑色幕布所籠罩。這時,一陣清脆悅耳的聲音打破了夜晚的寧靜,那是來自春天的蛙鳴。那聲音時而高亢激昂,像在演奏一首充滿激情的戰歌;時而低沉婉轉,仿佛在訴說一段溫柔的情話。
熟悉的蛙鳴帶著我的思緒飄回到童年的那些夜晚。那時,一到春天,我就和小伙伴們相約來到池塘邊。我們一邊聽著蛙鳴,一邊仰望著星空。有時,我們會耐不住好奇,想要去捉幾只青蛙。我們小心翼翼地靠近池塘,試圖在草叢中發現青蛙的蹤跡,可青蛙們總是那么機靈,但凡我們的腳步稍微重一點,它們便“撲通”一聲跳進水里。那些充滿歡聲笑語的夜晚,成為我童年最美好的回憶。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在這蛙鳴聲中,我仿佛看到了農民伯伯們在田間辛勤勞作的身影。這聲聲蛙鳴,不僅是春天的旋律,更是大自然對人類的哺育。
又一個春天來臨了,我知道,故鄉的池塘邊,青蛙們一定又在歡快地歌唱。雖然我不能回到故鄉去聆聽那美妙的蛙鳴,但它的旋律早已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中。我期待著,期待著下一次回到故鄉,再次與那春天的蛙鳴相擁。
點評
開篇以詩句引入,自然流暢地引出故鄉春天的蛙鳴,奠定了懷舊的情感基調。文中的景物描寫細膩入微,春風拂臉、小草探頭,勾勒出春的生機;對池塘和蛙鳴的描寫非常精彩,展現出多樣的魅力。結尾呼應開頭,再次強調了小作者對故鄉蛙鳴的眷戀。
【作者系貴州凱里市第十五中學七年級9班學生,指導老師:賀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