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廉潔文化建設工作,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取得重大成效。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上提出:“要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廉潔文化建設是全面從嚴治黨的內在要求,更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保障。
高校肩負著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光榮使命,在弘揚廉潔文化、樹立社會正氣中承擔著重要職責。將中華優秀傳統廉政文化融入高校校園文化建設,能夠為豐富校園文化、凈化校園風氣,為高校“依法治校”“以德治校”提供堅實基礎。因此,如何更好地擔起廉潔文化建設和傳播工作,在實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同時,推動高校廉潔文化高質量建設,是高校發展所面臨的時代要求。
就高校而言,課堂是文化傳播、知識傳授的主要陣地。通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來促進廉潔文化建設,要緊緊圍繞教育主體、教育內容和教育過程。
在教育主體的層面,要發揮師生雙主體作用。一方面,高校教師作為教育的主導者,不僅要在課堂上傳授廉潔理念,更要在日常生活中以身作則,通過潛移默化影響學生。另一方面,學生作為受教育者,其主動性與創造性同樣不可忽視。要增強學生的自我教育意識,使其能夠主動、自覺地學習廉潔知識、提升廉潔意識。以此做到教育與自我教育相結合,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在教育內容的選擇上,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廉潔元素融入專業課程的設計之中。同時,還可以結合社會實際情況,增加貼合時代、立足現實、貼近學生生活的課程內容。此外,還可以結合時代特色,引入一些新興的廉潔教育內容。比如將網絡反腐、數字反腐等現代科技手段融入課程設計中,讓學生了解并掌握這些先進的反腐技術和方法。
在教育過程的設計上,應注重互動參與。通過小組討論、案例分析等多種形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在參與中深刻理解廉潔文化的內涵和價值。此外,還可以結合當地以及本校現有的廉潔元素,凝練學校廉潔文化特色,以提升廉潔教育的親和力。
高校黨團學生組織是高校開展第二課堂教育和培養學生干部的重要平臺。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廉潔元素注入到黨團學生組織建設當中,能發揮示范引領作用,以點帶面增強廉潔文化建設的輻射力。
以黨團學生組織為主體開展形式豐富的廉潔主題教育活動。發揮學校黨團支部在主題教育中的示范引領作用,通過策劃“廉潔文化月”系列活動、“廉潔教育進宿舍”計劃,將廉潔教育延伸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之中,全方位提升廉潔教育的滲透力。同時,鼓勵學生參與廉潔文化建設社會調研和課題研究,在提升學生的研究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同時,通過實踐更加深刻地理解廉潔文化的重要性。
以黨團學生干部為目標逐級覆蓋開展廉潔文化建設主題教育。高校應不斷探索與創新“黨建+學生社團”的工作新模式。在學生骨干、黨員、入黨積極分子之間深入開展廉潔專題黨課、團課,增強學生廉潔素養。與此同時,選取學校有代表性的廉潔師生榜樣,成立“榜樣宣講團”,面對面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廉潔故事、廉潔人物與時代發展相結合,深入學生群體中開展宣講,做到逐級覆蓋,充分發揮榜樣引領作用。
充分利用校園環境的育人潛力,把廉潔文化建設與人文校園建設融合,營造積極向上、風清氣正、團結和諧的校園氛圍。通過精心設計、廣泛傳播和不斷創新校園文化,在塑造具有鮮明特色的廉潔文化品牌的同時,為培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提供堅實的文化基礎。
注重校園文化設計,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元素。校園文化是校園環境的內涵所在。將廉潔文化元素融入在校園文化的設計當中,潛移默化地塑造師生廉潔人格。一方面,在校園建筑、景觀設計中融入廉潔文化的理念,如設計以“蓮”為主題的池塘、雕塑或石刻,以及以“竹”為靈感的綠化帶,以及廉潔雕塑、廉潔文化墻等,讓學生在日常行走間感受廉潔文化的熏陶。另一方面,在建筑內部裝飾上融入書法、國畫等傳統文化藝術,展現廉潔文化的歷史底蘊和藝術美感,讓學生直觀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廉潔精神。
加強校園文化傳播,多渠道、多形式弘揚廉潔文化。在平臺方面,利用校園網、微信公眾號、短視頻平臺等新媒體工具,發布廉潔文化相關內容,擴大廉潔文化的傳播范圍和影響力。在教育方面,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廉潔思想融入思政課、歷史課、文學課等課程中,通過案例教學、討論交流等方式,加深學生對廉潔文化的理解和認同。
推動校園文化創新,結合時代特點,賦予廉潔文化新活力。在理論創新層面,鼓勵教師和學生開展廉潔文化相關的學術研究,探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當代廉潔文化建設的契合點,為廉潔文化的創新發展提供理論支持。在實踐創新層面,舉辦廉潔文化創意大賽,鼓勵學生結合現代科技、藝術手法,創作廉潔主題的海報、動畫、微電影等作品,在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展現時代特色。
(作者單位:桂林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