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鄉連州,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城。自古以來,是粵、湘、桂三?。▍^)的交通要道和商品貿易集散地,是南北商貿流通的橋梁,是中原文化與嶺南文化傳播的紐帶。一方水土,滋養一方文明。連州過春節的習俗有祭祖、貼對聯,拜年、逛花市等,都有著濃郁的嶺南年味兒。
春節祭祖是中國傳統文化中一項重要的節日活動,體現了中華民族對祖先的尊敬和懷念。連州從除夕轉進春節,第一件大事是祭祖。在祖先遺像前,點著香燭,供奉祭品酒、肉、生果等,全家人依輩份、年齡的秩序拜祖先。祭祖表達了對祖先的追思與感恩,是對祖先給予的生命和恩澤的一種報答。通過祭祖,人們可以學習祖先的高尚品德和成就,從而激勵自己不斷進步。春聯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集文學和書法于一體,表達了各家各戶的美好愿望?!扒чT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痹诠糯?,春聯稱“桃符”。王安石此詩句,反映了每到除夕之日,家家戶戶掛桃符(即今春聯)的盛況。每逢春節,連州家家戶戶都要精選春聯貼在門上,這樣可以烘托節日氣氛,寄托了人們對即將到來的新年的憧憬和向往。春節前,不少連州人買幾張紅紙上街讓人寫心儀的春聯。近30年來,連州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和市書法家協會,組織書法家深入鄉鎮開展“送祝福送春聯”活動,書法家們揮毫潑墨寫春聯,不僅為村民送去了一場書法盛宴,還親手將寫好的春聯贈送給村民,為他們送去了節日的問候。每個拿到春聯的村民充滿喜悅,享受著新年的幸福和快樂。
拜年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連州拜年一般從家里開始。新年初一早晨,晚輩起床后,要先向長輩拜年,祝福長輩健康長壽,萬事如意。長輩受拜以后,贈“壓歲錢”分給晚輩。晚輩給長輩拜年還包含著“感恩”意識的培養。在給家中長輩拜完年以后,人們外出相遇時也要笑容滿面地恭賀新年,互道“新年快樂”“平安健康”“恭喜發財”“萬事如意”等吉祥的話語。左右鄰居或親朋好友亦買些禮物相互登門拜年或相邀飲酒娛樂。拜年是對親朋好友的感謝,是知恩圖報的道德文化的衍伸。如果說一年的365天就是365里路,那么春節新年就是重要的驛站。人們一路的辛勞,一路的喜悅,都匯聚在這一時間驛站中。在這個驛站里,人們用拜年等儀式傳達著親情和友情,這是何等溫馨與幸福。
迎春花市又稱年宵花市、行花街、逛花市,是廣東特有的春節傳統民俗文化盛會。“過了臘八就是年”。每年的年宵花市,我都會想起散文大師秦牧描述廣州花市的那篇散文《花城》。連州的年宵花市一般持續到大年三十晚上結束。金桔、蘭花、富貴竹、水仙花、海棠花、桃花、發財樹、玫瑰花等任君挑選。連州花市設在湟川路和興連大道,只要花市一開,所向之處人山人海,熱鬧非凡。行走在花市里,猶如走進了百花爭艷的春天里。紅紅的玫瑰像一片片神奇的紅色彩云;粉紅色的梅花像一顆顆粉色的小星星。每年除夕前的一天,我都要與妻子去逛花市,買盆柑桔或蘭花,年桔代表著喜慶、紅火、吉祥的好“意頭”;蘭花的寓意是家庭和睦、健康長壽、高潔典雅。蘭花常與菊花、水仙、菖蒲合稱為“花中四雅”,又與梅花、竹子、菊花并稱為“四君子”。
近些年的春節,我看到了喜人的景象,連州人過年逛書店、圖書館、書房……這可算是新年俗吧。過年正是讀書日。與書為伴,書香沾著年味,心底泛起一縷縷芬芳,好不愜意。過年讀幾本自己喜歡的書,擁有書香,愉悅身心,怡然自得,充實自己,整個年便會溫暖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