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草鮮美,落英繽紛”,那是陶淵明心中的桃花源。而那銀色的故鄉,則是我心中的桃花源。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在我的故鄉,蘆葦隨處可見。蘆葦翠綠的葉子與潔白的蘆花,在風的舞蹈中羽化成蝶,翩翩而起。小時候走過這銀白的蘆葦蕩,總為它的美而驚嘆,微風中,它像沉醉在想象中洞悉自然的詩人。我曾問外婆:“蘆葦沒有艷麗的花苞與濃郁的色彩,為什么還這么美?”“因為它多了一份做人的傲骨啊!”風吹過外婆的笑顏,也將這銀白之景吹進了我的記憶里。
每當寒風席卷,蘆葦被撕裂的綠葉在風中飛旋,折斷的節桿在泥濘中顫抖。它們伸出尚存的綠葉,無力地搖動著,似乎只能逆來順受??蓙砟甏禾煸僖娞J葦時,早已滿目青翠。“青青蘆葉齊”,像一片海,不見其發端也不見其終極,只是高高低低,深深淺淺。再沒了那襤褸、枯衰的模樣。
原來這就是蘆葦的傲骨,它驕傲地活著。盡管風過處,它們似低頭臣服,那腰肢似乎總是彎曲的,但狂風壓不垮它,更無法動搖它深扎泥土的堅定和向死而生的勇氣。
蘆葦隨風起,晚霞落滿天
傍晚時分,我喜歡搬一個小竹椅去蘆葦蕩邊散步,看外婆和嬸嬸們在河邊浣衣聊家常,小伙伴在淺水灘里嬉水玩鬧,看銀白的蘆花被吹到天空中,撲向臉頰,麻酥酥的。坐在竹椅上賞晚霞,那天就恍惚間露出魚肚白來,紅潤而炙熱的日光漸斂,絲綢樣的云彩從四面八方趕過來,匯聚成一抹紅霞,映射著華美的光芒。襯著蘆葦,泛著點點黃暈,此刻蘆葦叢中,蘆花開得茂盛且熱烈。
空影渡鹓鴻,秋聲思蘆葦
蘆葦無言,我亦無言,穿梭在蘆蕩間的我,朦朧間,似乎也變成了其間的一棵蘆葦。我一次次穿梭在蘆葦蕩中,聆聽它的思想,躺在其間,體會蘆葦的傲骨,像蘆葦一樣,洞悉著自然,內心變得平靜。生命的價值不在那煙云一霎的掌聲和鮮花,也不在那艷麗的花苞與濃郁的色彩,而是那銀白色的樸素和堅韌。
恍惚間,我似乎又回到了那片蘆葦蕩中,奔跑在其間,陪在外婆身邊,聽她講著那久違的故事……
點評
小作者圍繞“家鄉的蘆葦”這一物象,寫出了蘆葦的質樸與堅韌,回憶了于蘆葦邊賞晚霞的日常,由點及面地表達了對蘆葦傲骨的贊美,表達了對故鄉、童年的懷念,對生命的啟迪。篇章結構上,引用和化用古詩句做篇章總起句,富有詩意、結構清晰。語言表達上,更是金句頻出,耐人尋味。
【西南大學附屬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