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醒來,拉開窗簾,陽光轟轟烈烈,瞬間向室內翻涌過來。女兒快放假回家了,趁著好天氣,幫她整理一下房間。
書架上有些浮塵,用一塊軟布輕輕擦拭,手指輕輕拂過一本本厚重的大書,在《白夜》和《蠅王》之間,夾著一個黑色文件袋,不由心生好奇,打開,是一疊中國郵政出品的賀年卡。有些賀卡紙質已泛黃,但只一眼,便心神悸動,這是父親生前寄給我們的新年賀卡!隨軍來南京十多年,歷經四次搬家,不少書籍和信件不知所終,而這些年來,女兒一直忙于學業,實習、通勤、租房、照顧自己的飲食起居……諸多細碎的事就像玻璃碴,一片片卡進生活的縫隙里。沒有想到,她默默點亮縫隙里透出的親情光芒,保存著這些浸潤著暮色光影的賀卡。
2011年春節,辛卯兔年,女兒的本命年,父親寄來第一張賀卡。賀卡上,他用小楷寫了一段話,一筆一畫,鐵畫銀鉤:前幾日收到小兔子的短信,給我們拜了早年!也祝你們在兔年里健康快樂,祝小兔子學業進步……見字如面,看到父親14年前的新年問候,眼淚不自覺地流了下來。
南京南通相距不過300公里,為了生活奔忙,竟很少回家。父親從來沒有直接跟我們表達過思念,或者說過想讓我們回家的話。他是那種傳統的中國式家長,很內斂,不太會直接表達自己的情感。我現在回想,他的很多思念都是有跡可循。回家的前幾天,他會反復打電話,問我們到家的確切時間。父親有只頭盔式電筒,是他夜間照明的寶貝,有時候我們晚上回來,他就頂著電筒,站在家門口等我們,像亮著的小燈塔。
2013年是蛇年,父親以紅色賀卡為底色,抄錄了一副對聯:雪伴梅香招祥瑞,筆掀墨浪舞龍蛇。在賀卡背面,他又寫道:勤奮刻苦,不懂就問,祝小兔子考入理想的高中。那時女兒已讀初三,面臨中考。父親中師畢業,做過10年小學老師,一生喜愛讀書看報,他把學習看作是人生中頂頂重要的事。可惜我在20世紀80年代末的高考中以6分之差名落孫山,這對他來說是個沉重的打擊。清晰記得拿到分數條的那個晚上,我一夜無眠,隱隱聽見,隔壁房間里傳來父親沉重的嘆息聲。好在女兒很勤奮,學業頗為順利。2018年的賀卡上,父親寫道:去年一年,我們家最大的喜事就是小兔子考上了南京大學……現在看到這些文字時,依然能感受到父親的歡喜。
2020年和2021年,這兩年沒有收到父親的賀卡,想來是因為疫情,他擔心我們收件不方便。"2021年寒假,女兒要完成一項家族史的調查作業,她對外公外婆做了近3個小時的電話采訪,整理成近3萬字的文章,記錄下外公外婆從20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的生活。女兒把錄音資料保存在硬盤里,這世界永遠留下了我父親的聲音。
2023年春節前,父親寄給我們最后一張賀卡,卡片內頁,父親畫了一幅圖,是我們南京家的平面圖。圖上,他準確標注家具放置的位置,還做了密密的注解,怎樣改動更美觀。父親患有青光眼,動過手術,那時身體也已很虛弱,他是如何支撐自己,寫下這些蠅楷小字?我不忍辨別,只是更悲切地感受到他沒有說出口的愛和不舍。值得欣慰的是,那年春節后,我們回家看望他,告訴他,女兒已通過層層考試,將成為上海一所中學的歷史老師。他暗淡的眼睛突然放出光來,喃喃說道:小時的引導很重要。女兒幼時在老家讀書,我工作忙碌,父親承攬接送女兒上下學的任務。這一路,也就成了女兒的歷史課堂,3年幼兒園,6年小學,聽遍上下五千年歷史。那一年,我給父親的禮物是南京圖書館頒給我的優秀讀者獎杯,獎杯由金屬鑄成,很沉。臨出發前,先生說行李已經很多,不要再帶這么重的物品。但我知道,這對父親很重要,落榜之后的30多年,我從未放棄過讀書,父親見到獎杯,一定很高興。
黑色文件袋的背面,女兒貼上黃色的彩紙,剪成門箋的樣式,那是我們老家的傳統,家有逝去的親人,過年時,門楣上貼黃門箋,黃色的門箋,聲聲悲歌。文件袋的右下方有幾行字:我到現在還沒完全反應過來,一整天覺得渾身很痛,下午出門時,看見一個老爺爺在過馬路,好像狂風穿透了我的身體,我渾身像篩子一樣抖了起來……這是女兒在她外公離開后的那些日子寫的吧。
我把賀卡一張張擺在書桌上,一共11張,賀卡正面,喜慶的紅色依然溫潤眼簾,成為我們懷念父親的窗口。離去的親人,從我們身體里抽空一部分,但同時又讓我們生出新的力量,攜著新的自己努力前行,認真過好每一日,讓沉淀在生命中的親人,像云層中隱隱的星群,閃亮一次又一次。
編輯"東籬"62335841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