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味時刻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有研究表明,在感官營銷矩陣中,嗅覺是唯一直接連接大腦邊緣系統的通道,其信息處理速度比視覺快"?0.3秒。據英國尼爾森市場監測數據分析公司和哈佛商業實驗室的數據表明,78%的消費者會因特定氣味提升品牌偏好度,氣味在購物環境管理中,可提升42%的環境沉浸感,使購買轉化率提高19%。
一家美國快餐企業在公交車上做過一次氣味營銷:他們在公交車上事先安裝了一種香氣噴射裝置,早高峰時向車廂里緩慢釋放一種咖啡的香氣。車載電視同步播放“困嗎?來杯咖啡吧”的廣告。乘客的胃和大腦瞬間達成共識:“下一站下車買咖啡!”結果,站臺附近的那家快餐企業門店當天銷量暴漲29%。
?美國卡夫食品公司也在氣味營銷法上取得過顯著成功。他們在當地幾家發行量較大的雜志上刊登了產品廣告,廣告頁里藏了個“香味陷阱”。讀者翻到蛋糕廣告時,只要輕輕觸摸圖片,濃郁的黃油香立馬就會飄散出來。據統計,80%的讀者體驗該廣告后,立刻起身去翻冰箱,甚至有人誤以為家里烤箱自動啟動了。這波操作讓“看廣告流口水”從夸張修辭變成現實。
漢堡王曾給巴西的夜班出租車司機發了一批車載香薰掛飾,這種香薰掛件的氣味聞起來像剛出爐的烤牛肉漢堡。凌晨兩三點,饑腸轆轆的乘客一上車就能聞到這種難以抵抗的美味,再加上司機看似無意的誘導:“這個時間段還開門的快餐店可不多,不過下一個街區有一家漢堡王快餐店應該還在營業……”一套營銷組合拳下來,漢堡王快餐店的夜宵訂單大幅飆升。
在國內,也有類似的氣味營銷。在四川,一家名叫“來旺”的重慶小面店把煮面的紅油辣子香偷偷灌進通風系統,路人聞到正宗的椒麻氣味,就會順著味道找到店里。
勞斯萊斯的“新車味”就是氣味營銷的又一個經典。過去,手工打造的勞斯萊斯新車內部空間充斥著木頭、皮革、亞麻等混合味道,消費者把其當作新車的標志之一。后來,生產技術的進步讓泡沫和塑料取代了上述材料,獨特的氣味也隨之消失。勞斯萊斯為此收到很多客戶的抱怨,認為新系列不如上一代好。勞斯萊斯隨后對氣味進行分析,制造出一種包含了紅木、皮革、涂料等八百多種不同元素的“新車味”,讓熟悉的味道又回來了。
英國航空的頭等艙以及紐約肯尼迪機場和倫敦希思羅機場的頭等艙候機室,最先引起客人注意的就是獨特的氣味,這是一種含有牧草味道的芳香劑。航空公司在定期航線上往空中噴灑這種芳香劑,以加強公司在其最有價值顧客群中的品牌形象。
英國高檔襯衫零售商托馬斯·彼克研制出一種個性化氣味,放在紐約、舊金山、波士頓和圣弗朗西斯科新開商店的傳感器中。當顧客經過時,傳味器就會散發一種新鮮的經過清洗的棉花味道,這種味覺享受讓人迅速有了價值的聯想。
營銷是圍著消費者“轉”的,在完善視覺、聽覺、觸覺表現等享受的同時,味覺營銷觸及了新感官體驗,讓消費者有了新的享受。商家在不斷創新,不斷發現新縫隙,不斷插位,讓消費者感官享受的同時,也能讓自己得到更大的利益。
在一個產品過剩、廣告爆炸的市場中,眾多商家強調視覺表現時,聰明的商家搶先一步,開發人的味覺、嗅覺、觸覺等其他人體感官營銷,也是對傳統營銷的升華。
編輯 鐘健 1249768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