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陵石化馬運樂秉持“細心認真有責任心”的信條,帶領班組為裝置平穩運行護航。
馬運樂,是金陵石化煉油二部七工區的一名技師班長。進入金陵石化工作踏入S-Zorb裝置的那一刻起,他便將“細心認真有責任心”的信條深植于心。
13年來,他始終如一,對待每一次巡檢、每一個操作都如同第一次上崗那樣小心翼翼,對裝置的每一個關鍵部件、每一個工藝參數都了如指掌。
13年來,他記錄的工作筆記就有厚厚的30余本。密密麻麻的字跡不僅記錄著生產流程和技術要點,而且是他不斷探索、不斷成長的見證。
在2024年全國行業職業技能競賽催化汽油吸附脫硫裝置操作工競賽中,他代表金陵石化從全國參加決賽的75名選手中脫穎而出,獲得個人金獎。
勤學苦練出佳績
“師傅,閉鎖料斗程控閥內漏通過哪些現象能夠判斷出來?發現內漏后,應該怎么處理?”
“閉鎖料斗是裝置吸附劑實現高壓臨氫環境和低壓臨氧環境轉換的核心設備。31個程控閥全是球型閥,吸附劑顆粒比較細小且硬度大。閉鎖料斗連續運轉,實現吸附劑的循環再生。程控球閥開關頻繁,長時間使用后會出現閥芯磨損,導致程控閥內漏,出現竄壓、吸附劑流動異常等現象,因此需要對內漏程控閥進行更換。更換時,首先需要工藝處理合格,將閉鎖料斗處于安全狀態……”
馬運樂和師傅呂金龍一問一答。
呂金龍繼續發問:“正常31個程控閥自動控制,你回答一下故障狀態下該如何手動操作?閉鎖料斗處于什么工況算是安全狀態……”
在馬運樂的職業生涯中,學習和實踐始終是他最堅實的后盾。他深知,要想把工作干好就必須不斷學習,不斷在實踐中發現自己的短板。
剛參加工作時,面對復雜的裝置和煩瑣的操作流程,他曾感到迷茫和困惑。這份迷茫和困惑,激發了他求知的欲望。于是,他積極主動向呂金龍請教,每次都是“打破砂鍋問到底”。從最基礎的工藝原理、設備操作到異常生產狀況的處置,他解開了一個又一個的疑問。
在操作現場,他經常被師傅問得啞口無言。但他從不氣餒,而是將每一次提問都視為成長的機會。他也經常和師傅講自己對裝置的理解以及面對不同問題時能想到的解決方法。呂金龍也看出了他的潛力和毅力,每次都為他耐心地答疑解惑。
師傅的悉心教導加上自己的不懈努力,馬運樂逐漸從一名青澀的外操成長為能獨當一面的內操,現在成為了一名技師班長。
在2024年全國行業職業技能競賽催化汽油吸附脫硫裝置操作工競賽中,經過一場場激烈的角逐,馬運樂展現出了卓越的技能水平和沉穩的心理素質,憑借扎實的基本功、豐富的實操經驗和出色的應變能力獲得了個人金獎。
全國大賽奪金,是有跡可循的。
平時,馬運樂積極參加公司組織的各種培訓和技能競賽。2022年,在公司第七屆職工崗位技能競賽中,他憑借扎實的理論基礎和卓越的操作技能,以HSE知識競賽滿分、應知94.5分、應會94分、仿真模擬競賽成績89.5以及專業答辯綜合排名第一的優異成績榮獲催化汽油吸附脫硫裝置操作工技能競賽第一名,并榮獲當年年度金陵石化“技術能手”“青年崗位能手”稱號。
這些榮譽,不僅是對他個人能力的肯定,更是對他多年來辛勤付出的最好回報。
“這次獲獎離不開公司的支持以及我不斷加強理論學習和實操仿真,在實干中積累,持續提升競技水平。人力資源、教培中心、大師工作室統籌安排備賽,協調解決困難,悉心幫助、鼓勵和指導,為我們提供了良好的備賽環境。我在賽前充分準備、在比賽中沉著應對,才能競出水平。”馬運樂介紹著他和團隊的獲獎妙招,話語中充滿了對公司的感激。
擔當實干攻難關
“馬班長在哪兒?”
“他在裝置現場。”
每當問起馬運樂在哪兒,通常會得到這樣的回答。在同事們眼里,他不僅技術能力過硬,而且總有一身使不完的勁兒。
2024年8月,S-Zorb裝置檢修,時間緊迫,任務艱巨。馬運樂帶領班組主動承擔起反應系統的相關工作。反應系統流程復雜,管線眾多,從停工時的卸劑、退油、氮氣置換到開工時的分階段氣密、升溫裝劑等,每項任務都很棘手。為此,他合理安排工作任務,帶領班組成員不畏酷暑、日夜奮戰。
遇到難題時,他從不退縮,總是第一時間與同事們交流溝通,分享自己的見解與經驗。在他的帶動下,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最終克服了重重困難,提前完成了各項任務,確保了裝置順利重啟。
“班長,再生器下料出現了堵塞,需要對下料管線進行反吹。”一天夜班,對講機里,內操焦急地向他匯報。馬運樂仔細觀察DCS(分布式控制系統)后,發現再生下料線壓差逐漸走低,再生器料位持續走高,下料線出現了堵塞,于是安排外操對下料管線進行反吹疏通。經過處理,再生下料恢復正常。
數十分鐘后,下料線再次出現堵塞。馬運樂又帶領外操將下料管線及后路吸附劑輸送線逐一疏通。但是,處理后正常運行情況只能短暫維持,堵塞問題仍有反復。于是,他重新返回中控室對再生運轉情況反復排查,發現再生系統在此期間操作并未進行調整,再生溫度卻出現了明顯的降低,再生器頂部壓控閥開度逐漸增大。這是怎么回事呢?他想到可能是再生器內取熱盤管出現內漏引起吸附劑部分結塊,堵塞下料管線。經現場仔細排查試漏,他最終找到了泄漏的盤管,于是立即將此盤管停運,出入口閥門用盲板隔離。
問題解決后,他針對內取熱盤管內漏認真分析原因,向車間提出了控制每根盤管取熱水最小用量、用再生料位控制溫度的建議。
馬運樂堅信,只有不斷技術創新,不斷攻堅克難,自身的技能才能不斷提高,才能為企業做出更多的貢獻。工作至今,他提出了許多合理化建議,其中30余項獲得公司獎勵,切實解決了一個個生產難題。
嚴謹細致保安全
安全永遠第一。馬運樂時刻牢記“在崗一分鐘,安全六十秒”的座右銘,將安全生產視為自己的天職。
每次工區應急預案演練,他都積極參加。他堅持三步走:演練前,剖析預案細節,標出注意事項;隨后組織班組深入研討,各抒己見,完善方案細節;演練中,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從人員站位到設備的操作步驟,嚴格把關,確保萬無一失。正是這份認真負責的態度,讓他多次發現并成功處置了安全隱患,確保了裝置的安全生產。
一次日常巡檢,馬運樂隱約聽到細微的“呲呲”聲。他立即警惕起來,對現場進行了細致的排查。在復雜的管線和噪聲中,他憑借細致入微的觀察力,最終在難以發現的松動氫氣線兩塊保溫板中找到了聲音源頭。由于發現及時并處置得當,避免了氫氣泄漏的進一步擴大。
2022年7月,馬運樂在巡檢中發現2號S-Zorb裝置穩定區域熱產物氣液分離罐一處法蘭發生泄漏,現場噴出了高溫油氣和氫氣。面對這一緊急情況,他沒有慌張而是撤離至安全位置,用對講機聯系操作室,指揮內操進行降壓、降量操作調整,同時帶領外操現場接蒸汽皮條,對泄漏位置進行蒸汽保護,并將現場情況向上級緊急匯報。
經過快速處理,現場泄漏點很快完成堵漏,成功避免了一起高危事故的發生,確保了裝置的安全生產。
作為一名技師班長,馬運樂不僅自身技術過硬,而且積極做好“傳幫帶”。他深知,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將整個團隊帶動起來形成合力,才能推動工作不斷進步。他毫無保留地向徒弟傳授知識,言傳身教,帶領徒弟進行現場實操訓練。當徒弟遇到問題或者在工作中遭遇挫折時,他會像知心大哥一樣開導他們,為他們解開心結,激勵他們越挫越勇。
在他的悉心教導下,最年輕的徒弟張錦洲成長為運行部第一位“00后”內操,挑起了班組的大梁。“師傅始終陪著我,給我講解技術規程。在現場,他手把手地教我掌握裝置操作的重點和難點,傳授給我很多寶貴的知識和經驗。我非常感謝他。”提起師傅,張錦洲滿是感謝。徒弟的感激之情,不僅是對馬運樂個人付出的肯定,而且是對他“傳幫帶”工作成效的最好證明。
成績代表過去,未來仍須努力。面對榮譽和掌聲,馬運樂并沒有停下腳步。他懂得,一名石化工人的職責就是確保裝置的安全穩定運行,為企業的持續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我將繼續堅持‘細心認真有責任心’的信條,不斷學習新知識、新技術、新技能,努力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和應急處理能力。”馬運樂說,“今后,我將繼續帶領大家做好技能分析進班組、小異常細分析、預案演練與桌面推演等工作,不斷提高崗位履職能力,保障裝置生產安穩高效,為公司的增產增效而奮斗。”
責任編輯:鄭 丹
znzhengd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