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萬象“耕”新。在秦皇島廣袤的田野間,抽水泵的轟鳴聲與農機的馬達聲交織成春耕春灌的奮進樂章。為保障農業生產用電無憂,從配網升級到綠色通道,從科技賦能到精準服務,國網秦皇島供電公司全力護航春耕春灌,保障農業用電無憂。
強化配網建設 夯實供電根基
鮑子溝葡萄是秦皇島的特色農產品,以其營養豐富、口感獨特而聞名。隨著春季的到來,葡萄園逐漸恢復生機,農戶們開始為新一年的豐收忙碌起來。為保障春季農業生產有序推進,秦皇島公司春耕保電服務隊深入盧龍縣鮑子溝村,為當地葡萄園的春耕復工提供安全用電保障服務,助力農業生產順利進行。
“去年村里增加了一臺變壓器,電充足了我們大家底氣也更足了,今年的豐收更有指望啦!”3月5日,葡萄種植戶楊玉濱望著忙碌的電力工人,臉上滿是笑意。當天,秦皇島公司春耕保電服務隊隊員對村里的農排專線進行了深入排查。
隨著春耕春灌全面啟動,抽水泵、灌溉設備集中投入使用,農村電網負荷陡增,為確保村民在使用抽水泵、耕田機、播種機等農用機械的過程中能夠安全可靠用電,秦皇島公司緊密結合當地農業生產用電特點,對灌溉站所、溫室大棚等關鍵區域設備進行全面“體檢”,重點排查變壓器、配電箱等設施的運行狀態。
秦皇島公司堅持“能帶不停”“一停多用”原則,結合節氣變化和農事特點統籌設備檢修計劃,提前組織對全市涉及排灌的供電線路和臺區開展全面排查,利用紅外測溫等帶電檢測手段特巡春耕春灌線路設備,消除多處缺陷隱患,提供24小時電力報修搶險服務。同時,依托臺區網格化服務機制,組織共產黨員服務隊深入田間地頭,“一對一”協助農戶檢查用電設施。
開辟綠色通道 辦電便捷無憂
盧龍縣是馳名中外的“中國甘薯之鄉”,這里的紅薯品種多、種植歷史悠久,以薯香味濃、甘甜綿軟、纖維豐富、口感細膩等特點而聞名。
對于廣大農戶來說,辦理用電報裝手續是否便捷,直接影響著他們的生產計劃。在盧龍縣夾河灘村,紅薯種植戶常素芳對此深有感觸:“現在用電報裝網上就能辦理了,都不用往鎮上跑,老百姓用電真是省事又省心!”
今年,她計劃擴建紅薯種植基地,3月9日她通過“網上國網APP”提交用電申請后,盧龍鎮供電所客戶經理朱海龍當天便完成現場勘查,次日即接通電源。
朱海龍還跟隨常素芳前往紅薯種植基地,查看紅薯育苗情況,了解從培育到種植全過程的用電需求,為盧龍地區經濟發展提供優質電力供應和“零距離”電力服務。
在春耕春灌的關鍵時期,時間就是金錢,按時灌溉對農作物的種植和生長至關重要。為了方便農戶辦電,秦皇島公司開辟了綠色通道,通過“村網共建”便民服務點,推廣“網上國網APP”線上辦電業務,推行“掃碼辦”“刷臉辦”“一證辦”等便捷服務,確保報裝、增容等業務“線上申請、一次辦結”,讓農民足不出戶就能辦電,助力農業增產增收。
此外,秦皇島公司充分發揮“網格化”優勢,落實“一人、一片、一村”定向服務,加強春耕春灌安全用電宣傳,加大用電巡查力度,做到客戶供電服務管理通知到位、報告到位、服務到位、督辦到位,確保群眾用上安全可靠的“放心電”。
數智化手段 賦能春耕電力供應
“應用無人機自主巡檢電力設備,較常規手動操作效率提升3倍,能及時消除隱患,保障春耕春灌用電無憂。”3月3日,在昌黎縣趙家港村,秦皇島公司共產黨員服務隊用無人機對10千伏泥井線進行專項巡視,用“無人機巡檢+人工特巡+在線監測”三維立體巡檢模式對農田機井進行特巡特護。
這一科技手段的應用,提升效率的同時也降低了人工巡檢的勞動強度,是秦皇島公司服務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
高標準農田配備了灌溉、施肥、植保等智能化電氣設備,對供電的需求比以往更高了。為助力鄉村振興,配合國家高標準農田建設,秦皇島公司超前部署春耕春灌電力保障工作,積極運用“數智”化手段精準賦能春耕電力保供,分析用戶需求,超前一步排除可能出現的隱患,保障春耕春灌期間穩定供電。
從夯基壘臺的配網升級,到便捷高效的綠色通道,再到智慧賦能的科技護航,秦皇島公司以春耕春灌專項行動為契機,書寫了服務鄉村振興和地方經濟發展的生動篇章。秦皇島公司將繼續深化“電力秦滿意”品牌建設,以優質服務為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注入更多“電動力”,將“綠色希冀”播種在沃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