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持續推進‘人工智能+’行動,支持大模型廣泛應用”。營銷服務中心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聚焦國網冀北電力有限公司關心、基層關注、客戶關切的核心領域進行了智能應用探索,助力營銷服務提質增效。
在安全管理領域,人工智能技術逐漸成為筑牢營銷安全屏障的核心要素。3月5日至6日,營銷服務中心在國網張家口供電公司、國網秦皇島供電公司組織開展AI安全帽實用化驗證及使用培訓,借助人工智能技術筑牢營銷安全防線。該中心協同張家口計量中心聯合研制新型智能安全帽,不僅能快速識別并語音提醒未穿戴防護裝備、工作區域明火、吸煙等典型違章行為,同時集成北斗定位、人機交互、自動拍照等多項功能,以“人工智能”科技力量“加持”營銷現場安全作業,有效提升安全生產水平。
“人工智能不是替代人力,而是讓人力更具創造力。”營銷服務中心深化人工智能技術驅動營銷系統升級,以“數字中樞”建設為目標,推動營銷業務信息系統與光明電力大模型融合,通過建立健全工作體系,包括知識構建、樣本歸集、場景設計、智能體研發及集成應用等環節,逐步完善基礎能力與業務場景建設。在此基礎上,該中心組織相關培訓,積極探索并規劃人工智能技術應用的攻堅拓展場景,以智能安全帽、智能問答應用、電費結算業務應用等為切入點,全面提升產品能效與質量,開拓業務創新發展路徑,努力成為市場營銷工作數智轉型的設計者、產品增效提質的推動者、業務創新發展的探索者。
高質量數據歸集是人工智能技術落地的核心支撐。營銷服務中心全面歸集營銷領域政策、制度、業務工單、現場圖像等各類樣本22萬余份,打通了營銷2.0到國網人工智能平臺樣本庫的數據鏈路,動態歸集樣本數據,有效提高了樣本庫和知識庫歸集效率和及時性。
“智能問答功能上線后,職工遇到營銷電價電費專業問題,無需翻找大量資料,知識共享效率大幅提升。”在實踐應用中,營銷服務中心基于光明電力大模型,建設交互式電價電費智能問答功能集成應用,切實解決了職工在工作中的痛點,為職工的日常工作帶來極大的便利。
借助人工智能技術可以為電費結算業務注入新活力。營銷服務中心高質量完成國家電網公司電費結算人工智能應用探索與實踐揭榜掛帥工作任務,通過檔案異常檢測、量費波動異常校驗、退補單據審核等人工智能模型建設,高效解決了量費異常和退補規范性問題,電費核算異常量下降73.66%,核算異常查實率提高9.7%,人工點擊量月均減少1萬余次,連續5個月實現核算1日發行關賬。
日常工作中,營銷服務中心亦積極提升職工對人工智能技術在營銷業務中應用能力。2025年春節假期結束后,營銷服務中心組織開展了為期6天的“開年培訓周”活動,圍繞人工智能發展趨勢與業務融合展開深度賦能。
下一步,營銷服務中心將進一步深化人工智能技術應用,推動人工智能技術在營銷專業的深度應用和創新發展,加快形成一批有實用價值、有行業影響力的人工智能創新應用成果,培養一支結構合理、素質優良、“懂業務又懂技術”的人工智能建設人才隊伍,提高卓越服務品質,為推動高質量發展作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