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漢宮春曉圖》為明代畫家仇英所作,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中唯一的明代作品。仇英以春日晨曦的宮廷為背景,在將近六米的長卷上描繪出后宮嬪妃仕女的生活。
畫中的仕女面型圓潤,身材勻稱,眉眼細長,各具神采。她們和宮城之外的鄰家女孩兒并無兩樣,都喜歡對鏡梳妝、簪花賞花,愛好歌舞彈唱、觀禽喂鳥、斗草撲蝶,她們也會圍爐煮茶、下棋對弈、讀書、刺繡。
雖然名為“漢宮”,但畫中的元素并沒有多少取自漢代。人物的服飾和妝造,雜糅了唐、明兩代的服裝和妝容特點。宮娥的襦裙中有盛唐的華貴,云鬢間蘊含了明朝的風雅。而庭院景致、亭臺樓閣和室內陳設的家具、器皿也都是宋明風韻。所以此畫的“漢宮”,其實是畫家構想出來的、符合明代審美的宮廷園囿。
仇英出身平民,自幼隨父親學做漆工,他白天為人雕梁畫棟,閑暇時就刻苦臨習古人畫作。上天愿意眷顧勤奮的人,十幾歲時,仇英在蘇州得到了文徵明的賞識。文徵明引薦他拜當時的名家周臣為師,做了唐寅(唐伯虎)的師弟。在周臣的指點下,仇英的畫技突飛猛進,很快成為吳門畫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仇英畫技高超,為后世留下大量精美的畫作。從《漢宮春曉圖》就足以看到仇英畫功之精,心思之細。這幅畫構景繁復,色彩絢麗,用筆清勁、細膩,是仇英乃至整個明代的精彩之作。林木奇石與華麗的宮闕搭建出精美的宮廷景象。畫中的宮娥、孩童、侍衛……多達百人,一顰一笑都各具姿態。雖然時隔數百年,畫中人的春衫早已褪去最初的顏色,但她們折花時的遲疑、撲蝶時的雀躍、對鏡時的嬌羞,卻依然鮮活如初,定格在畫中春日的晨曦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