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月23日《三叉戟2》重磅回歸,在沒有流量演員、前期鋪天蓋地的宣發以及 “悄摸”播出的前提下再度成為大眾關注的焦點。播出數據顯示,在東方衛視黃金時段的收視率為0.327%,位列第四,收官后豆瓣評分7.7,愛奇藝的網絡播放量也穩步上升,熱度值一度突破7000,剛開播就獲得了網友一致的好評,聲稱“熟悉的味道回來了”。該劇改編自公安作家呂錚的同名小說,由他和沈嶸、熊語真擔任編劇,劉海波、曹凱導演,陳建斌、董勇、郝平主演。以三位老警察“大背頭”“大棍子”“大噴子”為主要人物,主要講述了他們在調查傳銷案時牽連到了20年前的舊案,繼而發現這一切都與“青山會”犯罪集團有關,“三叉戟”突破重重阻力,最終將罪犯捉拿歸案的故事,塑造出了性格各異、不畏困難、一心為民的警察形象。作為開年第一部備受期待的國產刑偵劇,該劇憑借其現實主義的敘事風格成功開創了刑偵劇新模式。
警察生活書寫與立體式人物
作為現實主義題材的電視劇,《三叉戟2》注重對人和人性的真實書寫,通過細節來傳遞警察的生活氣息,拉近了英雄和普通人之間的距離,避免了過度傳奇化,塑造出的人物個性豐富而多樣,同時又借助劇中角色多面的性格,以及人物在故事發展過程中的成長,體現出個體生命的立體性。該劇在緊鑼密鼓的破案過程中,也展示出“三叉戟”崔鐵軍、徐國柱、潘江海這三位老警察的個人生活。他們被賦予了普通人的特質,有著豐富的人生經歷和各自的家庭,警察不再是正義的符號,而是兼具市井煙火氣與職業使命感的真實個體。
刑偵題材影視作品在對警察人物形象進行塑造時,容易陷入刻板化的俗套,要么是全能英雄,無所不能;要么冷面無情,只知道執行任務,缺少個人生活的刻畫;要么完美無缺,沒有任何弱點和成長,這種符號化的人物刻畫缺乏真實感,誤導了觀眾,也削弱了作品的藝術價值。而《三叉戟2》避免了這個問題,這一點的成功離不開該劇的作者兼編劇呂錚,他曾說:“警察都復雜,警察并不像很多影視劇拍的那樣臉譜化,要么硬邦邦冷冰冰,要么特別痞,我覺得都是不可能的。”陳建斌飾演的崔鐵軍在“假崔鐵軍”案發生后成為了眾人的笑柄,被市局暫停了工作,患上了更年期綜合征;董勇飾演的徐國柱和他的伴侶董秀華,因為徐的工作特殊,兩人直到中年也沒有結婚;郝平飾演的潘江海多次提到自己女兒治好腦瘤的往事;田隊給老丈人過壽,因為出任務沒能及時回去,被同事戲稱“后院著火了”,還有楚政委要給孩子買學區房等等這些游離在案件之外的小插曲不僅沒有讓觀眾感到厭煩,反而為整部劇添加了真實感。刑警也是血肉之軀,在本職工作之外也如普通人一樣有著瑣碎的日常生活。
英國小說家福斯特在《小說面面觀》中提出小說中的人物可以分為“扁平人物”和“圓形人物”,扁平人物是指性格單一,缺乏復雜性和多樣性的人物,而圓形人物的思想性格是變化的、豐富的,展示出人物的復雜性。《三叉戟2》的三位老警察就是明顯的“圓形人物”,他們性格獨特,同時也不可避免地有著缺點。崔鐵軍沉穩睿智,擅長推理偵查,是“三叉戟”的智囊,但不聽上級安排,固執己見;徐國柱剛正不阿,重情重義,但容易沖動;潘江海是“三叉戟”團隊中的“名提”——審訊高手,審訊時自信從容、思維敏捷,但他一心想要升職,當上“三叉戟工作室”的組長后耍官威。而這些性格上的缺點并沒有削弱他們的正面形象,反而讓三人的形象完成了從理想化的英雄到現實警察的轉變。同時,“三叉戟”在故事的發展中不斷發現自身問題,突破性格局限,完成了自我的成長。在三位老戲骨的演繹下,觀眾看到了刑警也是會犯錯、會成長的普通人。在劇末,徐國柱不再想著提前退休,潘江海繼續留在了“三叉戟工作室”,三人并肩作戰詮釋了警察的責任與擔當。“三叉戟”不再是簡單的角色,而是觀眾心目中的英雄。
案件環環相扣與社會反思
電視劇作品現實主義敘事的核心是真實地反映社會現實,聚焦社會熱點、民生問題、時代變遷等,不回避現實中的矛盾和問題,通過故事敘述來引發觀眾對社會現象的關注與思考。《三叉戟2》這部劇在創作上展現出鮮明的現實主義敘事特色,它舍棄了傳統刑偵劇中神秘離奇,甚至懸疑血腥的因素,采用更為平實的敘事風格,所講述的案件在主題選擇上表現出極高的社會敏銳度,關注的是社會熱點問題,擴大了常見的殺人、搶劫等案件類型,緊跟時代發展。劇情發展也不再是僅僅圍繞案件本身展開,而是關注與人們密切相關的實際問題,每一個案件都像是一面鏡子,映射出當下社會的矛盾與沖突。
與第一部相比,第二部的案件節奏再次發生質的變化,雙線并行的敘事手法,情節緊湊、節奏明快,三五集之間就講述了一個新的案件。從傳銷案到十年前的販毒案,再到美容院整容詐騙案,還有體檢送雞蛋案,更有洗錢案和虛擬貨幣詐騙案,每一個案件都貼近現實生活,具有很強的社會警示意義,讓觀眾耳目一新。在體檢送雞蛋案中,三人去實地調查,也參與了體檢,目睹了詐騙團伙演的一場戲。剛開始三人沒有發現問題,還幫助了其中一個演苦肉戲的老頭,買了他所有茶葉蛋,回家后在電視上看到了演戲二人組飾演的一個短劇才回想起來自己被騙了。經過調查發現,那些高聲議論、排隊領雞蛋甚至假裝砸場子的人,其實都是詐騙團伙安排的托兒,而這只是詐騙的第一步。接著,他們邀請老人參加電視臺舉辦的健康大講堂,誘導老人購買理療床,最后他們通過送貨上門,打探訂購者的家庭情況,專門挑選那些名下有房且缺乏子女關心的老人下手,引誘他們簽署相關合同,騙取房產,整個騙局環環相扣,令人防不勝防。
這起案件讓三位老警察都差點上當,更是為社會中的老年人敲響警鐘,要保持警惕,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劇中對“以房養老”騙局的揭露,直擊老年人群體面臨的困境,隨著家庭結構的變化,許多老年人獨居,缺少家庭成員的陪伴,作為兒女也要關注老年人的生活,這種貼近現實的題材選擇讓觀眾對詐騙問題有了更清晰的認識。而美容院整容詐騙案是把詐騙的目標群體定位在了年輕女孩子身上,騙子與傳媒公司聯手,設下公司面試女孩騙局,指出她們的不足,建議她們去整容。整容院則為她們定制專屬個人的整容方案,最后要么整容的人臉部出現問題,無法見人,要么在整容過程中簽訂高額的貸款合同,背負上了沉重的債務。這起案件反映出了當下社會醫美行業的亂象,以及詐騙手段的層出不窮。提醒消費者要提升防范意識,相關法律體系也需要不斷完善,讓“求美”真正回歸安全與理性的本質。
在“假崔鐵軍”詐騙案中,罪犯通過變聲器和AI技術,模仿了崔鐵軍在宣傳防詐騙短視頻里的聲音,來騙取廣大人民的信任。AI詐騙這一新型犯罪手段通過這起詐騙案也被搬上熒屏,這也是呂錚創作《三叉戟2》的初衷,讓觀眾了解新型犯罪的形式、手段與危害,從而起到警示的作用。
可以說,在現實主義敘事手法的運用下,《三叉戟2》在刑偵領域獲得了新的活力,在刑偵劇中融入警察們的喜怒哀樂、瑣碎生活、多面性格,并與社會現實緊密結合,不僅有跌宕起伏的劇情、立體鮮活的人物形象,更有著獨特的社會價值。無論是描繪三位老警察的個人生活還是展示復雜的案件,該劇都采用紀實性的鏡頭,展示出有質感有溫度的刑偵畫卷,以其獨特魅力為刑偵劇創作提供了新思路。
作者
高若璇,西安工業大學文學院 2024級碩士研究生臧文靜,西安工業大學文學院 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