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旨在通過自制“一鳴驚人”“榮耀鼓”“生肖墻”等器材,豐富縱跳摸高的練習方式,發展學生下肢力量與爆發力。采用經驗總結法,通過器材的自制與應用,豐富了課后鍛煉手段,培養了學生的挑戰精神,激發了學生的課間鍛煉興趣,解決了學生課間運動不足、形式單一的問題;在不斷提升高度挑戰和豐富榮譽展示的過程中,增強了學生的成就感和參與感,豐富了校園體育文化。
關鍵詞:器材創新;縱向摸高;跳躍能力提升
中圖分類號:G807.0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4-7662(2025)02-0075-02
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特別是男生)對于誰能摸到更高處物體等挑戰類運動具有濃厚的興趣,經常可以看到三五成群的學生自發進行摸籃板等挑戰活動。
十二生肖的故事、鼓和鑼都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最具代表的事物,它們象征著積極向前、不斷進取的民族精神。
筆者將傳統文化融入自制校園運動鍛煉器材中,營造豐富校園運動文化,充分發揮體育器材在課間和課外體能練習方面的價值,促進學生在體育課堂內外積極、自主地參與練習,培養勇于挑戰自我的品質。為便于學生參與,將器材放在教學樓通往洗手間的一樓墻壁上,或懸掛在專用教室和學生日常教室之間的區域,便于學生課間上洗手間或去往上藝術、科學等專用教室的路上都能隨機練習。
一、“一鳴驚人”器材自制與使用方法
1.所需器材
直徑為20cm~28cm的銅鑼1面(圖1-1),50cm長(直徑2~3mm)的鐵絲2根(圖1-2),15m長(直徑0.8~1cm)的攀爬繩1根(圖1-3),標有“現高度”和“創造者”2個欄且具有防水功能和更換功能的40cm長、25cm寬、1cm厚的亞克力板1個(圖1-4)。
2.制作方法
先將具有防水防曬功能的亞克力板面請廣告制作商進行設計,核心內容包括主題“一鳴驚人”,以及用“現高度”和“創造者”2個欄,再將設計好的亞克力板的長邊兩端分別打2個小孔,讓鐵絲通過穿孔與攀爬繩連接(便于穩定);將鐵絲穿過銅鑼頂部的孔,且懸掛于亞力克板下端2個孔中,再將攀爬繩一端勾住亞克力板上部的鐵絲,另一外端根據學校空地條件和樹木條件,借用梯子懸掛于樹枝上;最后將攀爬繩捆綁在樹干上(選擇的樹木要足夠高,這樣才有伸縮的空間,便于提升高度,圖1-5)。
3.使用方法
練習目的:促進學生課間主動進行跳躍練習,發展學生爆發力及下肢力量,培養高年級學生不斷挑戰自我的體育精神。
練習方法:學生站在器材下方,雙腳原地跳起后用手將銅鑼擊響;學生也可助跑單腳起跳后用手將銅鑼擊響。參與挑戰的學生每擊響1次,銅鑼就升高2cm,直至挑戰者跳到最高度,將其作為全校紀錄。在沒有教師在場的前提下,學生挑戰原高度成功后,可找執教本班的體育教師予以確認,即可將新高度和創造者的姓名標記在亞克力板上。
使用建議:所用材料,都要不懼風雨,懸掛在室外的學生在校必經之路上。懸掛高度用活動卡扣固定,便于高度調整。引導學生在課間自由參與挑戰,也可根據男女生的差異安裝2個器材,男女生各1個練習高度。
注意事項:教師在體育課上要指導學生進行練習,讓學生明晰參與辦法,且強調有同學在挑戰練習時,不得站在器材下方或者練習者前方;器材下方有其他學生不得進行挑戰,避免撞傷等安全事項。
二、“榮耀鼓”器材自制與使用方法
1.所需材料
直徑為32cm扁鼓1面(圖2-1),2~3m的長尼龍繩2根(圖2-2)。
2.制作方法
請學生在鼓面書寫:狀元(圖2-3)、榜眼、探花后,將2根尼龍繩將同心鼓固定,懸掛于學校走廊等有運動條件的高處。
3.使用方法
練習目的:發展學生跳躍能力。
練習方法:根據學生能力水平,將制作好的鼓懸掛出不同高度(分別為探花、榜眼、狀元)。學生站在器材下方,助跑單腳起跳后用手將鼓擊響。
使用建議:由于鼓不耐風雨,建議在室內走廊或者室內運動場地中使用。可根據學校文化特色需要,書寫鼓面內容。注意發揮表揚的激勵功能,將能達到相應等級的學生的班級和姓名寫好后,粘貼在繩子上,進行展示。每個月底,借用周一校會時間對挑戰成功的學生予以表彰。以此激勵更多的學生參與。
注意事項:教師通過體育課,指導學生練習和挑戰方法,且強調若有人正在練習,不要站在器材下方或者練習者前方;練習者發現器材下方有其他學生則停止練習,避免撞傷等安全事項。
三、“生肖墻”自制與使用方法
1.所需材料
100cm長、50cm寬的木板1塊(圖3-1),直徑為21cm的白色軟飛盤(圖3-2),錄音按鈕(圖3-3),防水顏料。
2.制作方法
教師指導有繪畫基礎的學生在高度為1米的木板上繪出十二生肖為主題的版畫。由學生錄制錄音按鈕的語音提示,將語音按鈕放在軟面飛盤內部,且用502膠水一同粘連固定在木板上。等粘連牢固后,根據一至六年級學生的身高和跳躍能力,以滿足不同年段學生的練習需要為前提,以地面為起點,語音按鈕為頂點設置不同高度,最低高度為1.3m、最高2.4m(按照十二生肖的排序,每個高度相差10cm),依次裝訂上墻。
3.使用方法
練習目的:促進學生課間運動,發展學生爆發力及下肢力量。
練習方法:學生側對墻面,雙腳與肩同寬,屈膝擺臂向上跳起,由低向高依次挑戰,將白色軟飛盤拍響。
使用建議:錄音按鈕可根據學校文化氛圍需求錄制,如,你跳得真高,繼續努力吧;上墻地點建議選擇為教學樓一樓墻壁,或去衛生間、專用教室等必經之路的墻壁上,便于隨機練習。也可以作為闖關練習,如,連續拍響10次,也可以以不斷挑戰縱跳高度為練習形式。
注意事項:確保木板光滑,避免劃傷學生。體育課上教師可指導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選擇高度進行分組練習,教育學生有序排隊,不推不擠;可在練習器材旁設置安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