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分析YH-15航空液壓油和RP-3航空煤油混合油液的紅外光譜吸光度比值R1460/1731及運動粘度γ50與RP-3的體積分數φ的定量關系。結果表明,隨著混合油液中RP-3含量增多,R1460/1731逐漸增大,但是非線性的,定量關系為R1460/1731=1.87+1.46×φ/(100-φ)。隨著混合油液中RP-3含量增多,γ50逐漸減小,也是非線性的,呈指數函數關系γ50=14.7×exp(-x/52.18)-1.5。通過測定吸光度比R1460/1731和運動粘度γ50相結合的方法,可以為YH-15航空液壓油和RP-3航空煤油混合油液檢測提供參考。
關鍵詞:YH-15航空液壓油;RP-3航空煤油;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R1460/1731;運動粘度
中圖分類號:TG157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5-2945(2025)10-0048-04
Abstract: The quantit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frared spectral absorbance ratio R1460/1731 and the kinematic viscosity γ50 and the volume fraction φ of RP-3 for the mixed oil of YH-15 aviation hydraulic oil and RP-3 aviation kerosene was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with the increase of RP-3 content in the mixed oil, R1460/1731 gradually increases, but the quantitative relationship is non-linear R1460/1731=1.87+1.46×φ/(100-φ). As the content of RP-3 in the mixed oil increases, γ50 gradually decreases, which is also nonlinear and shows an exponential function relationship: γ50=14.7×exp(-x/52.18)-1.5. The combination of measuring the absorbance ratio R1460/1731 and the kinematic viscosity γ50 can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testing of YH-15 aviation hydraulic oil and RP-3 aviation kerosene mixed oil.
Keywords: YH-15 aviation hydraulic fluid; RP-3 aviation kerosene;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FTIR); R1460/1731; kinematic viscosity
YH-15航空液壓油是以聚烯烴礦物油為基礎油,添加適量聚酯類物質及抗氧劑、抗磨劑、抗泡劑和蘇丹紅等調和而成,是用于飛機液壓系統的一種特殊油品,起著能量傳遞、潤滑、冷卻、密封、防銹和排污的作用[1-3]。RP-3航空煤油由單一的直餾組分與精制組分混合組成,具有熱值高、積碳量少、低溫性能優異以及潔凈度高等特點,是噴氣式航空發動機的廣泛使用的石油烴燃料[4-5]。
實際工程應用時,由于工作失誤存在YH-15液壓油和RP-3煤油有發生混合的可能,筆者就親歷過。但由于YH-15液壓油和RP-3基礎油均為烴類油,分子主鏈結構基本一致,無法通過常規的紅外光譜定性分析鑒別。關于石油類混合油液的鑒別,目前研究較少。孔德明等[6]利用三維熒光光譜技術對混合油液進行油種成分檢測。本文分析了YH-15液壓油和RP-3煤油混合油液的紅外吸光度比值R1460/1731及運動粘度γ50與RP-3體積分數φ的定量關系。研究了通過紅外光譜定量分析和運動粘度分析相結合的方法,檢測YH-15液壓油和RP-3混合油液。
1 "試驗過程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YH-15航空液壓油、RP-3航空煤油,成品購置。使用滴定管,按照表1制備不同混合比例的混合油液樣品,不停攪動使油液充分混合。各混合比例的油液外觀,如圖1所示。
表1 "混合溶液比例
1.2 "紅外光譜測試
使用Nicolet IS50型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儀對油液試樣進行紅外光譜測試,液膜法制樣。窗片選擇KBr晶片,試驗參數:波數范圍600~4 000 cm-1、分辨率4 cm-1、掃描次數32次。
定量分析時,在吸光度光譜下進行,采用兩點基線峰高法測定特征峰的吸光度。由于FTIR光譜儀的吸光度存在非線性問題,分析譜帶吸光度要控制在0.3~0.8,如基線能準確確定可稍低點,多組分樣品測試時,可適當超出,但要避免高于1.5。
1.3 "運動粘度測試
按照GB/T 265—1988《石油產品運動粘度測定法和動力粘度計算法》標準,毛細管內徑選擇0.6 mm,測定各油液樣品50 ℃下的運動粘度γ50。
2 "結果與討論
2.1 "紅外光譜定性分析
YH-15航空液壓油的紅外光譜圖如圖2所示。其中,3 649 cm-1處的苯酚-OH鍵的伸縮振動峰,是油液中抗氧劑(DBPC)的特征吸收峰[7];1 731 cm-1處的酯羰基C=O伸縮振動吸收峰、1 152 cm-1和1 240 cm-1處的C-O-C伸縮振動吸收峰,是油液中添加的酯類物質的特征吸收峰;1 460 cm-1處的-CH2彎曲振動吸收峰、1 377 cm-1處的-CH3彎曲振動吸收峰、969 cm-1處的(反式1,4)-CH=CH2-面外變形吸收峰,是油液中基礎油主鏈上分子結構的吸收峰,雖然各種添加劑分子結構中也含有-CH3、-CH2,但由于含量少實際工程應用時可忽略不計。
RP-3航空煤油的紅外光譜如圖3所示。油液基礎油為飽和的烴類油,因此光譜中僅含有-CH3和-CH2的特征振動吸收峰。
根據紅外光譜可以方便地定性鑒別出YH-15液壓油和RP-3煤油,但由于兩者的分子主鏈結構一致,特征吸收峰位置一致,若2種油液發生混合,無法通過紅外光譜定性分析開展鑒別,就需要進一步開展紅外光譜定量分析。
2.2 "紅外光譜定量分析
紅外光譜定量分析的理論依據是朗伯-比耳定律,即一束光通過樣品時,任一波長光的吸光度與樣品中各組分的濃度成正比,與光程長(樣品厚度)呈正比[8]。
式中:A(λ)和T(λ)分別表示在波數λ處的吸光度和透射率;a(λ)表示在波數λ處的吸光度系數;b表示光程長(樣品厚度);c表示樣品濃度。
紅外光譜的吸光度具有加和性,對于N個組分的混合樣品,在波數(λ)處的總吸光度為
一般開展紅外光譜定量分析,都是選取相互獨立的特征吸收峰,進行定量分析。而對于本研究2種油液基礎油分子結構基本一致,不存在獨立的特征吸收峰,但YH-15液壓油中酯類添加劑的酯羰基C=O與烴類油主鏈的亞甲基-CH2相互獨立,可以選作特征吸收峰。
YH-15液壓油和RP-3煤油混合油液,樣品濃度可以近似簡化為c15#+cRP3=100%,樣品厚度b相同,吸光度系數又均為常數,因此混合油液吸光度比R1460/1731可簡化為
吸光度比R1460/1731與混合油液中RP-3含量呈非線性函數關系。
測定C=O吸收峰強度時,基線范圍在(1 800~1 650)cm-1,讀取1 731 cm-1附近的峰強A1731;測定
-CH2吸收峰強度時,在(1 590~1 410)cm-1范圍取基線,讀取1 460 cm-1的峰強A1460。將A1731進行歸一處理化后,不同RP-3含量混合油液的A1460分布情況,如圖4所示。
混合油液中RP-3體積分數φ與吸光度比值R1460/1731的關系如圖5所示。隨著體積分數φ的增大,R1460/1731逐漸增大,呈非線性。前期隨著φ的增大,R1460/1731增長速率較慢,當φ超過40%后,R1460/1731增長速率逐漸增大。將吸光度比值R1460/1731與φ按照前面分析的函數進行非線性曲線擬合,得到關系式R1460/1731=1.87+1.46×φ/(100-φ),相關因數R2=0.988。理論分析與實測數據一致,說明在實際工程應用中,可以利用吸光度比值R1460/1731來測定混合油液中RP-3煤油的含量。
當RP-3含量較少時,R1460/1731的增量并不明顯,同時由于測定時的人為誤差,因此此方法不適合混合油液中RP-3體積分數低于10%時的測定。
2.3 "運動粘度分析
各混合油液的運動粘度γ50與RP-3體積分數φ的關系,如圖6所示。可見樣品的運動粘度γ50隨φ的增大而逐漸減小,也是非線性的,呈指數函數關系。前期隨著φ的增大,γ50減小速率較快,當φ超過40%后,隨著φ的增大,γ50減小速率減緩,并逐漸趨于一固定值[9](RP-3煤油的運動粘度)。
將運動粘度γ50與RP-3體積分數φ,進行指數函數擬合,得到關系式γ50=14.7×exp(-x/52.18)-1.5,相關因數R2=0.983。在實際工程應用中,可以利用運動粘度γ50來測定混合油液中RP-3含量,而且正好彌補紅外光譜定量分析測定RP-3含量較少時誤差較大的不足,2種方法相互補充。
3 "結論
1)利用紅外光譜吸光度比R1460/1731來測定YH-15航空液壓油中混入的RP-3航空煤油體積分數φ,具體呈R1460/1731=1.87+1.46×φ/(100-φ)關系;
2)利用運動粘度γ50來測定YH-15航空液壓油中混入的RP-3航空煤油體積分數φ,具體呈γ50=14.7×exp(-x/52.18)-1.5關系。
3)2種方法相互補充,為石油類混合油液檢測提供了重要參考。本方法達到了對混合油液油種成分進行快速、準確定性定量分析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孫俊杰.15號航空液壓油基礎油族組成對油品性能的影響[J]].化工管理,2021,32(21):61-62.
[2] 黃河,毛陽,孫永賓,等.YH-15航空液壓油的黏溫特性測試與分析[J].兵工自動化,2015,34(5):42-43.
[3] 羅健,許世海,向碩.地面裝備用航空液壓油替代可行性研究[J].當代化工,2021,50(1):100-103.
[4] 何馳,楊智超,張家祥,等.RP-3航空煤油及固體雜質性質實驗[J].工藝與工程,2021,40(1):58-65.
[5]楊墨,王靜波,李象遠.RP-3航空煤油高溫骨架機理構建及驗證[J].化學研究與應用,2020,32(1):106-112.
[6] 孔德明,張春祥,崔耀耀,等.三維熒光光譜結合交替加權殘差約束四線性分解算法對石油類混合油液的檢測[J].光譜學與光譜分析,2019,39(10):3130-3135.
[7] 劉婕,黃文杰,朱志謙.紅外光譜測定烴類航空潤滑油中2,6一二叔丁基對甲酚含量影響因素研究[J].石油化工應用,2013,32(10):122-124.
[8] 翁詩甫,徐怡莊.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分析[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6:467-478.
[9] 張志強,郝毓雅,陳戰斌.航空噴氣燃料RP-3運動粘度特性研究[J].現代機械,2020,46(1):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