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是心靈的窗戶,而新生兒眼底篩查正是守護這扇窗戶的第一道防線。對于新手父母而言,迎接新生命的喜悅往往伴隨著對未知風險的擔憂。下面就來說說新生兒眼底篩查中心發生的一件事。
一對幸福的小夫妻生了一個可愛的寶寶,足月順產,哭聲響亮,出生體重3950克。全家人都沉浸在幸福中。寶寶出生后48小時做了新生兒眼底疾病篩查,結果發現左眼視網膜上長了一個小瘤子,經過進一步詳細檢查確診為眼部惡性腫瘤。幸虧發現得早,否則會影響視力甚至危及生命。經過及時的治療和定期隨訪,寶寶現在2歲多了,視力正常,腫瘤也沒有復發和轉移。家長都非常感謝醫院開展了新生兒眼底疾病篩查這項業務,因為該項檢查不僅拯救了寶寶的眼睛,還挽救了寶寶的生命。
這也促使更多新生兒父母意識到:新生兒眼底篩查不是可有可無的選擇,而是現代醫學為新生兒構筑的重要健康屏障。
為什么要做新生兒眼底疾病篩查?
新生兒期的寶寶眼病很多,因為這時候的寶寶大多時候都在睡覺不睜眼睛,所以很多例如早產兒視網膜病變、眼底出血、家族性滲出性玻璃體視網膜病變、視網膜母細胞瘤、先天性白內障、脈絡膜缺損、視神經萎縮等先天性可致盲的眼疾沒法及時發現。最近我國新生兒眼底檢查中心臨床研究發現,有19.45%的新生兒存在眼部異常。因此特別提醒新生兒父母一定要重視新生兒眼底篩查。
哪些寶寶需要做眼底篩查?(新手爸媽注意)
1.出生體重lt;2000克的早產兒和出生體重lt;2500克的低出生體重兒都應當在出生后4~6周或矯正胎齡32周進行首次的眼底篩查。
2.兒科醫生認為比較高危的新生兒,應盡早進行眼底篩查。
3.足月新生兒:有條件的足月或正常出生的新生兒也可以在出生后7天內進行首次新生兒眼底疾病篩查,漏篩者可在出生后42天完成初篩,以做到疾病早發現、早治療。
新生兒眼底篩查的主要流程有哪些?
1.散瞳:新生兒眼底疾病篩查前由護士給新生兒滴散瞳藥,每5~10分鐘一次,滴3~4次,待瞳孔散大即可檢查。散瞳對新生兒來說是安全、無傷害的,散瞳后4~6小時瞳孔即可恢復正常。
2.檢查:進行新生兒眼底疾病篩查的醫生必須經過理論、操作培訓,考核合格后才能進行操作。檢查時新生兒取平臥位,助手雙手固定其頭位,用專用開瞼器撐開眼瞼后涂眼用凝膠,清晰抓拍眼底五個象限(后極部、鼻上、鼻下、顳上、顳下)照片,以便及時發現異常。每只眼睛檢查過程約15秒。
3.檢查結束由檢查醫生當場告知家長本次檢查結果及注意事項。
新生兒眼底疾病篩查注意事項有哪些?
1.新生兒眼底疾病篩查整個過程約40分鐘。
2.開始散瞳后不要給寶寶喂奶或水,以免在檢查過程中發生溢奶引起誤吸。
3.檢查后寶寶眼瞼可能會有輕度壓痕,可自然消退。
4.檢查完畢寶寶眼睛避免強光(如太陽光)照射4小時。
5.眼篩結束寶寶即可正常喂養,無須禁食。
新生兒眼底疾病篩查對寶寶眼睛有傷害嗎?
新生兒眼底疾病篩查對寶寶無傷害。這項檢查主要用于早期發現視網膜病變、先天性白內障等疾病,特別是早產兒視網膜病變的篩查尤為重要。該項檢查使用的是嬰幼兒眼底檢查專用設備——廣域數字化小兒視網膜成像系統,設備運行快捷、有極大的視野和高品質的圖像,客觀、無創地對寶寶進行眼底檢查,專利的光源技術對視網膜無損傷,檢查結果會以圖片形式永久保存,便于早期發現新生兒眼底病變。
雖然檢查時寶寶可能會感到不適,如光線刺激或短暫的眼部壓力,但這些不適是暫時的,不會對眼睛造成永久性損傷。檢查前,醫生通常會使用散瞳眼藥水,確保視野清晰,散瞳效果也是可逆的,幾小時后會恢復正常??傮w而言,新生兒眼底篩查是安全的,且能有效預防視力損傷或失明。家長應積極配合,確保寶寶的眼睛健康得到及時監測。
新生兒眼底篩查項目在北京、上海、浙江、江蘇、四川、湖北、陜西、福建、遼寧、安徽、廣東等地都有開展,全國多地都在積極推進新生兒眼底篩查項目的開展,以保障新生兒的視力健康。新生兒眼底病變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對于保護新生兒視力健康具有重要的意義,讓我們一起關注寶寶的眼健康,共同呵護他們的眼睛,讓孩子們的童年充滿歡聲笑語,讓孩子們的家庭充滿希望,讓孩子們擁有一個光明的未來!
肺結節就是早期肺癌嗎?哪些肺結節是早期肺癌?早期肺癌術后需要做放、化療嗎?早期肺癌可以完全治愈嗎?安徽省胸科醫院腫瘤放療科主任閔旭紅為您詳細介紹什么是早期肺癌,早期肺癌尤其是局限于肺部的初期病變有哪些癥狀等,通過早期的診斷和綜合治療,讓患者更有信心戰勝病魔。歡迎掃碼收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