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9年出生的姜曉娜,在夏秋季節的田野間,操控著龐大的收割機械,穿梭于麥浪與玉米田之中。她宛如一位英勇的“機甲戰士”,踏遍了祖國的山川河流,不僅助力農民迅速收割,還常常無償幫助年長的農戶收割。她的事跡被熱心網友以漫畫的形式繪制出來,并在網絡上廣泛傳播。
姜曉娜出生于安徽省亳州市渦陽縣的一個農村家庭,她還有兩個弟弟。小時候,父母為了生活常年在外打工,她跟著爺爺奶奶長大。在農村的日子雖然艱苦,但也培養了她堅韌不拔的性格和對土地的深厚感情。
中學畢業后,姜曉娜懷揣著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來到了江蘇常州。在這個繁華的城市里,她憑借著自己的努力和對美的追求,經營起了一家美甲店。在城市的霓虹燈下,她用雙手為顧客打造出美麗的指甲,也過上了安穩的城市生活。
然而,2022年夏天,奶奶的一場重病打破了這份平靜。姜曉娜心急如焚,毅然關掉美甲店,回到亳州老家照顧奶奶。彼時,正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期間,小麥搶收季節來臨,外地農機難以進村,在常州務工的父母也無法回家。看著家中的農田和年邁的爺爺奶奶,姜曉娜必須擔負起家中的重擔。
“我當時就想,總得找點活兒干吧。正好家里的50多公頃小麥熟了,等著收割,我就打算買一臺收割機。” 姜曉娜回憶起當初的決定。
與父親商量后,從未接觸過農業機械的姜曉娜買了一臺收割機。然而,操作收割機并非易事。收割機的離合器異常沉重,身材嬌小的姜曉娜必須站起身來,用盡全身力氣才能踩下去。而收割機的方向控制與汽車大相徑庭,完全依賴后輪,這讓她感到非常不適應。還有在維護割臺刀片時,她也經常不小心被劃傷。



面對挑戰,姜曉娜沒有退縮,而是積極地向經驗豐富的師傅學習駕駛技術,并且在短短半個月內就考取了收割機操作證。為了盡快熟練掌握收割機的操作技巧,她每天早早起床,跟著師傅在田間地頭練習。烈日當頭,她坐在悶熱的駕駛室內,汗水浸透了衣衫,她也依然全神貫注地操作著機器。晚上回到家,她還要復習當天學到的知識,研究收割機的構造和維修方法。很快,她正式進入田間開始進行收割作業了。
麥收時節,莊稼是不等人的。時間就是金錢,姜曉娜每天早上天不亮就出門,一直干到晚上天黑了才回家。有時候忙起來,她連飯都顧不上吃,餓了就隨便啃個面包。第一個麥收季,她收割了300多公頃麥子,整個人瘦了4公斤。曾經漂亮的雙手,也因為長時間握方向盤磨出了老繭。姜曉娜看著自己粗糙的雙手,卻沒有一絲后悔,她說:“雖然手變丑了,但是我覺得很值得。”
2024年,姜曉娜加入了跨區作業農機手的行列。她帶著收割機走南闖北,北至新疆昌吉收小麥,東抵遼寧收玉米。
在跨區作業的路上,姜曉娜遇到了許多感人的故事。在河南駐馬店,她接到了張大叔的收割任務。張大叔家的麥田地塊濕,還有倒伏的情況,收割難度很大,姜曉娜收割一圈就得停半圈。起初,張大叔對她的收割速度很不滿意,覺得速度快才是好機手。但當收割任務完成后,張大叔發現姜曉娜割出來的麥茬特別低,很適合接著播種,而且不跑糧、不丟糧,出糧干凈。張大叔不禁對她豎起了大拇指。
在張大叔的推薦下,聯系姜曉娜搶收的村民越來越多,她從不拒絕,還帶著弟弟開啟了“白加黑”的工作模式。一天下來,他們最多能收割150公頃地,最晚收到夜里十一二點。“那時候真的很累,但是看到農民們期待的眼神,我就覺得自己不能停下來。”姜曉娜說。
有一天傍晚,姜曉娜正駕駛著收割機在鄰村的田間忙碌著。突然,她看到路邊站著一對老夫妻,他們牽著一條小狗,眼神中充滿了期盼。姜曉娜停下收割作業,上前詢問情況。原來,老夫妻家的玉米因為晚熟錯過了村里的收割機,而自己家又沒有收割機,所以,他們才在路邊求助。看著老夫妻焦急的神情,姜曉娜毫不猶豫地答應了。
姜曉娜駕駛著收割機來到老夫妻的玉米地,地里的玉米長得十分茂密,晚熟的玉米棒子沉甸甸地掛在秸稈上。她小心翼翼地操作著收割機,生怕損壞了他們辛苦種植的莊稼。收割機的轟鳴聲在田野里回蕩,玉米稈紛紛倒下,金黃的玉米棒子被收入倉中。
經過數小時的辛勤勞動,玉米田被收割一空。看著這平整的田地,老夫妻的內心充滿了感激。大爺試圖給姜曉娜支付報酬,但她堅決拒絕了,并對大爺說:“將來您有小麥或玉米需要收割,就直接來找我,我家有設備。”大爺感動得幾乎說不出話來。夕陽的余暉灑在駕駛著巨大收割機的姜曉娜身上,她宛如一位真正的“機甲戰士”,在自己的“戰場”上,駕駛著戰車,勝利歸來。
還有一次,姜曉娜在田里收割小麥時,看到遠處有一位老人守著一小塊麥田,不時地看向她這邊。姜曉娜便下車向老人走去。經過交談,她得知老人今年85歲,他的兒子兒媳都去世了,他一個人帶著三個孫子孫女,還種著好幾公頃地。他沒有力氣自己收割麥子,也沒有錢雇收割機,正在發愁怎么辦。姜曉娜二話沒說,開著收割機就進了老人的地里,只用了半個小時就幫老人收好了麥子。
這個故事一發布至網絡,觸動了無數人的心弦,還得到了央視新聞的點贊。
在跨區作業的過程中,姜曉娜和弟弟常常風餐露宿。如果村子離鄉鎮路程遠,他們就搭個帳篷睡在收割機旁。姜曉娜知道糧食對于農民來說意味著什么,她明白自己的任務重大,絕不能耽誤了農民的收成。
姜曉娜將自己作為農機手的日常生活通過短視頻記錄下來,并上傳至網絡。出乎意料的是,這些視頻引起了許多人的關注。其中,她免費幫助老夫妻收割晚熟玉米的視頻,獲得了超過50萬的點贊量。不僅如此,還有網友將這段感人的故事改編成了連環漫畫。在漫畫中,一對老夫妻和他們的小狗在玉米地里并排站立,仰著頭充滿溫情地注視著操作收割機的姜曉娜。
在評論區,網友們紛紛留言表達對姜曉娜的敬佩之情,“姜曉娜真是太厲害了!從美甲師到農機手,這個轉變太勵志了。”“她不僅善良,還很勇敢,是我們學習的榜樣。”“這個女孩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什么是真正的美,外表美不算什么,心靈美才是真的美。”“她讓我們看到了年輕人的擔當和奉獻,她的舉動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過去一年多的時間里,姜曉娜在抖音平臺的粉絲數量已近40萬。許多熱心人士為她推薦工作機會,這使得她的日程變得異常繁忙。姜曉娜在累并快樂著的生活中,更加堅定了服務鄉村的信念。她利用抖音平臺,積極地分享農機操作技巧和農業知識,吸引了大量年輕人的關注。隨著粉絲數量的持續增長,姜曉娜逐漸成了鄉村青年的榜樣。她的善良和熱情感染了無數人,也讓更多人開始關注農機手這一群體,讓更多的年輕人看到了鄉村發展的新希望。
對于未來,姜曉娜有著清晰而堅定的規劃:“我想成立一個合作社,承包一些土地,種大棚蔬菜,把年輕的農機手凝聚在一起進行跨區收麥,我會在這片土地上創造出自己的價值!”
從美甲店到廣袤的田野,從城市精致的生活到成為農機手后的風吹日曬,姜曉娜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夢想的另一種模樣。她是田野上的“機甲戰士”,更是溫暖人心的善良姑娘。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她如同一顆閃耀的星星,照亮了自己,也照亮了身邊的人。
責編/高爽
E-mail:35924059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