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直想寫寫父母的愛情。但自己卻有些困惑:該如何評判他們的婚姻呢?
父母的婚姻是包辦的,遵循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傳統,我對此曾不屑一顧。父親曾告訴我:“當年訂了婚,卻并沒有見過你媽一面。”那時,我就想:“這婚,到底是怎么訂的?”于是,我好奇地問起父親的擇偶條件。父親笑道:“不呆不傻就行,長得看得過去就行。”父親告訴我,因為不放心,訂婚后的一天清晨,他還特意跑到母親娘家的門外,隔著門縫,偷偷看了母親一眼。父親說:“看了一眼,我就放心了。模樣還算周正,而且不拐不瘸。”我說:“這就行了?沒有愛情和心靈默契怎么生活在一起呢?”父親搖頭說:“啥叫愛情?我不懂。”
我聽了這話,感到很不解,就跑去追問母親當年的事。母親也只是淡淡地說:“年輕時候的事情,現在還提它干啥?什么愛不愛的,我也不懂。”
母親告訴我,結婚那天她正在和面,準備做午飯。花轎來時,她連手都沒來得及洗就被塞進了花轎。母親說:“你父親家里很窮,連床上的被子都是借來的。”
父親聽后呵呵地笑,并不反駁。我想:“看來母親所言不虛。”
從鄉村來到城市定居,母親沾了父親的光。父親是復員軍人,服役八年,年年都是五好戰士。轉業分配工作時,正值開發新疆之際,對打算扎根在新疆的人有許多優惠政策,比如可以攜帶家屬,并為家屬安排正式工作。為了讓母親有一份工作,父親放棄了定居南方大城市的機會,毅然帶母親來到新疆。母親很順利地進入國企成為一名正式職工。但我想不通的是:生性要強的母親并不領父親的情,總說工作是自己爭取來的。對此,父親也只是笑笑。
在我很小的時候,父親就忙忙碌碌的,幾乎沒有休息過。母親只管上班,而父親既要上班,下班還要做飯、打掃衛生。為了照顧家庭,父親放棄了當領導的機會,選擇在食堂當采購員,后來又主動要求當庫管員。因為他當庫管員,我們可以在庫房里安靜地寫作業,他也可以隨時輔導我們。
家里窮,四個孩子要上學,父親就自己買布給我們做衣裳。父親甚至會織毛衣。
母親脾氣不好,一生氣就去找領導告狀。一個下雨天,母親跟父親吵架后摔了家里的東西,然后沖出家門,不知去向。父親先給我們做好飯,然后冒雨出門找母親。原來母親正在領導家中哭訴,求領導讓他們離婚。領導聽完笑著說:“我說一句實話,老夏對你不錯。他對你那么好,在全廠可謂百里挑一,人要知足呢!”
正說著,父親到了。母親的眼淚又掉了下來,開始說父親的不是。父親卻也只是笑著對母親說:“有事回家說,隨便你怎么說,行了吧?”
回到家里,母親還在生氣。父親把飯端到母親面前,說:“餓了吧?趁熱吃。”
那是一碗熱騰騰、香噴噴的雞蛋面。當年,這樣一碗面,只有家里人生病時才能吃到。所以,當年的我極盼望生病。能吃到一碗精工細做的手搟面,上面還臥著兩個荷包蛋,哪怕生病,也是一種幸福。
我覺得父親對母親太好了,而母親卻不是一個知恩圖報的人。母親吃面的時候,我把父親拉到一邊,悄悄問他:“爸,媽媽這么不講理,還亂砸東西,你為什么還給她吃這個?好像是表揚她該砸東西似的!”
父親笑道:“你這小孩子,什么也不懂。你不知道,你媽是孤兒,在這個世上沒有任何親人,多可憐呀!”原來是這樣,我無言以對。
從小我就覺得,父親對母親的好,是說不盡的。有好吃的東西,父親從來都不吃,卻總給母親和我們四個孩子一人留一份。而母親似乎從來沒有問過父親吃不吃,就自顧自地享用起來。
歲月流轉,母親的脾氣也越來越大。有一天,因為一點小事,她又和父親吵架,然后亂砸東西,誰也勸不住。父親去掃地上的碎玻璃時,一不小心,劃傷了手指。母親卻視而不見,又跑到父親的領導那里傾訴自己的委屈。
父親的手血流不止,我勸父親說:“你和媽離婚吧,你為什么要這樣活受罪?”
父親平靜地說:“傻孩子,盡說傻話。我要是跟你媽離婚了,你們就得跟著吃苦。懂嗎?”
望著父親堅毅的面龐,我的淚水悄悄流淌。那年,我二十歲。
我雖然心疼父親,但并不贊成父親的做法,或者說,不欣賞他的性格。我總覺得男人應當四海為家、瀟灑從容、不拘小節。小時候我就下定決心,找對象絕對不找父親這樣的。
二十二歲那年,當我遇到一個什么家務活都不會干的男人時,我很自然地愛上了他。父親說:“這人靠不住,他什么也不會干,結婚以后你會很辛苦的。”
我在心里說:“好男人志在四方,我不想讓他像你一樣平庸。”就這樣,我嫁給了他。
果然,婚后所有的家務活只有我一人承擔。因為工作性質使然,瀟灑的丈夫常年不在家。后來,就聽說他有了外遇。
父親見我日漸憔悴,便心疼地問我:“現在后悔了吧?”
我嘴硬,含淚賭氣道:“自己選擇的路,不后悔!”
歲月如流,不經意間,我突然發現父親的兩鬢已經斑白,我感到十分震驚。我的父親,老了!那年,我三十歲。
父親退休后,閑不住的他開了一個小店,賣日常用品。店面小,雇店員不劃算,于是,售貨、進貨、記賬、盤點,所有的事都是父親一人忙活。我們姐弟四人都已成家,各有各的事,平時也幫不上父親。而母親,不過是給父親做做飯而已。我常常抱怨父親遇人不淑。我說:“當年你要有點見識,就該娶個有文化的女子。”
父親說:“不要這么說,她畢竟是你媽。我和你媽成了家才有你啊!她是一個好女人,雖然不識字,但不藏心眼,是個直爽人。”
我又一次無言以對。雖然我心里依然不服氣,但為了不讓父親傷心,我還是很知趣地閉上嘴,不說了。
有一段記憶,是我一直不愿回想的。有一天早上,父親在進貨路上,因突發腦出血暈倒了,幸虧被一個晨練的老人發現,老人及時將他送進了醫院。幸虧搶救及時,父親才醒了過來。
那時候,我正在與丈夫鬧離婚。聽到消息,我什么也顧不上,趕緊去買了許多營養品,還有父親最愛吃的鹵雞。
我趕到父親床前,看見父親蒼老而疲憊的臉上布滿了皺紋。曾經只是兩鬢斑白,如今已是滿頭華發。我的淚水,靜靜地流下來。我緊握著父親的手,難過得一句話也說不出來。父親笑著安慰我說:“沒事,二妮,我命大著呢,你不要擔心啊!”
此時,母親卻正在認真地翻撿我帶去的東西。一見鹵雞,她就說:“還熱著呢,真香!老夏,你吃不吃?你不吃我就吃了。”
父親溫和地笑著說:“知道你嘴饞,吃去吧!”
母親立刻拿起雞腿,放進嘴里嚼了起來,還邊吃邊說:“你活該,誰讓你不小心的?我說讓你晚點去進貨,你就是不肯。告訴你,你要是落個半身癱瘓,我才不管你呢。你自己可要想好!”
我說:“爸,你住到我家去,我管你!”
父親說:“你媽最愛跟我開玩笑了。她是刀子嘴豆腐心,你別聽她的。她一天見不著我,連覺都睡不著呢!”
三個月后,父親又因腦出血住進了醫院。這一次,他再也沒有醒過來。
送走了父親,母親就不停地咒罵他:“老夏,你個挨千刀的,這輩子你算是把我坑死了。你走了,我怎么辦啊?”
我緊緊地握住母親的手,誠懇地說:“我們姐弟四人會好好照顧你的,你是我們的親媽,我們不會讓你孤單的。”
母親卻撇撇嘴說:“你們?算了吧!指望你們,我還不如指望自己呢!”
這話讓我陷入沉思,我意識到:“老伴老伴,老來做伴。子女關心再多,也抵不上身邊有個人陪伴。”
我是一個極其開明的人。只要母親過得開心,我同意母親再婚,我開始為母親物色對象。我想,我的心意,母親一定會理解的。
但我又錯了。因為這件事,母親把我痛罵一頓,“你自己的婚姻都危機四伏,還來管我的事啊!我是你的累贅嗎?我住著自己的房子,吃著自己做的飯,你為什么非要給我找老伴?”
我百口莫辯,只能默默聽著母親的責備。
不久,我便與丈夫離了婚。在一個寂靜的午夜,我想起了父親,不禁淚如雨下。
至此,我讀懂了父母的愛情。原來,在父親眼里,身為孤兒的母親實在可憐,父親的愛里多是憐惜。而母親,總是向父親撒嬌。這是一對類似父女的夫妻。父親一直把母親當作女兒一樣疼愛,所以凡事不與母親計較。這是何等的深情!
原來,母親什么都懂,只是常常心口不一。她心里有愛,嘴里卻一直在抱怨。打是親,罵是愛,這一點,母親發揮得淋漓盡致。為了感謝父親給予她一生的關愛,母親能夠做到的,就是堅守記憶,不再結婚。
一生只有一次愛戀,我終究讀懂了母親。
領悟到這些時,我已經年近四十了。
在圍城的邊緣徘徊時,我更敬重我的父親。父親那份寬容的愛,在這世上極其珍貴。我終于明白,愛情,說到底,能夠打動人心的,終歸還是不離不棄。無論對方有無文化、脾氣好還是不好,只要結了婚,兩人一生都要手牽著手。“執子之手,與子偕老”這一點,父親做到了。
我真心羨慕母親,有人曾這樣愛過她,她是何等幸福。
前幾天,我與母親談及父親。母親動情地說:“我是不會再婚的。因為這世上再也找不到像你爸那樣對我好的人了。”
一向看似傻乎乎的母親,心里卻什么都明白,她深刻地懂得愛情可遇不可求的道理。
如今,父親成了我的偶像。我總在想:“如果今生能夠遇到一個像父親那樣對我極度包容的好男人,那該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啊!”
父母的愛情,也在我心中成了經典的故事。
責編/伊和和
E-mail:yihehe@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