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飛快發展,AI賦能帶來了新一輪的學生管理模式變革,在學生管理進程中,發揮AI智能技術優勢的重要性越來越凸顯,很多高校嘗試通過數字化轉型來提升對AI智能時代的適應能力,其中AI技術賦能是創新學生管理方面的重大嘗試。文章分析了AI智能系統的內在結構,剖析了AI賦能創新學生管理的必要性,探討了AI賦能創新學生管理與應用過程中遇到的阻礙與挑戰,并嘗試提出了AI賦能創新學生管理與應用的實踐策略,以其為學生管理工作提供安全、高效的系統支持。
[關鍵詞]AI賦能;學生管理;應用實踐"""" [DOI]:10.20122/j.cnki.2097-0536.2025.04.032
學校招生規模的持續擴張使學生管理對學校發展的影響越來越大,而很多學校制定的學生管理策略仍然以傳統的層級管理制度為主,逐漸脫離了新時代的信息化發展趨勢,已無法滿足新時代高校實現長遠發展的需求,推進AI技術的有效應用已成為優化學生管理、引導學生行為的重要途徑。然而,不少高校在學生管理與AI技術融合時存在諸多問題,想要進一步創新學生管理模式,提升AI賦能成效,需要重新建構創新型學生管理體系,通過AI智能分析展示出當前學生管理存在的問題與不足。
一、AI賦能下學生管理系統的內在結構
以AI識別為基礎實時進行學生管理的綜合系統,可以劃分為信息數據采集模塊、行為動態分析模塊、數據共享調用模塊、聯合溝通建議模塊、實時通信模塊等等。信息數據采集模塊:要深入到學生日常生活與學習的方方面面,采用AI攝像頭去采集學生的行為動機,能夠對識別到的數據材料進行動態分析。通常情況下,校園為了更好地進行學生管理,會在校園廣場、樓道以及教室等公共區域內設置AI攝像頭。行為動態分析模塊:將學生的行為和表情等錄入到系統數據庫,根據接收到的數據材料來捕捉動態信息,輸出學生當前的身心狀態。數據共享調用模塊:將數據調用模塊與學校的辦公模塊、教務系統進行有效連接,實時查詢學生當前的學習成績以及階段性的學生心理評估數據,將有效的數據材料進行多部門共享。聯合溝通建議模塊:面向學生、教師、教務管理人員等多方開放的數據渠道,接受當前的學習成果和學生的身心狀態,并在此基礎上分析出適合學生的溝通相處模式。實時通信模塊:包括手機、電腦等移動終端,家長老師可以自主通過通信設備來進行溝通與交流,打破傳統學生管理時間與空間的限制。[1]
二、AI賦能創新學生管理的必要性
AI賦能創新學生管理有助于輔助學生進行職業規劃,AI具有強大的識別功能,能夠自動根據學生在校期間的表現,動態模擬學生未來的畢業工作形態,可以為學生未來就業提供薪資、就業方向等相關問題的指導。有助于跟蹤學生的具體學習動態。學生在校期間教師需要管理的學生數量較多,難以完全兼顧到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效率。傳統的工作模式已經逐漸被新時代的智能科技所取代,學生數量的不斷增多,導致學校面臨著對學生關注度不足的困境。AI技術的有效應用,能夠對在校生的數據材料進行跟蹤收集,實時關注學生的室內外活動情況和日常學習情況。不定期的進行AI系統數據分析,可以了解學生不同活動的時間占比,形成一個完整的宏觀觀測模型。
三、AI賦能創新學生管理與應用的現存問題
(一)對AI賦能的認識不足
AI智能科技在學生管理中有了廣泛應用,但許多高校管理層對信息技術發展的認識不足,AI技術正在持續的改進與升級,其具備高效的數據建設能力和處理能力。隨著高等院校與學生管理相關數據信息的不斷發展,高校對AI技術的依賴程度正在持續增長,但新事物的產生面臨著消極影響和積極影響兩個方面,AI技術的應用也同樣存在許多問題。AI系統在教育體系中的應用仍然處于發展階段,未形成完善的AI系統綜合管理機制,主要是憑借AI功能帶來的便利性和科學性等原理,在高校學生管理中得到了應用,但仍然無法完整地打破各部門之間的數據壁壘。系統延遲、AI交互遲緩、信息重疊、數據遺失等一部分問題仍然影響學生管理工作的穩定開展,由于高校對AI賦能的認識不足,在AI建設期間的資金投入有限,系統運行仍然面臨著安全隱患。[2]
(二)學生管理系統不健全
高校招生數量持續擴張,針對學生管理相關的數據信息呈幾何倍數增長,數據更新換代速度較快,但許多高校未設置與學生管理息息相關的AI職能部門,新型的AI技術原理得不到廣泛應用,AI系統模塊的更新換代速度較慢;受到傳統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的影響,學生管理工作仍然以基礎的學習成績評價為主,無法滿足新時代的AI應用需求;傳統管理體系下數據信息過于分散,工作人員需要處理的數據材料十分繁雜,重復性勞動可能導致工作人員的逆反心理。學校綜合管理系統不健全,無法實現對學生個人生活學習行為的實時監控,AI監控管理機制得不到廣泛應用,在學生個人行為識別期間存在的失誤率較高。
(三)信息傳遞存在偏差
通常情況下,高校的管理系統是一個龐大的工程,想要發揮出學生數據的應用成效,需要保證學生信息的正確性與統一性,AI賦能下要求多個系統機構中的信息數據要實現與其他機構的互聯互通,這樣更有利于AI智能識別機制的建立。在達成數據互通后,每一個智能機構都能夠自動整合生成各項數據,但信息在不同的數據材料中存在質疑,需要制定規范化的判別標準。由于高校學生數量眾多,學生管理涉及到的信息數據十分繁雜,每個學生被采集到的數據信息也十分復雜,需將不同的信息數據細分到不同的院系,在系統模塊中又分為多個管理等級,不同等級中涉及到的信息數據有著不同含義。這就導致在數據分析與處理過程中難度加大,除了文字信息外,還包括視頻信息、圖片信息等難以識別的信息材料。而許多高校將學生管理的工作重心放在學生學習情況的調查研究,而忽視了學生行為數據、學生情感數據,導致AI系統數據更新不及時,無法發揮出AI智能技術的創新管理作用。
(四)缺少AI技術人才
AI技術在學生管理工作中雖得到了廣泛應用,但缺少專業的技術型人才來作為支撐,根據實際高校學生管理情況來看,許多負責學生管理的工作人員和高校教師,把工作重心放在學生成績的管理與識別上。針對AI技術領域的投入有限,未設置專門的人才培訓機制,許多教職人員在學生管理工作期間,對AI技術的應用仍然停留在淺層表面,無法滿足學生的綜合性發展需求。[3]
四、AI賦能創新學生管理與應用的對策
(一)提高對AI賦能的認識
想要發揮出AI賦能的創新型學生管理作用,需要發揮出大數據和AI系統功能的應用優勢。術業有專攻,在學生管理工作開展過程中需要一批獨立的教務管理人員,負責對學生的日常生活學習行為進行管理。AI系統帶來的便捷性、開放性的溝通渠道,更加符合高校學生管理要求,想要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生管理質量,需要分析AI應用存在的技術性問題,制定出科學嚴謹的改進措施。首先,AI作為一項新興產業,需要培養出大批量的AI技能人才,傳統的學生管理人員也需要在AI系統的基礎上,利用科學原理確定學生當前存在的問題與不足。其次,要打造AI社團,為學生管理提供基礎的設備條件,鼓勵相關人員主動學習AI操作技能,只有充分認識到AI賦能的重要意義,才能制定出針對性的學生管理指標。
(二)建設AI識別管理系統
AI技術在學生管理中的應用是信息時代發展的趨勢,隨著系統功能的不斷深化,想要從根本上解決學生管理的問題與不足,需要加大技術的研究投入,對當前的AI管理系統進行優化與升級,實時判別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自動分析學生的成長環境,記錄學生當前的知識儲備。只有明確學生之間存在的明顯差異,才能夠為學生未來的成長與發展作出合理規劃。要立足于學生的發展需求,制定出個性化的AI智能管理方案,一切AI管理動機都是以助力學生健康成長作為主要目標。安排專業學生管理人才主動參與到AI系統建構過程中,實時把控AI模塊的運行情況,能夠自動進行數據處理與數據識別,保證學生管理工作的穩定推進。[4]
(三)開拓信息資源共享路徑
保證AI系統信息的真實性與完整性,打造AI信息流管理平臺,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適當的進行數據庫類別劃分,在識別到可能的虛假信息時,要及時進行信息提取上傳和填寫。秉持客觀真實的基本原則,確保每一項數據材料都能夠真實反映出當前的學生管理情況,每一個信息數據都要經過層層的智能識別,只有保證信息的精準性,開放多平臺之間的數據共享路徑,才能夠不斷促進學生管理體系的完善,使相應管理人才能夠自主完成大數據庫的數據維護工作,AI技術能夠自動完成數據篩選與識別。由于在學生管理進程中會誕生不同類別的數據,包括學習數據、生活數據等。應按照不同的類別進行數據劃分,提取其中有參考價值的數據材料,只有做好數據篩選工作,才能夠提高學生管理成效,在高校內部全力推進AI技術平臺的實際應用。AI智能管理極具挑戰,但AI技術的應用能夠開拓便捷的學生管理路徑,確保學生當前的生活、學習狀態具有共享渠道。AI智能管理應嚴格遵循國家高校管理要求,從正能量的角度出發,在保證學生個人隱私的同時,輔助學生進行正確的三觀建設,要積極開展心理健康輔導、多樣社團活動、精準教學評估等相關工作,利用AI分析得到的數據材料,生成有參考價值的學生管理依據。
(四)培養精通AI技術的管理人才
高校在學生管理進程中,AI技術的應用仍處于起步階段,需要注重的事宜較多,重點要培養一批精通AI技術的管理人才,可定期開展技能培訓工作,要求技術人員實時進行AI數據庫更新,持續進行AI系統軟件的升級。學生在校學習、日常生活都會產生不同類別的數據材料,而不同的數據信息會具有不同的學生管理價值,數據的更新不及時將會影響到學生管理工作的開展。因此,需要第一時間進行數據篩選與清除,提取出安全便捷的數據信息,保護學生的個人隱私,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只有保證數據的安全性,才能更好地完成學生管理任務。精通AI的管理人才能夠自覺維護學生的數據財產安全,建立專業的安全管理制度,保證各項信息的充分利用。運用高質量的AI操作技能,自動利用人機交互來識別有效的數據信息,在學生管理進程中發揮出個人的監督引導性作用。[5]
五、結語
綜上所述,AI賦能創新學生管理在輔助學生進行職業規劃、跟蹤學生具體學習動態和提高學生管理工作效率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面對不斷增長的學生分析數據,需要強化AI系統的智能管控,保證學生數據信息的有機整合。高校正在積極尋求學生管理轉型的新路徑,通過智能化的管理手段,降低學生管理期間的資源損耗,提升學生管理質量。未來,創新型學生管理還需在技術和人才等多方面加大投入力度,配合完善的管理機制,為學生未來的人生發展作出合理規劃。
參考文獻:
[1]吳君琪.大數據賦能下的高校學生一站式管理模式探索[J].公關世界,2024,(23):70-72.
[2]顧鑫.數字賦能背景下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機遇、挑戰及策略[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24,40(11):115-119.
[3]鄭尖尖,黃旭東.數字賦能:高校學生教育管理的審視與創新[J].科教導刊,2024,(29):1-3.
[4]劉石.基于大數據賦能的學生管理效果評價[J].黑龍江科學,2024,15(05):128-130.
[5]刁歡歡,張國立.數字賦能:高校學生教育管理的審視與創新[J].科教導刊,2024,(07):135-137.
基金項目:2022年遼寧省高校本科教學改革研究項目,項目名稱:思政課數字化立體課堂教學模式創新研究與實踐。
作者簡介:
李倩(1987.8-),女,漢族,黑龍江齊齊哈爾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程彬(1979.1-),男,漢族,遼寧朝陽人,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