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近年來,新疆天山以北地區梨產區積極發展冷棚栽培模式?;诒苯衤断憷胬渑镌耘嗄J较碌呐镄徒Y構、授粉品種選擇、建園方式、栽培要點等,總結出適合北疆地區特定氣候和土壤條件的冷棚玉露香梨管理關鍵技術。
關鍵詞" "玉露香梨;北疆;冷棚;栽培技術
【基金項目】:自治區重大科技專項計劃項目(2023A02008-3);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香梨產業技術體系項目(XJLGCYJSTX05-2024)。
王言君,張政輝,宋玟萱,徐詩琪,張銀軍,熊清,何天明,新疆農業大學園藝學院,郵編830052(烏魯木齊)。
收稿日期:2025-01-02
*通訊作者:何天明(E-mail:1554272245@qq.com)
北疆冬季嚴寒(最低氣溫-38 ℃),無霜期短(140~185 d),梨的露地商業化栽培一直沒有開展。近年來,隨著設施農業的發展,兵團130團、184團、126團、128團、三坪農場等北疆地區團場開始嘗試利用拱棚對玉露香梨等進行商業化栽培并取得成功。我們對兵團第七師胡楊河市130團6連聚豐果蔬種植專業合作社和128團19連的玉露香梨冷棚種植基地進行了實地調研,現將相關技術要點總結如下。
1" "冷棚結構
兩地皆為單體拱棚,拱高3.5~4.5 m,棚底寬10~11 m,棚肩高2 m以上。棚的長度50~150 m不等。聚豐果蔬種植專業合作社的玉露香梨大棚是根據130團的氣候、風向、地形、地貌設計的30~70 mm橢圓冷浸鍍鋅鋼管龍骨架,棚架拱桿間距80 cm,較同價格的30 cm圓鋼抗風雪性能更優,很好地解決了北疆地區冬季風大雪厚對大棚和梨樹的潛在不利影響。184團的56座大棚已連續安全生產9年,效果良好。棚膜選用藍色加厚PE無滴膜,保溫材料為強力花氈。此類型冷棚可有效利用太陽能,具備一定的保溫功能,并通過卷膜技術在一定范圍內調節棚內溫濕度,實現春提前和秋延后保溫栽培效果,完全可滿足玉露香梨在北疆地區的安全越冬需求。
2" "品種選擇和建園
苗木為直接從山西采購的容器成品苗,主栽梨品種為玉露香梨,砧木為杜梨。授粉品種一般選擇黃冠梨。授粉樹和主栽品種的比例為1 ∶ 8。棚內梨樹分3行栽植,株行距2 m×3 m,中間行樹冠高度控制在3 m,邊行樹冠高度2.5 m,平均110株/畝。栽植前用清水浸泡根系12~24 h。采用紡錘形和開心形樹形。溝栽,栽培溝順行安置,溝深約20 cm,溝寬1~1.2 m,施腐熟農家肥3~5 m3/畝、過磷酸鈣50 kg/畝。溝內鋪設滴灌設施,每行2管。
3" "栽培管理要點
3.1" "樹體管理" "玉露香梨樹勢強健,萌芽力強,成枝力偏弱[1]。鑒于設施建設成本、空間資源等多重制約,對樹形的精準調控是至關重要的技術環節,必須采取矮化密集栽培模式。因此,定植當年宜采用拉枝、刻芽等方法開張枝條角度,多甩放,輕短截,采取有效措施促發分枝,抑制中央領導干旺長。秋季果實采收后,及時整形修剪,降低樹冠(主干高度不超過3 m),控制樹勢,以便于扣棚。
3.2" "花果管理" "玉露香梨自然授粉結實率低,在冷棚栽培模式下,必須人工授粉才能保證正常結果[1]。堅持“輕疏花、重疏果”,落花20 d后疏果,健壯樹和枝多留果,弱小樹和枝適當少留果,果間距20 cm左右。通過以上花果管理措施,玉露香梨平均單果質量可以達到550 g,果實平均含糖量14 %,果肉酥脆,市場認可度高。
3.3" "水肥管理" "冷棚栽培改變了梨樹物候期,因此水肥管理與露地栽培存在顯著差異[2]。由于棚膜的遮擋,雨水無法滲透,容易導致土壤干旱,需及時灌水,1~2周灌溉1次為宜。
施肥應重施基肥、適施追肥、補施葉面肥。秋季施腐熟羊糞等有機肥作為基肥,施肥量占全年總施肥量的60%~70%。同時結合生長期追肥,配合施用氮磷鉀復合肥,避免單純施用氮肥。根據實際情況施用磷酸二氫鉀等葉面肥。
3.4" "溫度管理" "果實采收后(10月下旬到11月上旬),根據氣溫變化適時扣棚保溫,滿足玉露香梨休眠期足夠的需冷量,同時保證其花芽安全越冬[3]。玉露香梨萌芽前,棚溫應保持在20~25 ℃,根據低溫持續時間和終霜期,一般在4月底至5月初使用柴油暖風機、棉被等措施進行增溫保溫處理。萌芽后,確保棚內溫度不低于0 ℃,尤其是在開花期。如果開花期溫度在0 ℃以下,夜間需采取保溫措施。
3.5" "病蟲防治" "冷棚梨生產中常見病蟲害有蚜蟲、白粉病、黑腐病等[4]。可用物理防控技術如黃色粘蟲板、頻振式殺蟲燈等吸引和捕殺害蟲;運用溴甲烷熏蒸等方法殺滅病菌和蟲卵[4]。
4" "收益核算
冷棚梨栽培的最大投入是大棚建造費用,每畝造價約4萬元。苗木一次性投入約3 000元/畝。其他投入包括水、肥、人工、農藥、柴油等,約4 000元/畝。以新疆最早開展冷棚栽培的184團為例,目前已有9年梨樹生產歷史。整個項目分兩期,其中一期18個棚已掛果,每個棚約占地1 300 m2,共栽培3 400株。2024年產梨35 000 kg,銷售收入105萬元,單棚產量約2 000 kg,畝產約1 000 kg,產值3萬元/畝。
按目前的生產實踐,冷棚玉露香梨栽培投入3年可掛果,6年可見效。以184團為例,按照通用的直線法折舊,塑料鋼架大棚按結果后10年的使用壽命,殘值率10%算,每年的折舊額為5 400元。如上所述,每年的物化成本和人工成本按4 000元/畝計算,合計9 400元,2024年產值3萬元/畝,投入產出比為1 ∶ 3.2,經濟效益顯著。
5" "經營模式、品牌打造和質量認證
為提高經濟效益,各經營主體均通過建設現代經營實體、打造品牌、質量認證、直播帶貨等多種經營模式走出了一條現代農業產業化新路。合作社的經營模式均為各家所采用。如130團,成立了聚豐果蔬種植專業合作社來運作玉露香梨冷棚栽培項目,該合作社以“泉水冰露”為產品名注冊了商標,委托世紀科環檢驗認證(北京)有限公司對“泉水冰露”玉露香梨進行質量認證,2024年通過ISO22000:2018食品安全管理體系認證。184團也以“賽爾玉梨”注冊了該團冷棚栽培的玉露香梨。
6" "展望
北疆緯度高,冬季漫長寒冷,梨等落葉果樹一直難以實現露地安全越冬。20世紀六七十年代,為保障果樹安全過冬,北疆地區曾一度采用匍匐栽培的方式栽培梨、蘋果、桃等北方落葉果樹。后來這種方式因用工太多而逐漸被淘汰,目前僅有零星的桃樹栽培。
隨著設施農業科技的進步,冷棚栽培模式已成為新疆天山以北地區梨產業發展的新模式并取得初步成功。但在調查中我們也發現,這一模式存在栽培過密、品種單一、棚高受限等問題。后期可以積極嘗試安裝水肥一體化設備和溫濕度、病蟲害自動監測設備,以期完善功能和爭取更好的經濟效益。
玉露香梨冷棚栽植模式破解了北疆高寒地區梨樹不能自然越冬的難題,豐富了南果北栽的果樹栽培實踐案例,隨著新品種、新技術的不斷加持,相信此栽培模式將會在產業發展中發揮更大更好作用。
參考文獻
[1] 王睿哲,崔慧敏,郭鐵群,等.5個梨品種枝葉生長與開花結果特性比較[J].新疆農業科學,2022,59(11):2 652-2 660.
[2] 王鑫,王紀忠,趙碧英,等.梨樹大棚栽培棚內外溫濕度環境變化規律和物候期研究[J].中國農學通報,2012,28(1):201-206.
[3] 王鑫.大棚及露地梨樹生長發育特點和果實生長模型研究[D].南京:南京農業大學,2011.
[4] 楊倩倩.大棚梨病蟲害發生特點及物理防控技術研究[D].杭州:浙江大學,2012.
[5] 魏志周.蘋果匍匐扇形整枝、修剪技術[J].新疆農業科學,1966(5):192-193.
[6] 蔣凌云,唐菊蓮.新疆瑪納斯露地桃匍匐栽培技術[J].果樹實用技術與信息,2011(7):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