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愛就是,這個人他不審判你,在人生這個巨大的游樂場里,他希望你自由自在,玩得開心。
——瑞士心理學家榮格談一個人被愛的表現
不要擔心2小時以后和8公里之外發生的事情。
——焦慮多來自“滿負荷運轉”
隔著屏幕說動人的話,對方能感受到10%的甜蜜;隔著屏幕吵架,對方能感受到200%的怒氣。
——在數字時代,我們更需要用“心”溝通
如果舞臺不亮,自己修煉放光;不能海闊天空,那就深深挖掘。
——2025年普利茲克獎得主、建筑師劉家琨如是說
有時我會聽到年輕人說,“人生的分水嶺是羊水”“子宮彩票”等話。我覺得這是因為他們抽象的自我意識很強,對世界做了一個總體性、階段性的判斷。
——社會學家項飆說,講這些話的年輕人在生活中不一定很消沉,可能還蠻有生命力的,只不過他們的生命力有時候會突然被壓抑,不知道怎么發揚
愛、音樂、文字和失去,前3件事讓人心生希望,請允許最后一件事使你變得勇敢。
——生活中可以改變自己的4件事
被認可時的價值感,被幫助時的關懷感,被鼓勵時的安全感。
——工作中的意義感的來源
在開始一個項目時,一定程度的天真是必不可少的。
——2025年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長片《貓貓的奇幻漂流》的導演金茲·茲巴洛迪斯說,如果知道這條路有多難走,他可能永遠不會開始
人常常是這么誤會自己的,以為自己戀舊,以為自己長情,其實往往是你現在過得不盡如人意罷了。
——歌曲《老街》的一條網絡熱評
詩不一定在遠方,它可以在你自己心里。
——因23年前在中央電視臺《半邊天》節目中說“我寧可痛苦,我不要麻木”而成為一種精神符號的劉小樣,在女性人文紀實節目《她的房間》中如是說
物質是虛幻情意的穩固支點,物質與精神從來不站在對立面,而是彼此的救贖。這不是拜金戀物,而是我真正明白了物質的美好。
——李維菁《老派約會之必要》"
一切都有希望。一切自有安排。一切都會過去。
——人這輩子,從莽撞少年,到滄桑中年,再到耄耋老年,對這3句話的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