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問作家劉震云:“您覺得是我們現在這個時代太著急了,還是這個時代里的年輕人太著急了?”
劉震云說,他只相信“笨人做事兒,能做得更長遠……知道自己笨,是世界上最聰明的人,知道自己聰明,是世界上最笨的做法”。
也有網友曾說,自從承認自己又笨又蠢后,就發現自己無所不能了,究其原因,主要是之前他太過于信賴、依賴自己的聰明,做事情總想著尋找捷徑,但很多事情,需要的不是捷徑,而是堅持。明白這一點后,當一件事情沒有做好時,他會告訴自己,沒做好是應該的,因為自己本來就笨呀,多做幾遍也許就不一樣了,在學一項技能時,他也不再迷戀十天半個月出效果,而是慢慢入門,慢慢精通,逐步打怪升級。
曾經,我也制訂過很多讀書計劃,其中效果最好的、最有成就感的,是最笨的計劃——規定自己每天至少讀30頁書。平日里即便再忙再累,讀幾十頁書的時間和精力還是有的,如此,當30乘以365時,我發現自己在不知不覺中已經讀了10950頁書,如果一本書按300頁計算,一年便是36本書,10年便是360本書。
以此類推,生活中大部分事情,其實都可以通過這樣的笨辦法來完成。很多讓人望而卻步的困難,無非就是需要多花一些時間,多費一些精力而已。
正所謂,肯下笨功夫,才有真功夫。試著做一個默默努力的笨人,保持耐心與期待,不用力過猛,也不一蹶不振,成事路上,不爭先,爭一個滔滔不絕。
(摘自《女友·家園版》2025年第2期 晶瑩的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