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龍年大雨(節選)

2025-04-29 00:00:00黃珂
文學港 2025年4期

三十六年前,正是農歷戊辰龍年1988年。寧海坊間傳說,龍年天象異常,必有世殤。究竟何時何地何事?天知道。夏蟲不可語冰,井蛙不可語海。是年7月30日,當寧海突遭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水襲擊后,蕓蕓眾生才明白這年的災難是一場龍年大雨。

其實,季節的兇險早在1988年的6月底,就已初露端倪。往年,寧海黃梅季的雨水如寡婦的眼淚,滴滴嗒嗒,延綿悠長。但那年卻草草收場,提前出梅,開啟了曠日持久的干旱模式。據縣志記載,風調雨順的寧海在歷史上持續一個多月不好好下雨的年份是很罕見的。

1988年7月29日早晨,烈日當空,萬里無云。我提起縣里唯一的準廣播級的攝錄分體電視攝像機,自寧海出西門,驅車去岔路采訪抗旱救災的新聞。

日復一日的毒日頭,把片片田地烤得塊塊龜裂。遠遠看去,像一張張巨大的漁網,服服帖帖地鋪在滾燙的地面上暴曬。有三三兩兩的農民在田地里擺弄即將枯萎的莊稼。他們晃動的身影仿佛掛在漁網上剩余的小魚干,臨風顫動。

到了岔路,場面蔚然壯觀。廣大干部帶領更廣大的群眾排成一行行螻蟻般長隊,擊鼓傳花似的用面盆或提桶,從溝壑刮出泥漿水,你傳我,我遞你,潑灑到干裂的田地里去。

“這也太浪漫了吧。”我跟陪同的鄉鎮干部打趣說,“我算是明白什么叫杯水車薪了,我看大家的汗水都比這點泥漿水多嘛。”“哈哈,毛毛雨啦,灑灑水啦。”鄉鎮干部煞有介事地說,“但能鼓舞人心啊。再說了,你們拍電視做報道,不就要這樣的鏡頭嗎?”我說:“這倒也是。”

我們走走停停,拍攝了不少原始的“人定勝天”的場景,但也有先進的機械灌溉作為點綴。可能是條件反射,當拍攝柴油抽水機把快要見底的溪水嘩啦啦地澆到張著嘴巴的田地時,我頓覺口干舌燥,奇渴難耐。鄉鎮干部善解人意,帶我去附近的一個茅草搭成的瓜棚里吃西瓜。旱時的西瓜日照長、水分少、甜度高。在我印象中,那是我吃過最爽甜的一只西瓜。至今沒被超越。

新聞強調時效性。為搶時間,我婉拒了鄉鎮食堂為我預留的中飯,決定馬不停蹄,立即趕回縣城。職業使然,經常在基層采訪的經歷,逼得我練就了各種特殊環境下寫稿的技能。在顛簸的車上,我迅速用自動鉛筆完成了文字稿。盡管通篇字跡像車窗外地表紋理般紛亂不堪,卻不妨礙有閱稿經驗的編輯辨認。電視新聞有圖像說明,文稿通常無需太多文字描述。后來我發現,但凡在惡劣情形下一蹴而就的文字,反而干凈清爽,言簡意賅。稿子寫好了,車也到了小北門安良旅運站。我將對折的稿紙塞進錄像素材帶的盒子,再將盒子裝進專用的帆布袋,交給了安良旅運站。按協議,由他們第一時間托帶到杭州,送至省電視臺新聞供稿聯絡點,代為我們向省電視臺投稿。

當天下午三點多,也許是多日來人們抗旱救災的壯舉感動了老天,終于開始降雨,而且還是毫不吝嗇的瓢潑大雨。

雨貴如油,久旱逢甘霖的人們欣喜若狂。那時供電緊張,縣城經常分區分時日夜輪流停電。每當一個片區晚上來電的瞬間,總能聽到從千家萬戶齊聲發出的一陣歡呼,像是共同見證了國家足球隊的一次成功射門。童心率真,尤其喜形于色,假期在家的孩子們經不起突如其來的雨水的強烈刺激,一頭沖出家門,活蹦亂跳,歡聲雀躍。一時間,大街小巷隨處可見成群結隊的小孩在奔跑。他們光著膀子淋著雨,樂此不疲地反復吟唱童謠:落雨嘍,打烊嘍,小八癩絲開會嘍。落雨嘍,打烊嘍,大頭娃娃跳舞嘍。

晚飯前,我媽穿過我房間走到樓房陽臺,望著茫茫雨幕,不無感慨地說,無論早晚,只要下雨,就是及時雨啊。及時也好,遲到也罷,不管怎么說,那天的雨,無疑成了我們最落胃的下飯菜。

當夜,大雨仍在持續。省電視臺《晚間新聞》如期播出了我臺投送的“寧海全民抗旱”新聞。我知道這時的寧海在虔誠祈禱,但愿老天多下點雨,盡量多點,直到解除旱情為止。

夜深人靜,這座城市枕著催眠的雨聲酣然入睡。好久沒睡過一個囫圇覺了,我猜它的嘴角上揚,笑容可掬,睡態不拘。沒想到禍不單行,一夜之間旱災和水災的無縫對接,恰如屋漏偏逢連夜雨,船遲又遇打頭風。

1988年7月30日清晨,大雨仍在持續。起床后,蒙在鼓里的我照例去樓房陽臺吸個新鮮空氣,吊幾聲嗓子,宣告新一天的開始。推開房門,我如鯁在喉,一時啞然失聲。我的老天,長那么大,我還從沒見過這個模樣的寧海。

寧海地勢傾斜,天臺山和四明山山脈在西北交匯,從高到低,東南瀕臨大海。盤古造就的地理結構,決定了亙古不變的水流方向。擇水而居,依水而建,縣城新建的生活區和工業區大多集中在城南洋溪兩岸。多年來,心血和汗水描繪的畫卷在溪邊徐徐舒展,日新月異。未曾想一場占全年降雨量大半份額的暴雨,遇上了陰歷六月十六大潮汛,雨水與海潮里應外合,生生把寧海城南泛濫成了一片澤國。辛辛苦苦幾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

洪災來襲,十萬火急。我立刻趕往單位,順手套了一件紅色汗衫,騎上自行車,一路紅色警報,直奔縣政府大院。我把自己想象成一匹飛馳的紅鬃烈馬,四處飛濺的水花如影視霧化處理的朦朧效果,隱喻著畫面里的劇中人將踏上一段非同尋常的征途。

一輛似曾相識的轎車迎面開進縣政府大院,打斷了我的思路。轎車熟練地調頭轉身,停在那棵大樟樹下。我們像子彈裝彈匣似的逐一鉆進車里,車門嘭嘭關上,拉栓上膛,車便嗖地馳出了大院。

車到桃源路南山藥店門口戛然而止。不能再前進了,洪水擋住了我們的去路。眼前的大街小巷變成了大江小河,城南奄奄一息。樓高的,圍困在家的人們窗口探頭或站立陽臺,聽天由命;屋矮的,有人爬上屋頂,呼喊救命。有水性好的,游過洪水,獨自逃命;也有水性更好的好心人,跳入洪水,伺機救人。

刻不容緩,我扛起攝像機,開啟電源。沒想到啟動不了。黃臺長是工程師,拿過攝像機擺弄幾下,判斷是電池受潮。出師不利,沒想到我打的第一槍就卡殼了。我一個頭兩個大,自責出發前沒好好檢查裝備,沒帶備用電池。吃了啞彈,我慎之又慎,連忙返程取電池。當天,不分遠近,無論難易,我們拐彎抹角去了很多水災現場,拍攝了許多后來成為珍貴歷史檔案的影像資料。

徑直向南走投無路,唯從東迂回至南,才可抵達洋溪中下游的城南工業區。于是我們朝東繞過半個躍龍山,經布廠,登上一個制高點。登高望遠,視野開闊,整個城南工業區盡收眼底。大片廠區建筑幾乎無一幸免地被洪水大口吞噬了。有的齊脖淹沒,僅露頭角。有的干脆攔腰折斷,席卷而走。南門外那座地標性的老鐵橋沖塌后,似脫軌火車,翻滾了好幾個跟斗,最終橫七豎八地卡在洋溪的拐彎處,再也動彈不得。這具鋼鐵尸體的造型,仿佛史前恐龍扭曲的骨架,可以想見生命最后一搏的悲壯姿態。幸好化肥廠和藍星電子公司邊上的鋼筋混凝土大橋還算堅挺,倔強地伸展著兩排欄桿,任洪水越過橋面橫沖直撞。

眼下,若想再往災區前沿深入挺進,必須強行過橋。我向時任宣傳部常務副部長輝請求,我想過橋,近距離拍點鏡頭來。黃臺長插話,我也去。輝部長說,我們一起去。他拍了下我肩上的攝像機,鄭重說,你保護好攝像機,我們保護好你,沖過橋去。

我們手拉手牽成一行,提心吊膽,涉水上橋。蹚在橋面,從水下橋拱傳來嗡嗡響聲像是大型貓科動物低沉呻吟,共振帶出的電磁聲,讓人腳底發麻,渾身發抖。過了橋,他們協同做人梯,齊心合力托舉我爬上藍星電子公司的圍墻。等我站穩,再將攝像機遞上來。

緊貼圍墻的自行車棚玻璃瓦頂已被昨夜的洪峰掀開,剩一副鋼筋鐵骨。鋼鐵架子上有幾個藝高膽大的年輕人貓腰在撈洪水沖來的門板或鋪板,他們硬是想用這些大小不一的板材在鋼鐵架子上鋪設出一條應急救援通道。事在人為,通道已初具規模。他們見我扛著攝像機,明白了我的來意。我指指廠門頂棚,表明了我的去處。他們七手八腳地扶著我,從圍墻幾寸寬的墻頭移步到了廠門頂棚。

廠門頂棚不大,如汪洋中的一條船。洶涌的洪水似在推我飛速前行,我佇立船頭,乘風破浪。全鏡環顧四面八方,任我長鏡頭360度推拉搖移,收放自如。進入全知視角的畫面,無形中膨脹了我的主觀意識。恍惚間我思緒萬千,搖身一變,從戰地記者過渡到前線報務員,一段膾炙人口的電影經典臺詞以畫外音形式脫口而出:長江長江,我是黃河,洞拐洞拐呼叫洞幺。聽到請回答,我方陣地需要支援……

鏡頭顯現,我看到分管工業的劉縣長和他的秘書在洪流中奮力搶救一些他們認為有價值的財物。他們身上分別系一條麻繩,麻繩的另一頭捆綁在同一棵并不粗壯的樹上。劉縣長戴一副黑邊近視眼鏡,伸手去撈取一捆迎面漂來的文件資料或財務賬本時,眼鏡險些跌落水中。

干部身先士卒敢于跟洪水作殊死搏斗的英勇壯舉,感染了現場圍觀群眾。他們無數次觀看過類似《龍江頌》的影視,那驚心動魄的場景,無非文藝創作虛構的情景再現。這次他們目睹了真實的活劇。最先覺悟的群眾開始寬衣解褲,躍躍欲試。劉縣長見狀,扯著嘶啞的嗓子沖岸上喊,同志們,你們不要下水,危險。覺悟高的群眾把劉縣長的勸說當作了召喚,心里默念“考驗我們的時候到了”,便不管三七二十一,個個像青蛙似的,一個猛子扎進渾水濁流。

當時寧海的各個水庫水滿為患,紛紛告急。尤其黃坦水庫,危在旦夕。哪里最危險,哪里就是我們首選的前進目標。很快我們把目標指向黃坦水庫。

車里空間窄小,氣氛沉悶,司機不敢任意播放車載音樂。我略感窒息,好想有段高亢激昂的音樂來提振士氣。什么音樂合時宜?現代京劇。誰的唱段最應景?英雄楊子榮。明知征途有艱險,越是艱險越向前。任憑風云多變幻,革命的智慧能勝天。

黃坦水庫位于洋溪中游,距縣城八公里,主要供城區生活生產用水。1958年建成后,旱時供水,澇時攔洪。整整三十年來,冬雪夏雨,兼收并蓄,可謂勞苦功高。但由于當時修建條件局限,土法上馬,造成先天不足,實質脆弱,并不堅固。如遇大汛期,隱患愈加嚴重的黃坦水庫簡直就是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高懸半空,劍鋒直指寧海咽喉。假如庫容不堪重負,容無可容,一旦潰壩決堤,寧海恐有全城覆沒的滅頂之災。

機械化部隊八公里的急行軍,我們走出了一個游山玩水小步慢跑的時間。省道線公路已被洪水沖得面目全非,路面坑坑洼洼,斷斷續續,有些路段還有不同程度的塌方。我們顛顛簸簸,彎彎繞繞,直把拉達轎車當越野車開了,才折騰到黃坦水庫。

那天水庫管理處管制嚴格,絕不允許閑散人等上大壩觀洪水,湊熱鬧。我有攝像機在肩,相當于持有特別通行證,所到之處,暢通無阻。輝部長和黃臺長執意要與我共進退,被擋了去路,心有不甘,要跟管理人員理論。管理人員是個剛招工的小后生,很講原則,不依不饒地說,與工作無關人員,一律不得入內。

我回首向目送我的領導致意,儼然單槍匹馬的趙子龍向他的主公作無語道別。黃坦水庫猶如一道古城墻,頑強阻擋著順勢殺來的千軍萬馬。大兵壓境,破城在即。我故作鎮靜,幻想自己是一員守城將軍,緊握終不離手的兵刃,疾步登上顫巍巍的城墻。城墻之上,我孤身屹立,笑對兵臨城下如開水般翻滾的來犯之敵,努力表現出了一副大義凜然的架勢。

我感覺腳下的整個大壩似有節奏地在瑟瑟發抖。理智告訴我,大壩搖搖欲墜,說不定轟然崩塌就在頃刻之間。此處不可久留,表演適可而止。我扎穩馬步,屏住呼吸,鏡頭對準飛流直瀉三千尺的溢洪道,定鏡特寫,持續良久。

居高臨下,鏡頭俯視,頗具航拍視覺效果。后來我掐頭去尾,保留隆隆巨響的同期聲,將這段特寫剪輯到匯報災情的紀實音像材料的片頭。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聽說寧海受災,遠親近鄰的縣市也陸續送來了各種慰問物資。來都來了,為了進一步表示關切,有客人提出想到災區現場看看的要求。情有可原,這好比人家本來就是來你家探望病人的,想到病榻見病人一面,也不為過。來的都是客,不好怠慢。但一家不知一家事,因災區的交通和通訊以及水電供應等方面尚未恢復,如主隨客便,陪同實地察看,具體實施起來確有諸多不便。接待辦靈機一動,拿出那份災情紀實音像資料,權當實況,暫時敷衍來客。有的客人看了,再次觸動惻隱之心。他們臉露愧色,歸心似箭。覺得送上門的物資少了點,不夠客氣,考慮改日是不是再慰問一回,再送點物資來。

雨累垮了,雨也就慢慢消停了。

洪水漸退,滿目瘡痍。后來我們一連走訪了多家受災企業。棉紡廠是縣里最大企業,損失慘重。表面上看,一排排三角斜面的偌大廠房仍然牢固堅挺,毫發無損,實質五臟六腑血流不止,內傷深重。

我們蹚著沒過膝蓋的洪水,像浮瓶飄移,穿梭于棉紡廠各大車間。洪峰的流痕在雪白墻面上清晰可辨,明顯劃出了最高水位的標記。洪水浸泡過的紡織機滿是淤泥,一尊尊似泥塑的機械雕像,毫無表情地注視著進進出出的過客。機器溢出的機油緩緩流動,云朵般覆蓋在水面,厚厚薄薄,泛一抹青光,映出屋頂采光窗上的灰暗天空。水底下有沉泥,很細很滑很黏稠。

我躡手躡腳,像老練的偵察兵悄然潛入敵區護城河。我一心二用,右眼緊盯攝像機上火柴盒大小的監視屏,悉數攝入所需圖像,左眼閉閉合合,留意前后進退和左右橫移的步履,小心提防散落在水下的機器零件或修理工具那樣的絆腳石。水中絆腳石,猶如詭異水雷,防不勝防。怕什么來什么,果真有一顆貌似水雷的絆腳石,深埋在兩排紡織機之間必經之路的盡頭,耐心靜候我的到來。我不知是計,在劫難逃,一步步落入了圈套。

哎喲哇,踩雷了。一個夸張的踉蹌,我連人帶機就地彈射起飛,掀起一道驚嚇的浪花。浪花不大,動靜夠大。幸虧我平日喜好站樁壓胯,下盤扎實,腳底生根,沒沖出幾步,像是艦載機忽然長出尾鉤,勾住了航母甲板的阻攔索,穩住陣腳。剛一起飛就強行降落,僥幸避免了一起人摔機毀的重大安全事故。

我愣在原地,驚魂不定,渾身直冒冷汗。俄頃,回過神來,看肩上攝像機的工作指示燈正常亮著,再看腰間錄像機的磁帶勻速旋轉,說明我身體失重的瞬間,機器仍處拍攝狀態。就是說,攝像機忽以攝像師的第一視角,人機合一地拍下了我險象環生的一個極不專業的危險動作。鏡頭因我失衡而失控,畫面顛三倒四,夾帶我一聲鄉音濃重的驚呼,稍縱即逝。剪輯時,失敗的廢鏡頭定被消磁刪除。而我決定留存,留自告誡,存為己戒。攝像機就是戰士的鋼槍。人在槍在。

我將氣息同步到攝像機的呼吸頻率,漸入冥想,愈想愈怕。

非常時期,攝像機以一己之力,及時收集了第一手音像資料,為寧海“抗洪救災,重建家園”立下了汗馬功勞。有聲有色的原始素材,彌足珍貴。新聞作品在中央電視臺和上海等省市電視臺多次播出;提供給聯合國糧農組織,成功申請到了援建資金;BBC英國廣播公司通過官方渠道,向縣政府支付稿酬,要求采用部分片段,編入一部有關天災的紀錄片。

多年后一個春暖花開的星期天,時任廣播電視臺臺長的陳劍飛約同一群文友上城東杜鵑山聚會。當大家登上電視轉播塔頂,放眼鳥瞰縣城全貌時,只有我和陳劍飛二人的視點最終鎖定在新建的廣電大樓,久久凝望。大樓最高層那飛碟造型的樓帽,拓展了我們的想象時空。一個轉業的建臺老兵,一個現任的一臺之長,我們各有感慨,同有話題。話題從未來回溯到當下,又從當下倒溯到過去。天際吹來一陣帶聲的山風,如歌如訴,把我們吹出了一對瞇瞇眼。

洪災之后的一段時期,我寫了一些以此為題材的文學作品。其中散文《一次殘酷的采訪》發表在《寧波日報》副刊。翌年,市委宣傳部決定,由寧波電視臺拍攝一部關于紀念抗擊寧海“7·30”特大洪災勝利一周年的電視專題片。編導在前期搜集素材時,被這篇散文的一個情節觸動了創作神經,便編入腳本。

情節很簡單,過程不復雜。那天洪水漲到寧海水車村一家二樓地板時,這家年輕夫妻擔心洪水再漲,自家木樓肯定難保周全。一家三口,若被洪水沖走,恐難有一線生機,家中還有三歲幼女絕無生路。情急之下,夫妻倆看對面鄰家鋼混結構的樓房遠比自家結實,就計上心來。他們攏手向鄰家喊話,決意將女兒從自家樓窗拋向他家樓窗。窗對窗,遙遙相對,不過丈余。以往遠親不如近鄰,兩窗間經常投個桃,報個李,扔去接來,可以說萬無一失。想想今天要扔個人,運氣真有那么差嗎?女兒太小,不知生死,哭著喊著摟著阿爸的脖子死活不愿松手。父母作主,生死由命。阿媽狠心掰開囡囡小手,阿爸狠心對鄰家說,我們走了的話,囡囡送你們了。一場生死游戲開始了,兩家齊聲呼喊口令:一,二,三,接住……沒接住。拋得不對?接得不好?責任在誰?無關緊要。總之失手了。失手就是游戲本身的失敗,兩敗俱傷,沒有贏家。洪水貪婪,一口口吞沒囡囡。阿爸要跳窗追囡囡去,阿媽攔腰抱住阿爸;阿媽要跳窗隨囡囡去,阿爸伸手拉住阿媽。你拉我扯,拉扯出了一點理性,理性壓住了感性,使他們逐漸冷靜。

悲劇是悲劇的延續。木樓最終沒有坍塌,才是悲劇的結局。其實,安然無恙的夫妻巴不得拋出女兒的同時,恨不得木樓也塌了,索性全家同歸于盡,一了百了。

我在水車采訪時,見過小女孩的遺體。洪水退后,兩家一起順大溪尋找,在入海口岸邊的一棵樹杈上發現了她。小女孩胖乎乎的,很可愛。不知道水泡腫的,還是天生的小胖妞,我不忍猜想她活著時候的相貌。她躺在一張小門板上,像是玩累了,睡著了。我第一次對一個生前從沒見過面的人,暗自流淚。這時夫妻倆已欲哭無淚,見我熱得滿頭大汗,給我遞過一塊濕毛巾,讓我擦擦汗。我明著擦汗,偷著擦淚。

水車村地處寧海東南,距城十里。縣域白溪和洋溪兩大溪流百里奔波,殊途同歸,在下游水車交匯后注入大海。歷年汛期,水車的小災小難是家常便飯,這麻痹了水車對大災大難的防范。因此,水車淪為寧海“7·30”特大洪災的重災區。

1989年清明將至,寧波電視臺按腳本提示,采訪了我文中的人物。根據預先構思,編導想以一組當年的幸存者在清明期間思念亡故親人而悲痛欲絕的鏡頭,來調動電視觀眾情緒。結果事與愿違,他們找到那家夫妻時,無論編導怎么用普通話與寧波話的雙語切換,苦口婆心地循循誘導,夫妻倆始終目光呆滯,神情木然,一副無動于衷的樣子。甚至連起碼的禮儀待客之道也不講了,你說天,他看地,你講地,他看天,一問一個不吱聲,當你如空氣般存在。編導無計可施,來回踱步,也急得一屋子的攝制人員原地打轉。

這樣耗下去,也不是個事。帶隊的陳副臺長聯系縣委宣傳部,宣傳部轉而又聯系了我。車到水車村,清明時節的細雨紛紛降落。村口有欲斷魂的行人三五成群,行色匆匆。他們要么去上墳的路上,要么在上墳回來的路上。

車開不進小弄堂,就停在大曬場。我們沒備雨具,只好淋雨。

我一邁進那家門檻,夫妻倆一眼認出了我。熟人登門三分親。他們看我身上濕漉漉的,過意不去,拿一塊干毛巾給我擦雨水。我接過,沒擦,轉手把干毛巾遞給陳臺。他不接,推還給我。兩夫妻一知半解,覺得有點不好意思,又找出一塊干毛巾直接遞給陳臺。

熟人好說話。我們用寧海話拉起了家常。人與人語言交流的最優選是共同擁有的方言。話語投機,無須千言萬語。我們從今年“若春雨調勻,卻可以廣種秋稼”聊起,三言兩語就進入無障礙綠色通道。我事先給通道前方豎了個路標,注上清明兩字。談話內容自然而然會引向清明的主題。我說,寧海鄉風是趕在清明前上墳,你們上過囡囡的墳了嗎?夫妻搖搖頭,面面相覷,鼻子一酸,眼淚奪眶而出。我和陳臺適時把干毛巾遞還給他們。他們指指灶臺一只裝滿祭品的竹籃子說,本來打算今天去的,這不是來客人了嗎?我說,今天來你家的新老客人都跟你們有緣,不如大家一起去看看囡囡吧。夫妻對視片刻,默默點頭同意了。

夫妻倆的抽泣宛若屋外淅淅瀝瀝的雨,連綿不絕。他們把家里所有的雨具分給大家,只留一把小小的花雨傘,準備夫妻拼用。編導覺得他們撐小花傘上墳,不合適,拿大黑傘跟他們換。他們執意不換。說小花傘是去年春天他們特意給女兒買的生日禮物,她很喜歡,常常望著天,盼下雨。今天下雨,撐小花傘去看她,天意人愿,正合適。

打開傘架,小花傘破繭成蝶,展翅向村后矮山飛舞。蝴蝶引路,驚得山道兩邊的花花草草搖曳起伏,抖落了滿面晶瑩雨珠。擺脫了三腳架束縛的攝像機自由放飛,如蜂追蝶,形影相隨。上山坡,進松林,風水這邊獨好。家與墳相距很近,近在一炷短香燃盡的行程。當倒掛心形的墳頭輪廓逐漸呈現,一個音容笑貌凝固在三歲的女孩形象驀然顯現,猶在眼前。

撕心裂肺的哭喊聲劃破樹林的寂靜,在山谷里回蕩不休。小花傘脫手后隨風吹起,真如一只漸飛漸遠的蝴蝶,一去不復還了。竹籃子的祭品撒了一路,樣樣都是女兒愛吃的糕點糖果。夫妻倆沖到墳前,嚎啕大哭。他們抱著墓碑喊著女兒的名字,將熱淚灑在墓碑冰涼的名字上。

對我來說,又一次的殘酷采訪結束了。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1988年農歷戊辰龍年大雨,奪走了寧海182條鮮活的生命。災后不久,每年的7月30日,自然形成了寧海民間的公祭日。有人提起那年的龍年大雨,大家還記憶猶新,歷歷在目,都能同頻共振,產生強烈共鳴。但漫長的三十六年過去了,恍若隔世,再說起陳年往事,也只不過是口口相傳的故事了。既是故事,你講我聽,聽聽就是。■

原載于《西林文學》2025年第1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玖玖视频| 69精品在线观看| 午夜国产不卡在线观看视频| 91福利在线观看视频| 视频二区亚洲精品| 久久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不卡网亚洲无码| 国产精品天干天干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成aⅴ人在线观看| 有专无码视频| 九色视频线上播放| av天堂最新版在线| 一边摸一边做爽的视频17国产| 国产成人高清在线精品| 色爽网免费视频| 国产99视频精品免费视频7| 国产精品无码作爱| 亚洲欧洲日本在线|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毛片波多野吉|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乱码| 亚洲性色永久网址| 亚洲热线99精品视频| 第一区免费在线观看| 波多野结衣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视频999| 日韩美女福利视频| 欧美中日韩在线| 久无码久无码av无码| 亚洲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人人97超碰人人澡爱香蕉 | 欧美成人a∨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爽歪歪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 91九色国产在线| 亚洲自拍另类|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鬼色|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第五页| 日韩欧美综合在线制服| 国产美女视频黄a视频全免费网站| 国产免费福利网站| 午夜福利在线观看成人| 亚洲欧洲天堂色AV| 国产日韩丝袜一二三区| 国产精品污视频| 福利在线不卡一区| 8090成人午夜精品| 国国产a国产片免费麻豆| 激情在线网| 国产精品美人久久久久久AV| 91丝袜在线观看| 67194在线午夜亚洲| 国产免费久久精品44|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一| 天堂成人在线| 精品91视频| 欧美日一级片| 欧美日韩免费观看| 福利视频久久|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66| 色香蕉影院| 国产午夜看片|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秋霞影院| 国产精品无码翘臀在线看纯欲| 伊人久久影视| 国产三区二区| 国产区人妖精品人妖精品视频| 国产自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啪啪网| 欧美精品啪啪|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影院| 国产人人射| 亚洲男人天堂久久| 亚洲欧美另类专区| 亚洲欧美精品一中文字幕| 国产呦视频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第一视频免费在线| 九一九色国产| 91小视频在线播放| 丰满少妇αⅴ无码区| 日韩精品视频久久| 国产成人区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成人a在线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