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看不見這個世界,卻擁有純凈動人、堅毅平和的音色,以頑強的毅力譜寫了不一樣的人生。2023年12月17日晚,以“平凡中的力量”為主題的“2023北京榜樣”頒獎典禮現場,全國首位視障播音碩士董麗娜作為年榜人物登臺領獎。
近期,董麗娜更是憑借動人心弦的嗓音在直播間朗誦經典文學作品,引發了無數網友的共鳴。有網友表示:“她的聲音如同泉水般清澈,比音樂還要動聽,讓人心曠神怡,聽到她的聲音就仿佛獲得了前進的動力。”
1984年,董麗娜出生于大連一個農民家庭,一歲時被確診為先天性弱視。父母很早就告訴她以后可能會失明,但并沒有因此區別對待她。當時他們不知道盲校的存在,直到董麗娜8歲,父母得知有盲校,便在第一時間把她送去學習。
上學后的董麗娜每年只回家2次,雖然與父母沒有太多交集,但父母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支持她,尤其是不管條件多么困難,都會堅持讓她去讀書,尊重她的選擇。
在盲校時,閱讀改變了董麗娜,眾多文學名著中《簡·愛》對她的影響最深。主人公簡·愛是一個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女性,她堅強,勇于追求平等自由的精神,讓董麗娜深受啟發,她立志要成為簡·愛那樣的人。
盡管學習成績優秀,但一些悲觀的論調時常縈繞在她耳邊:“你們以后需要好好學習推拿,這是你們唯一的出路。”對此董麗娜并不認同,暗自下定決心,要走出不一樣的道路。但義務教育結束后,可供視障人士選擇的專業種類很少。于是萬般無奈下,2003年,董麗娜來到一家推拿店,開始一邊工作一邊尋找新的學習機會。她與多家普通高校聯系,希望能有一個繼續深造的機會,遺憾的是,所有的學校都拒絕了她。直到一所專門為視障人士提供英語函授教育的機構接納了她,董麗娜又一次看到了希望。
2006年英語函授學習結束了,希望能夠繼續成長的董麗娜,迫切需要另一個機會。一個偶然,她得知北京有一所名為紅丹丹教育文化交流中心(以下簡稱紅丹丹)的公益機構,正在做視障青年的播音主持培訓。然而與該機構聯系時,她被告知該項目早已結束。但她持續向紅丹丹發送電子郵件和打電話,希望能為自己爭取到一個機會。最終,在她堅持不懈的努力下,紅丹丹同意了她的請求。
機會來之不易,董麗娜臨行之前,和父母說明情況。起初父母沒有同意,但看到女兒心意已決,為了讓她能擁有自己想要的未來,父母同意了她的決定。他們深知這是女兒一直期盼的機會,也希望女兒獲得成功。
到京后的第一堂課,讓董麗娜對播音主持一觸傾心。她第一次深切感受到聲音的魅力,老師那圓潤而自然的發音讓她產生了強烈的共鳴。而她的聲音條件與表達能力也被老師稱贊具有很大潛力,非常適合走播音主持這條道路。“當我了解播音主持后,就愛上了它,這些年沒有想過放棄。”董麗娜說。
學習過程異常艱難:對于視力健全者而言,面對鏡子調整口型便能輕松應對,而董麗娜只能依靠耳聽和觸摸來學習。在備稿時,她無法閱讀播音文稿,需要提前請人或借助電腦將文字讀出,再逐字逐句地轉化為盲文進行練習。面對這些困難,董麗娜并未退縮,她幾乎把所有時間都用在摸著盲文練習發音。
功夫不負有心人,半年后,董麗娜以97.8分的高分獲得了播音專業普通話一級甲等證書,達到了中央電視臺和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對新聞播音員的要求。優異的成績,也讓她獲得了廣播節目《心目影院》嘉賓主持與后期音頻編輯的工作。
2010年,董麗娜又迎來了人生一個重大轉折——報名參加了“夏青杯”全國朗誦大賽。在1萬多名選手中,她是唯一一位視力障礙者。朗誦的篇目是《永生的和平鴿》,她的聲音優美,感染力十足。最終,董麗娜以總分第四名的成績獲得二等獎。
賽后,董麗娜向組委會老師們表達了希望繼續學習深造的愿望。組委會老師推薦她到中國傳媒大學繼續教育學院讀播音主持專業。中傳接納了她,給了她與其他同學共同學習的機會。但要最終拿到學歷,必須通過北京市高等教育自考的本科考試。
2011年1月,董麗娜按照規定通過網絡報名參加自學考試,卻遭到了拒絕。工作人員表示,對視障人士無法提供盲人考卷。對此董麗娜無法接受。 她認為自己雖然失去了視力,但仍然擁有自由選擇未來的權利。這種權利不僅屬于她一個人,同樣也屬于無數和她一樣的人。
接下來的大半年時間,董麗娜多次往返于監管機構,不斷爭取。后來,在多家媒體和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的幫助下,她獲得了參加自考考試資格。
通過自考,董麗娜逐漸摸索出學習方法,讓自己更加高效,這也是后來她30多歲依然敢去考研的底氣。時光飛逝,董麗娜用堅韌不拔的毅力刻苦學習,塑造了一個全新的自己。
董麗娜在北京求學的那幾年,父母時常打來電話詢問生活情況。她不想讓父母擔憂,每次只報平安。直到2015年,董麗娜成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文藝之聲品味書香節目《麗娜品讀時間》的主持人時,父母才從廣播上得知女兒已換了工作,在北京開始了新的生活。他們為女兒所取得的成績感到高興,祝福她在人生道路上越走越寬。
2019年,35歲的董麗娜決定報考中國傳媒大學的全日制碩士研究生,以追求播音主持領域最高學府的深造機會。
2020年7月,董麗娜考入中國傳媒大學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攻讀學術型碩士,她也是該校首位視障研究生。3年后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上的發言,讓董麗娜火遍全網。對于她來說,這既是一個結束,也是一個開始。在朋友的幫助下,她在各個互聯網平臺開通了個人賬號,圍繞朗誦、普通話教學、視障知識進行普及。董麗娜的直播間內,并無很多華麗的裝飾,只有她和搭檔李倉卯的深情朗誦,以質樸與平凡彰顯出真誠與純粹,更加觸動人心。同時,董麗娜積極參與公益活動。一方面,她時常關注其他視障者的生活與社會融合情況,并致力于為他們提供必要的幫助;另一方面,她希望每一個視障者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
“其實視障人群離大家并不遙遠,一個舉手之勞,視障人群就可以跟大家一樣去奉獻社會,參與社會。”董麗娜期待所有的人都可以平等地享受社會資源,沒有障礙地參與社會生活,不被輕描淡寫地定義人生。
(摘自《婚姻與家庭》)(責任編輯 辛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