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高考是普通家庭孩子的唯一出路,也可以說是人生一個重要轉折點。但也有許多人對高考望塵莫及。隨著教育體制改革,職業高中讓一切變得充滿希望。中職學生可以通過職教高考,上專科、考本科,獲得再一次夢圓大學的機會。
承德博實職業高中就是這樣一所學校。讓人震驚的是該校2021年組建,經過三年打拼,首屆高考一鳴驚人,摘取2個省狀元,5個市狀元,總成績居全市第一,全省前列。這所學校從熱河大地橫空出世,正在刷新承德職業高考的榜單。
那么,這種輝煌的業績是如何創造的呢?帶著這種好奇,我數次走進博實,一探究竟。
這里有深厚的創業情懷
2021年,承德市正在深入實施產教城一體化戰略,原坐落在承德縣甲山鎮趙家莊村的縣職教中心即將要遷入園區新址。這樣,一座基礎設施相對完好、占地4.1萬平方米、建筑面積3.5萬平方米的偌大校園就要閑置,縣里著名企業家李學春對此動了心思。
李學春原本就是搞教育的科班出身,20世紀80年代從河北民族師范學院畢業,在三五四零子弟學校當過教師。后來,雖然經商做生意,卻一直對教育有著深厚的情懷。尤其是他在三五四零工廠工作期間,離縣職教中心很近,因此,他經常到這里慰問走訪。可以說,李學春對職業教育了解關注得更多一些,感情也更深厚。
這天,看著這座空曠的校園,往日師生來來往往的景象還在腦海縈繞,李學春陷入了沉思。面對全縣的教育布局,普通高中的容量明顯不足,每年中考后都要面臨分流問題,但是很多家長和學生對職教認識不夠,信心不足。在普通高中和職教高中分流的過程中,有很多的學生初中畢業后就過早地進入社會,因為他們沒有一技之長,很難找到工作,靠體力吃飯年齡小又吃不了苦,所以成為令社會和家庭萬分揪心的群體。眼下,如果在這座空空如也的校園繼續辦職業教育,勢必能緩解一下初中畢業生的入學壓力。
李學春從校園出來,立即著手對職業高中辦學和職業高考政策進行研究,并對生源進行測算。他驚喜地發現,近幾年乃至今后很長一個時期,國家越來越重視職業高考,從國家層面出臺了好多文件,并把職業高考與普通高考放在了同樣的位置,逐步形成普通高考、藝術高考、職業高考并行的高考結構體系。國家和省政府還專門為職業高考的學生設立了獎學金和助學金。他感到辦職業高中可行后,又找來幾位企業老板洽談合資事宜。很快,承德博實教育集團成立了。
2021年上半年,一所投資1.1億元的民辦職業高中在集團董事長李學春的主持下進入緊鑼密鼓的籌建中。修繕樓房、更新設備、組建學校班子、招聘學科教師、派出10多個小組到各縣區各學校招生……
經過不到半年的努力,在2021年暑期,博實職業高中在一片驚嘆聲中正式開學,效果比想象的要好得多,第一屆招收新生420人。這就是博實的速度,這就是情懷的力量。
使命呼喚擔當,奮斗引領未來。從此,博實職業高中走上了追夢振興之路。
這里有雄厚的管理實力
梁國輝是一位國辦初中的校長,他以沉穩務實、精明高效的辦學作風在同行內廣受贊許,并連續榮獲市、縣級優秀校長稱號。李學春慧眼識珠,多次與教育部門請示,終于把這位梁校長請了過來。在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下,經過教育主管部門等單位的大力支持,一個以李學春任校長,梁國輝任執行校長,楊廣林、高雅潔、葛樹軍、朱彥齊等4人任副校長的學校領導班子很快組建完畢。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梁國輝校長不負厚望,一邊招兵買馬,一邊策劃辦學思路和辦學規劃,師資問題迎難而解。縣一中退休的省、市級骨干教師、高職教師現在成了博實語、數、英教學的學科領軍人;因為待遇優厚,一些畢業于各大高校的優秀本碩畢業生慕名而來,有的成為文化課的新秀,有的成為專業學科的骨干;還有些教師索性辭職而來。在130名教職工中,具有研究生學歷25人,具有中學高級職稱20人。一支實力雄厚的教職工隊伍順利形成。
其實,普通高考和職業高考一樣,都是孩子們成才的重要渠道。職業高考與普通高考具有同等功能,即學位相同、學制相同、待遇相同,更重要的是考生能夠學到一技之長,相對于普通高校的畢業生就業機率更大。職業高考的文化課只有語、數、英三科,另外對口加試專業課(也稱對口升學),比普通高考的難度要低60%,特別適合中考成績400分以下且升學愿望強烈的學生。
但是,從目前情況來看,廣大家長和考生對職業教育不甚了解,對職教學校不夠重視,加之大部分地區把職教學校做為差等生養身板的滯留地,毀壞了職教的聲譽,結果在全社會形成了一提職教就反感、鄙夷的不良心理。就此,“博實人”認為,我們要加大宣傳力度,讓更多的人了解職教、理解職教、支持職教;我們必須要敢為人先,敢想敢為,用實力和實績讓更多的人知道博實、愛上博實、成為“博實人”,共同恢復職教榮譽,打造職教輝煌。
于是,“博實人”在第一個開學典禮上形成了“一年起步,兩年奮進,三年崛起”的雄壯合聲,以“厚德博學、務實篤行”為校訓,以激情勵志和習慣養成教育為抓手,以“全市第一、全省前五”為目標,實施封閉化管理,努力達成“低進優出”,為中考成績中等、參加普通高考升學很難的學生群體提供更多升學機會,竭力打造中職高考本科生培育基地。圍繞河北省“對口升學”開齊全部專業,其中有電氣設備運行與控制、財務會計、計算機運用、機械設計與制造、建筑工程施工、旅游服務與管理、園林園藝技術、畜禽生產技術、衛生信息等專業,還開通了出國留學“直通車”,為想去國外公立大學深造的學子提供保姆式服務。
2022年,切準企業急需的崗位需求,積極推進校企深度合作,與企業共同培養適崗技能人才,努力實現校企零距離對接。博實先后與承德鴻城節能科技有限公司、承德天信旅游服務公司、承德文冠信息技術服務有限公司、承德明德建材有限公司、承德縣眾信達電氣工程公司等近10家重點企業簽訂了合作辦學協議,建立了校外實習基地,進一步拓寬了學生學習就業渠道。
2023年,學校先后與河北科技師范學院、河北師范大學、河北經貿大學的動醫、園林園藝、計算機、電氣工程、機制、旅服、財會等專業深入合作,建立高校教育實踐基地,實現對口升學與高校教育的無縫對接。
這里有溫情的教育理念
為了能吸引較高分數的中考生來博實就讀,校領導用足用好國家和省政府的獎補政策,學校自身也設立專項資金,對優秀考生在學費方面進行減免補。根據國家獎學金獎勵辦法,對在博實具有正式學籍在校生中特別優秀的二年級及以上學生,每生每年獎勵6000元。對于一二年級涉農專業學生和非涉農專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按規定發放助學金,平均每生每年補助2000元。對承德縣考生,中考文化課430分以上者免三年學費;對外縣區考生文化課420分以上免三年學費。
由此不難看出,這里所說的優秀考生中考成績也就400分左右。這些考生都是很難進入公辦普通高中。尤其那些不足200分的考生,簡直就是望“校”興嘆。對于這個群體,絕大多數學生喪失自信,自暴自棄。
面對這個特殊群體,必須建立一整套適于他們的管理方式。梁國輝校長認為,在博實,沒有差生,只有不適應的教育。作為教育工作者,就是要通過我們的管理和引導讓這些孩子成人、成才,成為對社會和國家有用之人,成為一個具有一技之長,對自己負責、對家庭有擔當之人。在這種理念引導下,他們認真研究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和獨具特色的溫情管理法。
于是,在制度執行時,“博實人”堅持的理念是,讓制度成為習慣,讓習慣潤澤制度。既要“嚴”字當頭,真管真嚴,敢管敢嚴,常管常嚴,讓制度具有剛性,也要體現人文關懷,在人格上尊重他們,在思想上引導他們,在生活上體貼他們,在學習上關愛他們,因人施教,以情化人,讓他們從內心愿意接受管理,遵守制度,改掉不良習慣。同時,跟進開展感恩教育、自信心教育、價值觀教育、行為養成教育,逐步讓制度成為習慣,讓習慣成為自然。
學校實行封閉式、精細化管理。學生在校期間必須統一穿校服,發型、裝飾等都有統一規定。學生集會,無論坐著還是站著,都必須橫豎成線,姿態統一。學生跑操,全校一盤棋。那整齊的方陣,那專注的神情,那一致的速度和步伐,無不是對學生最好的教育和意志的磨練。再如疊被子。要求疊成豆腐塊形狀,不成就反復練,直到標準為止。這是對學生自信心和成就感的訓練,是對學生自立自強的培養教育。
沒有檢查就沒有管理。再好的制度,再嚴的要求,如果不檢查、不落實,都是紙上談兵。對此,學校專門成立了4個督查組:專門查紀律、查行為規范、查教學、查衛生。事事有人管,項項有人查,天天有通報。
“博實人”認為,學校對學生影響最久遠、最深刻的不是知識,更不是考試分數,而是文化,是一種在生活中逐漸形成的良好習慣、道德品行、人生態度和價值取向。人文教育是教學工作的著力點,老師是學生的精神導師,思想的引領者,行為的糾正者,學習的輔導者,生活的幫助者,家校的溝通者。在這里,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每個孩子都備受關注。他們養成了勤儉節約的優良作風,知恩圖報的道德風尚和積極豁達的生活態度。即使成績暫時不如意,請你相信,這邊的風景依然獨好。
這里有縱情飛躍的奇跡
功夫不負追夢人。經過三年的打拼,在全國矚目的高考博弈中奇跡出現了。
2024年4月,河北省單招考試,博實專科上線率100%,居全省第一。
2024年6月,對口高考,博實160名考生參加,本科上線121人,上線率76%。分別榮獲2個省狀元,5個市狀元,1個全市第二,8個專業均取得優異成績。
這里沒有不可能!牧醫專業張洪源同學高考總分707分,旅服專業張鈺晗同學高考總分668分,雙雙摘取該專業河北省職業高考的狀元,而他們中考成績分別僅有426分和418分。這兩位同學用枯燥時的數字展示出飛躍的高度。
這里只有奇跡!
司宇航,是一位練體育的女生,中考后選擇了普高,結果跟不上課,特別數學和英語兩科都只考個位數。高一下學期她從普高轉入博實牧醫專業就讀,對專業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由此也帶動起學習文化課的勁頭,考試成績不斷提升,高考如愿考入河北科技師范學院;姜慧欣,旅服專業,中考成績352分,底子很薄,且剛到博實時小毛病不斷,為此也沒少寫反思和說明,在老師的精心培育下,和孩子的努力拼搏下,高考如愿考入河北師范大學,她初中班主任聽說后,覺得不可思議;楊啟涵,建筑專業,中考成績僅330分,剛入學時特別貪玩,習慣很不好,進入高三才發力,高考如愿考入河北環境工程學院。像這樣低進高出的學生在博實數不勝數。
這里是成就夢想的地方!在河北省單招考試中,博實職業高中參考227人,總分750分,700分以上5人、600分以上94人、500分以上126人。全省平均上線率49%,博實上線率高達100%,居全省第一。
這里是令人驚艷的地方!在高考的輝煌戰績面前,那些看不起職業高中的人羞紅了臉;那些在博實大門口領著孩子猶豫未決的人悔透了心。
考生劉夢洋拿著錄取通知書,激動地說:“博實,圓了我的大學夢!”
考生李晗玉雖然只考了個專科,但是他說:“我以為我就是一個社會拉拉兵,沒想到博實卻給了我一技之長。”
家長李女士得知自己的孩子考上了重點大學,特別感動,她說:“三年前的自暴自棄差點毀了孩子的一生,幸虧選擇了博實,再次拼搏換來了柳暗花明。”
家長崔先生聽到孩子被大學錄取,簡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他說:“孩子懶惰散漫的習慣,居然被博實教育給改正過來,而且順利地被河北省大學錄取,我們家長做夢都不敢想的事情,居然在博實學校實現了。”
如果說,承德縣第一中學創造了普通高考的巔峰,那么,職業高考的另一座巔峰正在博實崛起。或許,職業高考更是解決社會糾結、家庭擔心的一個比錦上添花更有價值的大問題,更受廣大學生家長關注。因此,高考成績揭榜,一時間,博實成了承德縣乃至承德市街談巷議的核心話題,成了廣大初中考生和家長的關注焦點。
三年前,有多少學生以擠上普高獨木橋為榮,今朝落榜。也有人另辟蹊徑,來博實職高就讀,金榜題名,喜笑顏開。事實證明,選擇與努力同樣重要,成功絕非偶然。如今,該校的生源已經從原來的鄉鎮村,擴展到全市乃至全省,報名也不再是中考分數最低的學生,而且學生和家長需要在校門外排著長龍等候。
2024年暑期招生,博實迎來辦學以來的入學最高峰,不僅在短時間內招來新生810人,而且學苗質量也有所提升,中考成績400分以上新生由2023年的38人,上升到75人。他們沖著博實的高考戰績而來,沖著博實的辦學信譽而來,他們為實現自身價值而來,他們為成就自我夢想而來。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在成績和榮譽面前,并未止步,博實人又確立創建“全市第一,全省領先,全國一流”職教品牌名校的奮斗目標,他們要用持續的發展、持久的奮斗為承德縣教育的輝煌,不斷添上濃重的一筆。
春華秋實,夏菡冬蘊。不畏將來,不念過往,勇往直前,未來可期。博實,夢想從這里起航。
人物簡介
李冬俠,中共黨員,河北省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承德市作家協會會員,承德市評論家協會副秘書長。作品散見于《天池小小說》《現代作家》《華中文學》《淮南文學》《奉天》《承德日報》《承德晚報》等報刊,多篇文章獲省市級等獎。
責任編輯 孫燕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