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節的反季催花期剛過,大田牡丹尚未開放,在菏澤綠美牡丹產業園催花基地的一間大棚里,花農李洪超感受著一年中為數不多的清閑。
“春節前,一盆牡丹賣到180元。眼前這一批賣得要比春節時便宜些,每盆在百元左右。”李洪超說,“因為大棚里的自然溫度在十幾度,是牡丹自然開花的適宜溫度,管理成本低,所以這是反季節催花成本最低的一批牡丹。”

李洪超在綠美牡丹產業園租了一個大棚:一年租金三萬元,春節前將年宵花售完,已經掙回了本年的租金;待4月花期前再賣一批反季節盆栽花;正常花季期間將基地里的大田牡丹做成鮮切花,可賣至5月;夏天進行田間管理,也可做夏季催花牡丹;秋季賣牡丹種苗;催花牡丹在9月起苗,40天冷庫冷藏后陸續入棚,又經55天左右在春節前上市……一年四季,這種“時間魔法”的運用,不僅讓牡丹四季可賞,更使其成為節日市場的“硬通貨”。
“在不正常情況下開的花都屬于反季節開花。”菏澤市花木協會會長、菏澤綠美花木種植專業合作社董事長孫文起解釋道,綠美牡丹園的核心競爭力在于其智能化催花技術。基地擁有58座先進催花大棚,每座大棚可容納3000盆催花牡丹,年供應量超20萬盆。通過精準控溫、控濕及調節光照,花農能打破牡丹自然花期限制,實現反季節開花。
李洪超說,種出來的花,能賣出去才是關鍵,他有長期合作的客商,依托合作社還能進行線上銷售,客戶下單后,24小時便可以送達。
不只是牡丹,菏澤也是國內最大的芍藥鮮切花產區。近年來,菏澤催花芍藥鮮切花產業發展勢頭迅猛,品種已達到80多個,其中約10個品種可以做反季鮮切花。山東盛世芍花智慧農業有限公司總經理趙文雙介紹:“2018年以來,菏澤的芍藥鮮切花供不應求。我們不斷完善催花技術,目前可以實現2月至5月不間斷供應芍藥鮮切花。預計2025年菏澤芍藥鮮切花總產量約為1.2億支。”
從溫室大棚中的一株幼苗,到千家萬戶里的盎然春意,牡丹芍藥“雙花競放”,讓菏澤花卉產業持續散發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