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南醴陵,有一條“左權路”貫穿城區。途經此處,人們不禁會想起已犧牲八十多年的左權將軍。這位中國工農紅軍和八路軍高級指揮員、著名軍事家把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國家,獻給了民族解放事業。
左權,1905年3月出生于湖南省醴陵縣(今醴陵市)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1924年,他考入廣州陸軍講武學堂,后來講武學堂并入黃埔軍校第一期。1925年,他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12月赴蘇聯學習。1930年,回國后他到中央蘇區工作,先后任中國工農紅軍學校第1分校教育長、新12軍軍長、紅15軍軍長兼政治委員。1933年后,他任中革軍委第一局局長、紅一軍團參謀長,參加了中央蘇區歷次反“圍剿”作戰。
保衛黃崖洞
位于山西省黎城縣北境、太行山腹地險要之處的黃崖洞,設有八路軍總部修械所,即黃崖洞兵工廠。從1939年起,它成為華北抗日根據地創建最早、規模最大的兵工基地。華北日軍視黃崖洞兵工廠為心腹大患。
1941年11月初,日軍不斷調集精銳兵力,在飛機的掩護下向黃崖洞進攻。11月7日,占據黎城的日軍2000余人直接奔襲黃崖洞兵工廠。左權親自給特務團團長打電話,要他儲足半個月的水和給養,準備迎敵,“既要拖住不讓走,又要擋住不讓進”。11月8日上午,日軍抵臨黃崖洞外,徑直向南口襲來,結果在陣地外踏入我軍布下的地雷區,被炸死百余人。日軍連續3次用尸體鋪路通過雷區。翌日,后續日軍集中幾十門山炮對南口陣地進行轟擊,同時出動千余步兵進行沖擊。特務團第三營在左權親自選擇的火力點上,以8挺機槍從左右兩側形成交叉火力,日軍沖上一撥便倒下一撥。猛攻了一天,傷亡慘重的日軍變換進攻方法,以千余兵力繼續強攻南口,另以3個大隊從側后方向左會山埡口迂進,企圖對八路軍形成腹背夾攻之勢。左權對此早有防備,部署第129師扼守險要地段,把日軍打了回去。日軍要打下黃崖洞,只有南口一條路。打紅了眼的日軍在連續炮擊中施放了燃燒彈和毒氣彈,左權要求特務團6連以側射火力支持7連,鞏固南口一線陣地。11月13日清晨,戰況發生重大變化。日軍以十幾門山炮轟擊南口東側懸崖跑馬站的1416高地,這里是黃崖洞的“軟肋”——因為地勢非常險峻,兵力不夠的八路軍只在此布置了一個排的兵力。當夜,日軍從黎城開來援兵,增加了火炮,不停地轟擊1416高地。黎明時分,跑馬站失守。左權認為跑馬站雖失守,但只要以穩定原有火力配備為基礎,適當增加機動力量,陣地不會全部失守。他一面要求特務團再堅守3天,一面調陳錫聯部隊圍襲東陽關趙店的日軍,并于14日起奇襲黎城守敵,攻入城內。當日軍準備回援之時,左權當日又調陳錫聯急速馳援黃崖洞,奪得日軍右側陣地。最終,敵人不支撤退,我軍以不足一個團的兵力英勇抗擊,經過8個晝夜的激戰,殲敵千余人,以敵我傷亡6∶1的輝煌戰績結束了戰斗。此戰被中共中央軍委評價為“1941年以來反掃蕩的一次最成功的模范戰斗”。
血染十字嶺
1942年5月,日軍再次集結5萬余兵力,采用“鐵壁合圍,捕捉奇襲”等戰法企圖聚殲八路軍。鑒于過去屢次使用大部隊圍攻八路軍領導機關不能奏效,且兵力異常分散、疲憊的教訓,這次日軍特別挑選受過特務訓練的士兵組成特別“挺進隊”,專門負責追捕朱德、彭德懷、左權等領導人及破壞八路軍機關。他們身著便衣,或化裝成八路軍模樣,夜行晝伏,先于主力潛入抗日根據地,5月22日已經接近八路軍總部,幸被偵察人員及時發現。
軍情緊急,左權和彭德懷迅速召集總部和北方局各方負責人開會,研究對策。鑒于當時西線、北線敵情較為嚴重,考慮到八路軍總部、中共中央北方局各機關均駐扎在附近,且機關龐大、非武裝人員多,戰斗部隊少,左權和彭德懷與各方負責人慎重研究后決定:向東分散轉移,必要時轉入“敵后之敵后”的冀西一帶,以避免被日軍合圍。
在部隊撤離過程中,由于后勤部門的疏忽,幾千人馬阻滯在山西、河北交界的十字嶺一帶,暴露于敵人面前。25日,戰斗愈益激烈,局勢異常危險。這時,左權首先想到的是彭德懷的安全。彭德懷是八路軍副總指揮,他的安全就是總部的安全。左權令作戰科長王政柱和兩個參謀一起陪同彭德懷先行突圍,由警衛連連長唐萬成帶一個排掩護。彭德懷起初不肯,堅持要同機關一起突圍。左權嚴肅地說:“事關重大,時間不允許爭了。你是副總指揮,你安全突圍出去就是勝利,我直接指揮機關突圍就行了。”隨即命令警衛人員硬把彭德懷扶上馬。隨后,左權一面沉著指揮部隊憑據有利地形阻擊日軍猛攻,一面催促機關人員迅速突圍。護送彭德懷突圍后,唐萬成又急匆匆返回來接應左權,并拉住左權請求他盡快離開。左權毅然說道:“我有我的職責,我不能離開戰斗崗位!”并督促唐萬成快去追趕彭德懷。左權知道,此時此刻的十字嶺上不能沒有他,他的一言一行都能給同志們帶來戰斗的力量和勝利的希望。只要有一個人沒突圍出去,他就堅決不離開指揮崗位。
在左權的率領下,突圍隊伍終于來到日軍最后一個火力封鎖口,沖出去就能鉆進深山,跳出敵人的合圍。可誰也不曾想到,就在此時,幾顆炮彈襲來,其中一顆就在左權身邊爆炸,左權的頭部被彈片擊中!這位才華橫溢、智勇雙全的八路軍高級將領,為拯救民族危亡,獻出了年輕而寶貴的生命,年僅37歲。
名將陣亡,太行嗚咽。周恩來稱贊左權“足以為黨之模范”,聞聽噩耗的朱德總司令難忍悲痛,寫下悼念詩句:“名將以身殉國家,愿拼熱血衛吾華。太行浩氣傳千古,留得清漳吐血花。”
2009年,左權入選“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人物”。